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如图表示某日太阳光照射地球的情况(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各题 1.此时,A...

如图表示某日太阳光照射地球的情况(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

满分5 manfen5.com

 

1.此时,A点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

A.昼夜平分           B.昼短夜长

C.昼长夜短         D.极昼

2.此时,接近我国下列哪个节日(  )

A.端午               B.元旦

C.清明                D.国庆

3.若A点位于本初子午线上,则A点地处(  )

A.东半球、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东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1.B 2.B 3.A 【解析】 试题分析: 1.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 【解析】 读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最短夜最长.读图可知,图中A点位于北半球,此时,A点昼夜长短的情况是昼短夜长. 故选:B. 2.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 【解析】 读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选项中,端午节(农历5月初五)在6月份,元旦是1月1日,清明在4月上旬,国庆节是10月1日.根据其时间可判断,此时最接近元旦. 故选:B. 3.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向东的180°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向西的180°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 【解析】 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读图可知,A点位于赤道以北,位于北半球;因为位于本初子午线上,故位于东半球;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地球公转的概况,经纬网的判读以及东西半球的划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满分5 manfen5.com

(1)ABC三处聚落都属于      聚落.

(2)ABC三处聚落最有可能优先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理由是     

(3)A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在此地建一处造纸厂是否合理?      原因是     

 

查看答案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及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世界人口空间分布      (均匀/不均匀),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人口最稠密的是     

(2)乙、丁分别对应的图2气候类型图中的            .影响乙、丁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下列四个选项能解释乙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丁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A.过于干旱B.过于湿热C.过于寒冷D.地势太高

(4)根据图3小朋友的描述,他生活在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他经常到清真寺参加宗教活动,他应该是      教的教徒.

 

查看答案

读“气温曲线图及降水柱状图”,回答问题.

(1)A、B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地.读图可判断A地位于      带,B地位于      带.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纬度、海陆、地形).

(2)A、B两地中,属于终年多雨的是      地,夏季多雨的是      地.B地可以是以下哪个地区的气候     

A.亚欧大陆东岸     B.亚欧大陆西岸     C.亚欧大陆内部

(3)读图可判读B地的气候特征是夏季      ,冬季      .(分别描述气温和降水)

(4)A地大部分位于哪条纬线附近     

满分5 manfen5.com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北极圈.

 

查看答案

粮食生产地区不平衡和国家间分配不均,是产生粮食问题的根源.读图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粮食输出的大洲A为      洲,它与南美洲的分界线B是      运河.A洲粮食出口往西横穿      洋到达C洲,C洲是      洲.

(2)①处是世界最大的平原,位于      (东或西)半球,②点的经纬度是:(            ).

(3)北京的玲玲过暑假时,图中非洲好望角的季节是      季.晚餐后,玲玲在网上与远在华盛顿的表姐进行视频聊天,表姐对她说“早上好”,玲玲觉得很奇怪.你认为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②      ,③     

(2)图中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米.

(3)图中甲、乙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      米,

李村在张村的      方向.

(4)李村和王村相比,      村的海拔较高.

(5)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由      流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