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2015年“地球日”活动中,中国区主题是“能见蔚蓝”.“能”意味着可再生能源能够...

2015年“地球日”活动中,中国区主题是“能见蔚蓝”.“能”意味着可再生能源能够带来改变,“蔚蓝”代表每个人对告别雾霾、寻回蓝天的期待.据此回答题.

1.下列能源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石油    B.水能    C.天然气    D.煤炭

2.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雾的是 

A.    B.    C.    D.

3.下列举措有利于实现“寻回蓝天”的是 

A.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    B.增加私家车保有量

C.垃圾焚烧处理          D.提倡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

 

1.B 2.C 3.D 【解析】 试题分析: 1.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连续利用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解析】 A、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水力发电能够连续利用,不会枯竭,是可再生能源,故B正确; C、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 D、煤炭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错误; 故选:B. 2.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 【解析】 图中的符号A表示的是雨夹雪,B表示的是多云,C表示的是雾,D表示的是沙尘暴;结合题意,选项C符合. 故选:C. 3.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主要表现在节电、节气和回收等三个方面. 【解析】 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浪费了森林资源,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增加私家车保有量和垃圾焚烧处理,使空气污染加剧,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而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节能环保,有利于实现“寻回蓝天”.依据题意.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经纬网示意图”,回答题.

 

1.图中①、②、③、④点,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关于①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高纬度       B.①点比②点先看到日出

C.四季变化明显     D.有阳光直射现象

 

查看答案

西亚和北非战略位置重要,素有“五海三洲两洋一湾”之誉,根据如图中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地理事物:

B      洋,C      海,E      洋,H      运河.

(2)该地区主要的地形特点是     

(3)该地区的居民大多是      人种,属于      民族,信奉      教.

(4)D所在地是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冲突不断,请分析原因:            .(答出两点即可)

 

查看答案

读图分析.图1为欧洲西部位置与地形、气候分布图,图B为欧洲西部的位置与各自然地理要素关联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区域的地理位置往往决定着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同时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请依据图1把图2补充完整.

      ,②      ,③      ④,      ,⑤     

(2)C地乳畜业发达,试分析其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     

(3)欧洲西部不仅是工业文明的摇篮,而且旅游业发达,请写出2处欧洲西部著名的旅游景观            ,并分析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的原因(至少写出2条)     

 

查看答案

读下列资料和“南极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在南极洲又建立了第四个科学考察站,73°51′S,76°56′E,2014年2月8日正式开站,这对于提高中国的地理探索能力和极地考察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料二:“南极地区略图”

(1)请描述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     

(2)图中的大洋:①      ,②     

(3)图中④⑤⑥大洲表示南美洲的是      (填数字)

(4)我国两个科学考察站:⑦      ,⑧     

(5)南极洲的气候特点:     

(6)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      被称为“南极洲的主人”.

(7)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相比,哪个地区更寒冷?为什么?     

 

查看答案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亚洲雄风震天吼”.相信你很熟悉这首歌,那么你对亚洲了解有多少呢?请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代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      ,B     

半岛:甲      ,乙      ,丙     

(2)甲乙丙丁四地中气候最湿热的是     

(3)b河流流量丰富,但航运价值不大,其自然原因是     

(4)图中丁岛多地震的原因是     

(5)小明通过读图,判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他判断的依据可能是     

(6)全世界因为缺水而引发的冲突较多,其中甲半岛就是典型的地区之一;试分析该地缺水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