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2016·临沂中考)中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

(2016·临沂中考)中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形屋(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传统民居最有可能位于(  )

A. 内蒙古高原    B. 吐鲁番盆地

C. 海南岛山区    D. 东北平原

2.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气候类型是(  )

A.     B.     C.     D.

 

1.C 2.A 【解析】 1.据图可知,图中建筑以竹子为建筑材料,且房屋下面采用中空设计,有利于通风散热。因此,该传统民居分布在我国盛产竹子(我国南方盛产竹子)、气候湿热的南方海南岛山区,而内蒙古高原、吐鲁番盆地、东北平原都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或北方地区,C对,ABD错。故选C。 2.由图可知,图中该区域位于我国南方的海南岛,我国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图中A是热带季风气候,B是高原山地气候,C是温带季风气候,D是温带大陆性气候,A对,BCD错。故选A。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了气候类型图的判读,根据图中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中A是热带季风气候,B是高原山地气候,C是温带季风气候,D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6·泰安中考)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列传统民居与其优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高脚屋—凉爽、防潮    B. 冰屋—御寒、防风

C. 蒙古包—防晒又凉快    D. 窑洞—冬暖夏凉

 

查看答案

(2016·滨州中考)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面的地区与民居的搭配正确的是(  )

A. 内蒙古地区——竹楼    B. 黄土高原——窑洞

C. 西双版纳地区——冰屋    D. 北极地区——蒙古包

 

查看答案

(2017·湘潭中考)下图为某区域变化示意图。城区由图a向图b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交通    B. 河流    C. 气候    D. 地形

 

查看答案

(2017·滨州中考)“骑楼”是岭南(南岭以南)富有地域特色的民居。它是在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结合下图,请问长廊的突出作用是(  )

A. 体现当地民族特色    B. 体现房屋的建筑美

C. 节省建筑材料    D. 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查看答案

(2017·泰安中考)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均表示乡村聚落。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三处聚落形成的最有利因素是靠近公路

B. 丁处聚落位于两条公路及河流交汇处

C. 图中四处聚落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丙处

D. 如果四处聚落房屋建筑均如图右下方所示,那么图示区域应位于炎热多雨地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