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读下面甲、乙两地景观图,完成以下问题。 1.形成甲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 修筑...

读下面甲、乙两地景观图,完成以下问题。

1.形成甲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 修筑梯田    B. 水土流失    C. 开采煤矿    D. 取土烧砖

2.针对甲地的地表现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

③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    ④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形成乙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 黄河下游水土流失严重    B. 河流携带甲地泥沙在此沉积

C. 黄河上游大量引水灌溉    D. 我国北方沙尘暴频繁

【答案】

4.B

5.C

6.B

【解析】试题分析:

7.形成甲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因土质疏松,植被缺乏,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千沟万壑的景观。

8.针对甲地的地表现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生物措施主要有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措施主要有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9.形成乙地景观地上河的主要原因是黄河流经甲地区黄土高原后,携带大量泥沙在此沉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黄土高原位置和范围: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到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包括晋、陕、甘和宁等省区。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呈现多种多样的黄土地形景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水土流失严重:(1)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降水、植被、坡度;土质疏松、植被缺乏、降雨集中且多暴雨;(2)人为原因:毁林毁草,破坏了地面植被;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危害:水土流失带走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季;使地表沟壑纵横,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带来巨大困难。

型】选择题
束】
12

[2017·青岛]漫画“手下留情”,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 禁止采伐森林,杜绝使用木材

C. 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保护森林资源

D. 退耕还草,加快国土绿化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目前我国对林地的管理与利用不尽合理,滥伐森林的问题仍然严重.为了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加快国土绿化,要切实执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林业方针,严禁滥伐、盗伐森林.漫画反映的问题是: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保护森林资源不,爱护人类家园。

考点:森林资源。

型】选择题
束】
13

读图 “北方地区局部图”和 “西南地区局部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中信息判断北京的地势特点是                     ,判断的依据是            

(2)图中河流①河段秋冬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易形成冰坝,出现________现象。图中河流②河段却不会出现该现象,分析其原因________               

3)据图中信息判断,图中区域中主要的能源矿产是________      图区域中主要的优势能源是________    ,分析③处该能源丰富的原因________                   

(4)下图所示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是       ,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因素是           

【答案】(1)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京市北面是燕山山脉,西面是太行山的余脉西山 或根据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2)凌汛;)长江地处我国南方地区,冬季平均气温在0℃以上,河流无结冰现象

(3)石油、煤炭;水能;位于我国一二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4)小麦,水稻,水资源短缺(不足)

【解析】(1)从图中看出,北京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北京市的河流从西北向东南流,所以北京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凌汛就是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据图可知①河段秋冬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易形成冰坝,出现凌汛现象。图中河流②河段虽然自南向北流,但该河流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冬季平均气温在0℃以上,因此河流不会出现该现象

(3)据图可以看出左图中区域中主要的能源矿产是石油和煤炭,右图区域中位于我国一二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且水量丰富,因此主要的优势能源是水能。

(4)我国各类土地资源不仅比例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北降水少耕地类型是旱地,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秦岭-淮河一线以南降水丰富耕地类型是水田,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

型】解答
束】
14

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河湖众多,号称“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 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

(1)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提供了灌溉        ,同时为联系提供了便利的      交通

(2)图中甲      (城市名称)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其气候类型为           气候

(3)欣赏下列旅游景观图,指出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是      

(4)说说长江三角洲称为“鱼米之乡”的水文条件                

(5)图中连接甲城市与南京市的铁路干线是        线,沿该铁路北上可到达京津唐工业基地。

(6)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请列举一例具有水乡风貌的古镇      

(7)冬季,长江三角洲地区比同纬度的四川盆地气温偏低的原因是               

                                                            。

 

(1)水源,水运; (2)上海;亚热带季风; (3)③ (4)河网密布,湖泊星罗 (5)京沪 (6)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 (7)四川盆地北面的秦岭等东西走向的山脉对冬季风的阻挡作用显著。 【解析】(1)长江为长江三角洲提供了灌溉水源、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发展;长江航运价值高,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2)据图可知:图中甲上海市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该城市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其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3)据图可知:①为象鼻山,位于我国的南方桂林,②为古罗马的斗兽场,③为我国南方地区的长江三角洲的旅游景观,④为日本的富士山,故本题选③。 (4)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 地势低平,最适宜水稻的生长,加上这里河网密集,水域面积大,淡水养殖在生产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且这里的人们以大米为主食,喜食水产,因此成为“鱼米之乡”。 (5)我国现在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三横五纵的铁路线构成了我国铁路线的基本骨架。据图可知:图中连接甲城市与南京市的铁路干线是京沪线,沿该铁路北上可到达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的京津唐工业基地。 (6)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之一,如:苏州园林、杭州西湖、周庄、同里、乌镇、西塘等,其中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具有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旅游景点是周庄。 (7)四川盆地地势低洼,不宜散热,再加上北侧大巴山的阻挡,冬季风对四川盆地影响小,导致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致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四川盆地比长江中下游温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AB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景观属于该线以北的是   

A. 漫山遍野荔枝林    B. 甘蔗扯起青纱帐

C. 椰林婆娑菠萝香    D. 旱地麦浪大豆香

2.图中所示区域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A.     B.     C.     D.

3.确定③、④两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地势因素    C. 季风因素    D. 气候因素

4.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说明了北京是全国的   

A. 政治中心    B. 教育、科研中心    C. 经济中心    D. 文化中心

5.下列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符合图中②地区的是   

A.     B.     C.     D.

【答案】

6.D

7.D

8.D

9.A

10.D

【解析】

11.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是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北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盛产温带水果,比如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地方特产也很丰富,著名的有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洛阳牡丹、兰州白兰瓜等,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盛产亚热带和热带经济作物,如:荔枝、甘蔗、菠萝、椰子等故本题选D。

12. 根据分析我国淡水渔业最大的地区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是中国淡水湖泊最多的地方,根据图示,④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3.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受气候的影响,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故本题选D。

14.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交通中心、教育中心、科研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也做出了长远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说明了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故本题选A。

15.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据图可知:②地区为我国的青藏地区,这里地势高峻,成为世界的第三极,气候高寒降水少。据选项可知:选项D符合图中②地区故本题选D。

型】选择题组
束】
11

读下面甲、乙两地景观图,完成以下问题。

16.形成甲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 修筑梯田    B. 水土流失    C. 开采煤矿    D. 取土烧砖

17.针对甲地的地表现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

③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    ④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8.形成乙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 黄河下游水土流失严重    B. 河流携带甲地泥沙在此沉积

C. 黄河上游大量引水灌溉    D. 我国北方沙尘暴频繁

【答案】

19.B

20.C

21.B

【解析】试题分析:

22.形成甲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因土质疏松,植被缺乏,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千沟万壑的景观。

23.针对甲地的地表现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生物措施主要有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措施主要有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24.形成乙地景观地上河的主要原因是黄河流经甲地区黄土高原后,携带大量泥沙在此沉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黄土高原位置和范围: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到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包括晋、陕、甘和宁等省区。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呈现多种多样的黄土地形景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水土流失严重:(1)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降水、植被、坡度;土质疏松、植被缺乏、降雨集中且多暴雨;(2)人为原因:毁林毁草,破坏了地面植被;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危害:水土流失带走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季;使地表沟壑纵横,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带来巨大困难。

型】选择题
束】
12

[2017·青岛]漫画“手下留情”,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 禁止采伐森林,杜绝使用木材

C. 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保护森林资源

D. 退耕还草,加快国土绿化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目前我国对林地的管理与利用不尽合理,滥伐森林的问题仍然严重.为了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加快国土绿化,要切实执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林业方针,严禁滥伐、盗伐森林.漫画反映的问题是: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保护森林资源不,爱护人类家园。

考点:森林资源。

型】选择题
束】
13

读图 “北方地区局部图”和 “西南地区局部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中信息判断北京的地势特点是                     ,判断的依据是            

(2)图中河流①河段秋冬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易形成冰坝,出现________现象。图中河流②河段却不会出现该现象,分析其原因________               

3)据图中信息判断,图中区域中主要的能源矿产是________      图区域中主要的优势能源是________    ,分析③处该能源丰富的原因________                   

(4)下图所示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是       ,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因素是           

 

查看答案

滚滚长江、滔滔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长江和黄河相同的地理特征是(   

A. 都流经亚热带湿润地区    B. 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C. 冬季都不结冰    D. 都注入东海

2.关于长江、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A. 长江上游陡坡垦殖    B. 黄河下游发展水电

C. 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湖造田    D. 黄河中游地区植树种草

【答案】

3.B

4.D

【解析】试题分析:

5.长江上游与黄河中上游都流淌在高山峡谷之中,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两条河流都自西向东流经我国的三个阶梯;黄河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冬季的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结冰,不会流经亚热带湿润地区,最终注入渤海;长江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冬季的平均气温在0℃以上,因此冬季时不结冰,最终注入东海,故本题选B

6.长江上游陡坡垦殖,容易导致水土流失,使得河流含沙量增多,泥沙淤积,河床抬高;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应该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以减轻水土流失;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湖造田容易导致湖泊的调蓄功能下降,使得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黄河下游水流缓慢,不适合发电,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河流和湖泊。

型】选择题
束】
10

下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7.AB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景观属于该线以北的是   

A. 漫山遍野荔枝林    B. 甘蔗扯起青纱帐

C. 椰林婆娑菠萝香    D. 旱地麦浪大豆香

8.图中所示区域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A.     B.     C.     D.

9.确定③、④两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地势因素    C. 季风因素    D. 气候因素

1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说明了北京是全国的   

A. 政治中心    B. 教育、科研中心    C. 经济中心    D. 文化中心

11.下列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符合图中②地区的是   

A.     B.     C.     D.

【答案】

12.D

13.D

14.D

15.A

16.D

【解析】

17.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是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北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盛产温带水果,比如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地方特产也很丰富,著名的有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洛阳牡丹、兰州白兰瓜等,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盛产亚热带和热带经济作物,如:荔枝、甘蔗、菠萝、椰子等故本题选D。

18. 根据分析我国淡水渔业最大的地区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是中国淡水湖泊最多的地方,根据图示,④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9.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受气候的影响,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故本题选D。

20.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交通中心、教育中心、科研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也做出了长远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说明了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故本题选A。

21.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据图可知:②地区为我国的青藏地区,这里地势高峻,成为世界的第三极,气候高寒降水少。据选项可知:选项D符合图中②地区故本题选D。

型】选择题组
束】
11

读下面甲、乙两地景观图,完成以下问题。

22.形成甲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 修筑梯田    B. 水土流失    C. 开采煤矿    D. 取土烧砖

23.针对甲地的地表现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

③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    ④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4.形成乙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 黄河下游水土流失严重    B. 河流携带甲地泥沙在此沉积

C. 黄河上游大量引水灌溉    D. 我国北方沙尘暴频繁

【答案】

25.B

26.C

27.B

【解析】试题分析:

28.形成甲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因土质疏松,植被缺乏,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千沟万壑的景观。

29.针对甲地的地表现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生物措施主要有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措施主要有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30.形成乙地景观地上河的主要原因是黄河流经甲地区黄土高原后,携带大量泥沙在此沉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黄土高原位置和范围: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到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包括晋、陕、甘和宁等省区。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呈现多种多样的黄土地形景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水土流失严重:(1)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降水、植被、坡度;土质疏松、植被缺乏、降雨集中且多暴雨;(2)人为原因:毁林毁草,破坏了地面植被;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危害:水土流失带走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季;使地表沟壑纵横,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带来巨大困难。

型】选择题
束】
12

[2017·青岛]漫画“手下留情”,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 禁止采伐森林,杜绝使用木材

C. 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保护森林资源

D. 退耕还草,加快国土绿化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图可知我国水资源(  

A. 夏季多、春季少    B.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C. 水旱灾害严重    D. 各地水资源年际变化较大

2.针对图7中水资源分布特点,较好的解决措施是(  

A. 修建水库    B. 跨流域调水

C. 植树造林    D. 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答案】

3.B

4.B

【解析】试题分析:

5.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地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故B正确.

6.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季节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了解决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我们可以采用跨流域调水的方式,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调到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来均衡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以更合理的利用水资源,故选D

考点: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解决措施

型】选择题
束】
9

滚滚长江、滔滔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7.长江和黄河相同的地理特征是(   

A. 都流经亚热带湿润地区    B. 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C. 冬季都不结冰    D. 都注入东海

8.关于长江、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A. 长江上游陡坡垦殖    B. 黄河下游发展水电

C. 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湖造田    D. 黄河中游地区植树种草

【答案】

9.B

10.D

【解析】试题分析:

11.长江上游与黄河中上游都流淌在高山峡谷之中,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两条河流都自西向东流经我国的三个阶梯;黄河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冬季的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结冰,不会流经亚热带湿润地区,最终注入渤海;长江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冬季的平均气温在0℃以上,因此冬季时不结冰,最终注入东海,故本题选B

12.长江上游陡坡垦殖,容易导致水土流失,使得河流含沙量增多,泥沙淤积,河床抬高;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应该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以减轻水土流失;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湖造田容易导致湖泊的调蓄功能下降,使得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黄河下游水流缓慢,不适合发电,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河流和湖泊。

型】选择题
束】
10

下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3.AB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景观属于该线以北的是   

A. 漫山遍野荔枝林    B. 甘蔗扯起青纱帐

C. 椰林婆娑菠萝香    D. 旱地麦浪大豆香

14.图中所示区域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A.     B.     C.     D.

15.确定③、④两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地势因素    C. 季风因素    D. 气候因素

16.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说明了北京是全国的   

A. 政治中心    B. 教育、科研中心    C. 经济中心    D. 文化中心

17.下列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符合图中②地区的是   

A.     B.     C.     D.

【答案】

18.D

19.D

20.D

21.A

22.D

【解析】

23.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是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北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盛产温带水果,比如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地方特产也很丰富,著名的有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洛阳牡丹、兰州白兰瓜等,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盛产亚热带和热带经济作物,如:荔枝、甘蔗、菠萝、椰子等故本题选D。

24. 根据分析我国淡水渔业最大的地区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是中国淡水湖泊最多的地方,根据图示,④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25.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受气候的影响,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故本题选D。

26.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交通中心、教育中心、科研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也做出了长远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说明了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故本题选A。

27.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据图可知:②地区为我国的青藏地区,这里地势高峻,成为世界的第三极,气候高寒降水少。据选项可知:选项D符合图中②地区故本题选D。

型】选择题组
束】
11

读下面甲、乙两地景观图,完成以下问题。

28.形成甲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 修筑梯田    B. 水土流失    C. 开采煤矿    D. 取土烧砖

29.针对甲地的地表现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

③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    ④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0.形成乙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 黄河下游水土流失严重    B. 河流携带甲地泥沙在此沉积

C. 黄河上游大量引水灌溉    D. 我国北方沙尘暴频繁

 

查看答案

小康同学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积极开展实践探究活动。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小康利用甲、乙两幅图可以探究的主要内容是

A. 中国的民族分布    B. 中国的地势特征

C. 中国的温度带分布    D. 中国的矿产资源分布

2.甲、乙两幅图可以说明

A. 海洋上湿润气流便于深入我国内陆    B. 我国耕地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

C. 我国西部地区降水多于东部地区    D. 我国许多大河的流向是自东向西

【答案】

3.B

4.A

【解析】

5.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据图可知甲图体现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右图体现了地势西高东低,故本题选 B。

6.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阶梯交界处,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故本题选A。

型】选择题组
束】
8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从图可知我国水资源(  

A. 夏季多、春季少    B.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C. 水旱灾害严重    D. 各地水资源年际变化较大

8.针对图7中水资源分布特点,较好的解决措施是(  

A. 修建水库    B. 跨流域调水

C. 植树造林    D. 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答案】

9.B

10.B

【解析】试题分析:

11.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地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故B正确.

12.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季节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了解决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我们可以采用跨流域调水的方式,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调到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来均衡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以更合理的利用水资源,故选D

考点: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解决措施

型】选择题
束】
9

滚滚长江、滔滔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3.长江和黄河相同的地理特征是(   

A. 都流经亚热带湿润地区    B. 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C. 冬季都不结冰    D. 都注入东海

14.关于长江、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A. 长江上游陡坡垦殖    B. 黄河下游发展水电

C. 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湖造田    D. 黄河中游地区植树种草

【答案】

15.B

16.D

【解析】试题分析:

17.长江上游与黄河中上游都流淌在高山峡谷之中,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两条河流都自西向东流经我国的三个阶梯;黄河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冬季的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结冰,不会流经亚热带湿润地区,最终注入渤海;长江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冬季的平均气温在0℃以上,因此冬季时不结冰,最终注入东海,故本题选B

18.长江上游陡坡垦殖,容易导致水土流失,使得河流含沙量增多,泥沙淤积,河床抬高;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应该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以减轻水土流失;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湖造田容易导致湖泊的调蓄功能下降,使得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黄河下游水流缓慢,不适合发电,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河流和湖泊。

型】选择题
束】
10

下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9.AB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景观属于该线以北的是   

A. 漫山遍野荔枝林    B. 甘蔗扯起青纱帐

C. 椰林婆娑菠萝香    D. 旱地麦浪大豆香

20.图中所示区域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A.     B.     C.     D.

21.确定③、④两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地势因素    C. 季风因素    D. 气候因素

2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说明了北京是全国的   

A. 政治中心    B. 教育、科研中心    C. 经济中心    D. 文化中心

23.下列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符合图中②地区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形成了“弓箭型”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主要是指(  )

A. 京沪铁路    B. 京广铁路

C. 陇海铁路    D. 沪昆铁路

2.有关丙丁之间经贸往来,叙述正确的是(  )

A. 丙为丁提供资金、技术    B. 丁为丙提供能源

C. 黄金水道促进两地商贸流通    D. 丁为丙提供大量的劳动力

【答案】

3.D

4.C

【解析】试题分析: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弓箭型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读图分析可知,弦是京广铁路,箭头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箭是长江沿江经济带。

6.“弓箭型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中的包括我国的环渤海、长三角和珠江三角洲三大工业基地.弦指京广铁路沿线;箭头指长江三角洲地区;箭指长江沿江经济带;读图可知,丙为丁提供能源;丁为丙资金、技术;长江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自古以来就享有黄金水道的盛誉.黄金水道促进了两地商贸流通;故C符合题意。

考点:我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型】选择题组
束】
7

小康同学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积极开展实践探究活动。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7.小康利用甲、乙两幅图可以探究的主要内容是

A. 中国的民族分布    B. 中国的地势特征

C. 中国的温度带分布    D. 中国的矿产资源分布

8.甲、乙两幅图可以说明

A. 海洋上湿润气流便于深入我国内陆    B. 我国耕地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

C. 我国西部地区降水多于东部地区    D. 我国许多大河的流向是自东向西

【答案】

9.B

10.A

【解析】

1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据图可知甲图体现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右图体现了地势西高东低,故本题选 B。

12.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阶梯交界处,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故本题选A。

型】选择题组
束】
8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3.从图可知我国水资源(  

A. 夏季多、春季少    B.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C. 水旱灾害严重    D. 各地水资源年际变化较大

14.针对图7中水资源分布特点,较好的解决措施是(  

A. 修建水库    B. 跨流域调水

C. 植树造林    D. 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答案】

15.B

16.B

【解析】试题分析:

17.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地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故B正确.

18.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季节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了解决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我们可以采用跨流域调水的方式,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调到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来均衡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以更合理的利用水资源,故选D

考点: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解决措施

型】选择题
束】
9

滚滚长江、滔滔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9.长江和黄河相同的地理特征是(   

A. 都流经亚热带湿润地区    B. 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C. 冬季都不结冰    D. 都注入东海

20.关于长江、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A. 长江上游陡坡垦殖    B. 黄河下游发展水电

C. 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湖造田    D. 黄河中游地区植树种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