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威海中考)我国地域广大,地理事物的区域特征十分显著。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中国地理事物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线是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B. 乙线以西以畜牧业为主,以东以种植业为主
C. 丙线以西地区人口稠密,以东地区人口稀疏
D. 丁线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2.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两河结冰期长,航运价值高
B. ②③两河流经我国三大阶梯,水能资源丰富
C. ①④两河春汛的水源来自大气降水
D. ③④两河支流众多,水流量大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读图2所示的二十四节气图(15天为一个节气),完成下列各小题。
1.申遗成功当日,我国正处于哪两个节气之间
A.清明—谷雨B.寒露—霜降
C.小雪—大雪D.小寒—大寒
2.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
B.立夏之后,威海才开始变得昼长夜短
C.冬至日,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D.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2017·威海中考)目前,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的选址区域定于难言岛。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难言岛经纬度位置的判读,正确的是( )
A. (164°E,75°S)
B. (164°W,75°S)
C. (136°W,80°S)
D. (136°E,80°S)
2.关于南极地区及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所有的南极科考站都位于南极圈以南
B. 南极科考时间多为每年的5月至10月
C. 南极素有“冰雪高原”和“风库”之称
D. 南极洲年平均降水量极少,淡水资源缺乏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主题: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探究资料:图29“法国地形图”、图30“法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图31“法国高速铁路线路图”
尝试探究:
(1)地形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据图29可知,巴黎处于海拔200米以下地区,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2)气候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据图30可知,巴黎处于________气候类型区,气候温和湿润.
(3)河流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据图29可知,塞纳河流经巴黎、________资源丰富,水运便利.
(4)交通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据图31可知,巴黎有多条高速铁路在此交汇,铁路交通便利,加强了内外联系.
归纳总结:
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河流和交通等。
原理应用:
(1)据图32分析青岛市形成和发展的优势交通条件。
(2)平原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理想场所,而墨西哥的首都墨西哥城却分布在高原上,据图33分析主要自然原因。
读柴达木盆地海西地区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农业扶贫开发纲要》将柴达木盆地地区作为国家“十三五”阶段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材料二:下图海西地区多年平均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
土地利用类型 | 耕地 | 草地 | 林地 | 难利用的土地 |
占总用地比例% | 0.19 | 46.64 | 2.86 | 50.31 |
材料四下图柴达木盆地海西地区农业改革示意图
(1)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_地区。
(2)据图27分析当地发展种植业的不利条件。
(3)据材料三,说出该地土地利用类型的主要构成特征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________。
(4)材料四中的①是当地部分牧民过度放牧藏羊导致的________生态环境问题。
(5)材料四中,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牧民采取了________、土地流转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得以恢复和发展,生态环境的好转又促进了________业的发展。
读“北方地区局部图”和“西南地区局部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中信息判断北京的地势特点并说明依据。
(2)左图中黄河①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易形成冰坝,出现 现象,右图中长江②河段却不会出现该现象,分析其原因。
(3)据图中信息判断,左图区域中主要的能源矿产是 ;右图区域中主要的优势能源是 ,分析③处该能源丰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