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读亚洲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析甲地传统民居形成的原因. (2)根...

读亚洲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析甲地传统民居形成的原因.

(2)根据乙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该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

(3)丙地是世界最严重的缺水的地区之一,正在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主要原因是什么?

(4)①河流是    ,该河流所流经半岛的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地区,请分析这样分布有何利弊?

(5)②区域石油资源丰富,其石油资源主要销往那些区域?

 

(1)该地终年高温多雨,高架屋具有良好的通风散热,防潮湿等功能; (2)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印度适合水稻的种植;该地降水受西南季风的影响较大,由于西南季风不稳定,容易造成旱涝灾害; (3)水资源缺乏; (4)湄公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适合种植业和城市发展;但人口过于集中,易造成河流的污染; (5)美国、日本和西欧.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位于东南亚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为了通风防潮,该地以高架屋作为主要形式的民居。 (2)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地位于印度西部,为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种植,该地居民以白种人为主。季风不稳定,容易造成水旱灾害,对农业生产不利。 (3)丙位于西亚,气候干旱,淡水资源匮乏,发展节水农业。 (4)河流①是湄公河,分布在中南半岛,该地区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原因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适合种植业和城市发展;但人口过于集中,易造成河流的污染。 (5)②区域是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其石油资源主要销往美国、日本和西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示意图

材料二:亚洲、欧洲、非洲人口密度分布图

材料三:亚洲、欧洲、非洲人口资料表格

(1)读材料一可知A、B、C三地最早形成聚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资源     B.人口     C.气候     D.河流

(2)B地是三大宗教中    教的发源地,C地主要人种是     

(3)三地成为人类文明发祥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4)阅读材料二可知,世界上人口稠密区在地理位置分布上的共同特点是位于    

A.中、高纬度的近海地区   B.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

C.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区   D.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

(5)亚洲的南部和东部人口稠密,而亚洲北部的甲地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非洲的乙地区人口密度也很小,其主要原因是      

(6)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表明欧洲的总人口出现     (增多、减少)的趋势,该大洲国家由于这种人口特点容易产生哪些问题?      

 

查看答案

我国南方地区有不少聚落名称带有“桥”字,下列与之相关的因素是

A. 河流    B. 森林    C. 矿产    D. 土壤

 

查看答案

聚落的形态是(  )

A. 乡村和工厂    B. 牧场和城市    C. 牧区和林区    D. 乡村和城市

 

查看答案

图中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关于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一些河流中上游地带,聚落密集

B. 在一些高山、荒漠地区,少或没有聚落

C. 在一些大河下游三角洲,聚落较分散

D. 在一些矿产地大量使用了通敌,聚落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