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某中学开展“关爱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小组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

某中学开展“关爱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小组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完成(1)~(10)题。

Ⅰ.数据分析:读图和表,黄河流经(1)游黄土高原,含沙量明显增加。原因:黄土高原土层(2),植被(3),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1)____  A.上         B.中      C.下

(2)____  A.疏松       B.坚实    C.瘠薄

(3)____  A.破坏严重   B.茂密    C.单一

Ⅱ.实地考察:黄河下游素有“(4)”之称。原因: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5),坡度变缓,河水流速(6),携带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7)

(4)____  A.地下河        B.黄金水道            C.地上河

(5)____  A.小               B.窄                  C.宽

(6)____  A.加快             B.变慢              C.不变

(7)____  A.抬高              B.降低                 C.坍塌

Ⅲ.实验探究: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读图,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8)。结论:同等降水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繁茂水土流失越(9)。因此,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

(8)____  A.甲              B.乙                          C.丙

(9)____  A.多              B.少                          C.快

(10)____  A.植树种草     B.大力发展畜牧业          C.修建水库

 

I. (1)----(3) BAA II. (4)---(7) CCBA III. (8)---(10) CBA 【解析】I.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明显增加,原因是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II.黄河下游素有"地上河"之称,原因是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 III.读图可知,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丙,结论是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繁茂,水土流失越少.因此,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是植树种草. 【点睛】 本题考查黄河地上河的成因及其治理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我国长江、黄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________高原,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它们受我国地势特征的影响,流向均大致___________________流。

(3)长江注入_____海,黄河注入_______海。

(4)我国目前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它对长江和黄河可能产生的影响是____。

A.流域面积增大        B.水能蕴藏量增加 

C.河流含沙量减少      D.河流径流量增加

(5)为了解决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我国正在实施__________工程。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黄河干流①~②河段,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该河段降水量少    B. 农业灌溉等耗水量大

C. 流经沙漠地区,河水下渗    D. 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2.针对②~③河段出现的水土流失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疏通河道    B. 加固大堤    C. 修建水库    D. 植树造林

 

查看答案

俗话说“跳进黄河洗不清”,说明黄河含沙量十分严重。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          )

A. 华北平原    B. 青藏高原    C. 内蒙古高原    D. 黄土高原

 

查看答案

读长江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③是(           )

A. 小浪底    B. 葛洲坝    C. 二滩    D. 三峡

2.最长的支流A是(         )

A. 嘉陵江    B. 湘江    C. 赣江    D. 汉江

 

查看答案

关于长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中下游地区结冰期长    B. 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

C. 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中游河段    D. 是我国航运价值最大的河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