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6分) (1)①处所在的山体部位...

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6分

 

 

(1)①处所在的山体部位名称是____

(2)图中A山顶位于B山顶的____方向

(3)②处的海拔可能是____.(填字母

A360米

B.50米

C.140米

D.260米

(4)③处会形成瀑布,说明理由

(5)④河段和⑤河段流速较快的是____.(填序号

(6)⑥处登山者能否看到⑦处的登山者,说明判断依据

 

(1)鞍部; (2)西南; (3)C; (4)③为陡崖,有河流流经; (5)⑤; (6)⑥⑦之间为山脊会阻挡视线,⑥处登山者不能看到⑦处的登山者. 【解析】 试题分析: (1)等高线呈闭合状态,四周低,中间高为山顶,两个山顶的低地是鞍部,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向高处凸出为山谷,故①位于两个山顶之间,为鞍部。 (2)依据指向标,可判断山顶A位于山顶B的西南方向,故A位于B的西南方向。 (3)由图可知,②处等高线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海拔在100米—200米之间,故选C。 (4)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有河流流经有可能出现瀑布.图中③为陡崖.且有河流经过,故会形成瀑布。 (5)小河流速较快慢与坡度陡缓有关,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流速慢,等高线稠密,坡度陡,流速快,④、⑤两河段,坡度陡的是⑤,故⑤处流速快。 (6)⑥⑦之间为山脊,山脊会阻挡视线,所以⑥处登山者不能看到⑦处的登山者。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等高线的判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日地球的昼夜分布图(下左及地球公转示意图(下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地球昼夜交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左图所示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__节气,此时在右图中地球公转到__________处。

(3)左图所示,此时北京116°E,40°N正值________白天、黑夜

(4)图是东营的小华记录的“二分二至”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其中符合图10所示这一天光照情况的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为“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全球海陆分布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全球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半球

B.全球海洋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

C.全球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

D.全球海洋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半球

 

 

查看答案

竖版世界地图以崭新的视野展示世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位于北半球的是

A

B.

C.

D.

2.乙点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是

A.(30°S,105°E

B.(30°S,105°W

C.(30°S,75°E

D.(30°S,75°W

3.甲、乙、丙、丁对应的地理区域,正确的是

A甲﹣南美洲

B.乙﹣太平洋

C.丙﹣南极洲

D.丁﹣印度洋

 

查看答案

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如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作的记录卡片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如图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察编号”应为如图a中的

A

B.

C.

D.

2.该班同学还使用“海拔高度测量仪”对甲、乙、丙、丁四个村庄的海拔进行了测量,验证了如图a中四个村庄的海拔高度,其中海拔最高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十一”小长假期间,小凯一家到附近山区游玩,如图为该区域等高线示意图等高距为50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

A山顶、山脊、山谷、陡崖

B.山顶、山谷、山脊、陡崖

C.山谷、陡崖、山顶、山脊

D.陡崖、山谷、山脊、山顶

2.图中河流干流流向大致是

A从西向东流

B.从东南向西北流

C.从北向南流

D.从东北向西南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