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干湿地区名称:A为地区,B为半湿润地区,C为半干旱地区,D为地区。
2.A与B的界限大致为岭——河线。
3.图中数码①和②代表影响我国的夏季风,①为季风,②为季风,它们分别来自洋和洋。
读“哈尔滨和广州各月气温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和(城市)的各月气温曲线图。
2.两地一月平均气温大约相差33℃,反映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越往北气温就越。
3.两地七月平均气温大约相差:5℃,反映了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南北气温相差,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
4.中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原因之一是:冬季,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高、低),白昼(长、短),得到的太阳光热(多、少)。
读下图“我国沿北纬32°纬线地形剖面”,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是高原,②是山脉,③是
盆地,④是平原,⑤是海。
2.由图可知,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状分布。
3.我国的地势特征使得我国很多大江大河的流向是自向。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四幅图中分别代表的少数民族是:
A:____族,B:______族,
C:______族,D:_______族。
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_____图所示的少数民族的描述,大会是其每年在夏秋季节举行传统节日。
3.B图所示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省,每年在傣历六七月举行,人们相互泼水祝福,并举行拜佛、跳孔雀舞等活动。
4.中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如何,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的地位。
读我国东、西部面积比例与人口比例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并不均衡。其界线大致是黑龙江省的市——云南省的县。该线以东部分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该线以西部分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
2.这说明我国人口的分布特征是东部地区人口,西部地区人口。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项要求:
1.填出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
最北端:黑龙江省县北端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
最东端:黑龙江与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
最西端:高原。
2.A点所在时区是区,B点所在时区是东六区,如果A点是早晨8点,则B点的区时是早晨点。
3.我国幅员辽阔,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是一个兼备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