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建设是我国“十三五”规划中区域协同发展三大战略之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该战略的基本思路。根据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南方地区及周边地区图(图21)
材料二
成都、上海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2)
(1)图21中虚线表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确定界线A和界线B主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比较成都与上海冬季气温的差异,并从地形影响的角度分析原因。
(3)图21中甲(阴影部分)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被誉为我国的“鱼米之乡”,请从自然环境的角度简析该美誉形成的原因。
(4)图21中乙(阴影部分)为三江源地区,雪莲和虫草(一种药材)是当地最受欢迎的旅游产品。简要评价采挖雪莲和虫草对该区域发展的影响。(从利、弊两方面分析)。
(5)“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请分别列举长江上游和中下游河段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6)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的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
①沿海地区的资金、技术、产业可以沿长江向中上游地区转移②西部地区的产品可以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③长三角地区的矿产资源和能源可以支持中上游地区④长江上游地区的生态建设可以改善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俄罗斯是我国重要的陆上邻国,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农业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东西差异显著。读俄罗斯略图(图20),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俄罗斯的纬度位置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一长河,被俄罗斯誉为“母亲伏尔加。。结合地图说明伏尔加河对俄罗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
(3)在山区修建铁路,建设成本会显著增加,然而西伯利亚大铁路恰恰沿南部山区修建。请从气候、资源和工业分布、人口与城市等方面分析原因。
(4)俄罗斯能源、钢铁、机械、化学等重工业发达,请结合材料说明俄罗斯重工业发达的有利条件。
(5)近年来,俄罗斯加强了东部地区的开发。与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开发的不利条件有哪些?
临沂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小明,利用导学提纲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请结合图15、图16、图17、图18帮助小明完成相关问题。
探究主题: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主探究
(1)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分别写出图15中甲地和丙地适宜布局的主要农业部门。
(2)图16中从甲→乙→丙,地势越来越___________,人口密度越来越___________。
(3)结合图15,说出密西西比河干流两侧支流的流向,并分析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4)由图17和图18可知,非洲大陆赤道地区西部为热带雨林气候,东部为___________气候,导致这种差异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
归纳小结
(5)地形影响地理环境的事例还有很多,请在结构图(图19)中①、②处补充填写适当内容,完善知识结构。
图14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该地区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近年来,由于中部山区过度开发,植被破坏严重。请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位于五带中的带;图中④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_____。
(2)图中①山峰的海拔高度可能为___________。
A.520米
B.578米
C.627米
D.684米
(3)图中甲、乙、丙三条河流,河水流速最快的是哪条河流?请说明判断理由。
(4)图中乙、丙两条河流,长度相当,但流量差异较大。流量较大的河流是_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
(5)简述图中山区植被破坏对该地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
(6)写出图中丁村易发生的地质灾害。
(2017·临沂中考)2017年4月1日,国务院在经济相对落后,生态环境良好的容城、雄县、安新三地设立雄安新区。雄安新区将逐步建成为水城共融生态新区和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新区对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分散北京人口、环境等诸多压力,具有重大意义。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不属于北京首都职能(功能)的是( )
A. 政治中心 B. 文化中心
C. 国际交往中心 D. 经济中心
2.与廊坊相比,国家选择雄安作为新区的优势条件是( )
A. 人力资源丰富,科技水平高
B. 离北京、天津近,位置优越
C. 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
D. 人口密度低,开发程度低
3.有关雄安新区建设的积极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减轻北京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环境
B. 能够彻底解决北京交通拥堵、住房紧张问题
C. 加强雄安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发展
D. 利于雄安新区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生态发展
(2017·临沂中考)读我国部分农业分布图及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该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①开发历史悠久,粮食生产经验丰富 ②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③地形平坦,地广人稀 ④光热充足,作物单产高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乙地区过去曾是我国重要粮仓,向北方地区输送大量粮食;但近年来,乙地区却从甲地区大量调入粮食。导致乙地区粮食生产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 城市发展速度快,占用耕地多
B. 水、旱灾害频发,粮食产量下降
C. 生产技术落后,粮食单产降低
D. 劳动力缺乏,耕地大量荒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