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黄河干流b处水能资源丰富,是因为( ) A.位于地势第...

读图,完成下列题.

1.黄河干流b处水能资源丰富,是因为(  )

A.位于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分界线,落差大

B.位于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落差大

C.河道宽,终年水量大

D.纬度低,终年不结冰

2.关于如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河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a和c

B.①处农业灌溉用水主要来自黄河

C.②山脉东侧的宁夏平原有“塞上江南”之称

D.③山脉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3.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

A.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

B.在黄河下游挖沙,疏通河道

C.加高下游堤坝,防止决口

D.加大用水量,使水流量减少

 

1.B 2.C 3.A 【解析】 试题分析: 1.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解析】 黄河B河段位于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建有黄河干流最大的水利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 故选:B. 2.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解析】 读图可知,黄河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②和c处,即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地区的河段,故A不正确; ①处农业灌溉用水主要来自冰雪融水,故B不正确; ②贺兰山脉东侧的宁夏平原与内蒙古的河套平原有“塞上江南”之称,故C正确; ③太行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故D不正确;依据题意. 故选:C. 3.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有无定河、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流域. 【解析】 “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措施是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另一方面在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这样,对确保黄河下游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很大作用. 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

A.日本、马来西亚、印度

B.缅甸、菲律宾、日本

C.印度尼西亚、文莱、日本

D.日本、朝鲜、马来西亚

 

查看答案

下列生产活动属于工业生产的是(  )

①开采石油 ②收获棉花 ③榨取豆油 ④运送木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均在500万以上的是(  )

A.维吾尔族、朝鲜族     B.壮族、汉族

C.傣族、回族          D.苗族、土家族

 

查看答案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  )

A.西南、中部、东南     B.西北、东北、西南

C.中部、西南、西北     D.西北、东南、东北

 

查看答案

成语“得陇望蜀”、“黔驴技穷”中未提到的省份是(  )

A.云南省     B.四川省     C.贵州省     D.甘肃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