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读材料,完成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 世界人口增长数据。 年份 1830 1900 ...

读材料,完成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 世界人口增长数据。

年份

1830

1900

1930

1950

1974

1987

1999

2011

人数亿

10

163

20

252

40

50

60

70

材料二 世界人口分布图。

(1)请写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2)读材料一将“世界人口增长折线图”补充完整,可看出从1830年到1987,世界人口增长越来越    (快/慢),请分析原因        

(3)人口增长的快慢与          有关。当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     

(4)读材料二“世界人口分布图”可知,图中人口比较稠密的四个地区是               (填数码)。⑥处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⑧处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5材料二图中,①处居民以      人种为主,④处居民以     人种为主,⑥处居民以       人种为主。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填图略 快 医疗卫生水平和生活条件的提高 (3)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欧洲 (4)① ② ④ ⑤ 干旱 空气稀薄,高寒缺氧 (5)黄色 白色 白色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人口的增长与分布及人种的分布。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据材料一将图补充完整后,可以看出由于医疗卫生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而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慢,反之较快。现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最低的是欧洲。在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比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由于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都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图中①②④⑤四地属于人口稠密区,①处亚洲东部以黄色人种为主,④处欧洲西部和⑥处非洲北部以白色人种为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作为古都之一的北京,保留着众多的古建筑、园林和特色街区。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这些古建筑、园林和街区应当 

A全部拆除            B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C根据建设需要拆除    D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

 

查看答案

下列几种搭配不能正确体现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是 

A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

B中国黄土高原——窑洞

C中国南方——平顶房屋

D东南亚地区——高脚屋

 

查看答案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不但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还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在这两大因素共同影响下,有的聚落在成长,有的聚落在衰落,据此,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Aa   Bb   Cc   Dd

2.促使其形成城市的主要因素是  

①宗教中心   ②自然资源丰富

③地形开阔   ④河流交汇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读城市和乡村景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乡村交通发达        B城市建筑高大、密集

C城市人口密度小      D乡村房屋高大、分散

 

查看答案

下列地区中,一般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使用阿拉伯语,且信仰伊斯兰教的是 

A亚洲南部       B北美洲

C欧洲西部       D非洲北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