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示意图 材料二:亚洲、欧...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示意图

材料二:亚洲、欧洲、非洲人口密度分布图

材料三:亚洲、欧洲、非洲人口资料表格

(1)读材料一可知A、B、C三地最早形成聚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资源     B.人口     C.气候     D.河流

(2)B地是三大宗教中    教的发源地,C地主要人种是     

(3)三地成为人类文明发祥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4)阅读材料二可知,世界上人口稠密区在地理位置分布上的共同特点是位于    

A.中、高纬度的近海地区   B.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

C.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区   D.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

(5)亚洲的南部和东部人口稠密,而亚洲北部的甲地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非洲的乙地区人口密度也很小,其主要原因是      

(6)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表明欧洲的总人口出现     (增多、减少)的趋势,该大洲国家由于这种人口特点容易产生哪些问题?      

 

(1)D;(2)佛;黄色;(3)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等;(4)C;(5)纬度高,气温低;气候炎热,降水少;(6)减少;劳动力短缺 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 【解析】(1)读材料一可知,A、B、C三地都位于河流沿岸地区,因此最早形成聚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河流。 (2)从图中看出,B是南亚地区,该区域是三大宗教中佛教的发源地,C地处亚洲东部,其主要是黄色人种。 (3)三地成为人类文明发源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有:位于沿江沿河地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交通便利等。 (4)从阅读材料二可知,世界上人口稠密区在地理分布上的共同特点是位于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 (5)亚洲北部的甲地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纬度高,气温低,冬季漫长而严寒,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非洲的乙地区人口密度也很小,其主要原因是:干旱的荒漠,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 (6)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表明欧洲的总人口出现减少的趋势,该大洲国家由于这种人口特点容易产生的问题有:人口老龄化,国防兵员不足,社会养老负担过重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人口已经超过70亿,但人口分布却极其不均衡,生活在发达国家的人口不足世界人口的20%,超过80%的人口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材料二: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占到总人口的15.5%,达到了2.12亿,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材料三: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实行“全面二孩”政策,这是对“只准生一个”人口政策的重大调整,对亚洲以至世界人口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1)世界人口四大稠密的地区分别是     洲的东部和南部,     洲的西部,以及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

(2)图中D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3)图中因地势高峻而导致人口稀少的是   (填字母).

(4)E地区人们多数为    人种,信仰    教.

(5)图中F地区居民的通用语言是    

(6)根据联合国的标准,2015年全球最不发达国家共有45个,他们主要分布在    

A.非洲、亚洲、南美洲           B.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C.欧洲、亚洲、大洋洲           D.北美洲、大洋洲、亚洲.

 

查看答案

读“竖版世界地图”,回答问题.

(1)B地的主要人种是      

(2)C国的居民主要使用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这种语言是     

(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D地所属的板块是    板块.

(4)B地所在国家与C国间的合作称为    

(5)写出A点的地理坐标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B. 亚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C. 热带雨林地区水热条件十分优越,人口稠密

D.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查看答案

关于世界人种、语言、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亚洲西部的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

B. 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西亚

C. 非洲北部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

D.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不是乡村人口迁往城市的原因的是(  )

A. 经济水平提高,乡村有剩余劳动力

B. 人口增长太快,乡村居住不下

C. 城里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

D. 城里教育、医疗、生活条件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