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及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空间分布 (均匀/不均匀),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人口最稠密的是 .
(2)乙、丁分别对应的图2气候类型图中的 和 .影响乙、丁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3)下列四个选项能解释乙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丁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
A.过于干旱B.过于湿热C.过于寒冷D.地势太高
(4)根据图3小朋友的描述,他生活在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他经常到清真寺参加宗教活动,他应该是 教的教徒.
读“气温曲线图及降水柱状图”,回答问题.
(1)A、B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地.读图可判断A地位于 带,B地位于 带.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纬度、海陆、地形).
(2)A、B两地中,属于终年多雨的是 地,夏季多雨的是 地.B地可以是以下哪个地区的气候 .
A.亚欧大陆东岸 B.亚欧大陆西岸 C.亚欧大陆内部
(3)读图可判读B地的气候特征是夏季 ,冬季 .(分别描述气温和降水)
(4)A地大部分位于哪条纬线附近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北极圈.
粮食生产地区不平衡和国家间分配不均,是产生粮食问题的根源.读图回答.
(1)图中粮食输出的大洲A为 洲,它与南美洲的分界线B是 运河.A洲粮食出口往西横穿 洋到达C洲,C洲是 洲.
(2)①处是世界最大的平原,位于 (东或西)半球,②点的经纬度是:( , ).
(3)北京的玲玲过暑假时,图中非洲好望角的季节是 季.晚餐后,玲玲在网上与远在华盛顿的表姐进行视频聊天,表姐对她说“早上好”,玲玲觉得很奇怪.你认为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① ,② ,③ .
(2)图中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米.
(3)图中甲、乙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 米,
李村在张村的 方向.
(4)李村和王村相比, 村的海拔较高.
(5)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由 流向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当地球运行到 点时(填字母),太阳直射在 (纬线),我国白天时间最短,这一天是 .(节气)
(2)当地球运行到 点时(填字母),太阳直射在 (纬线),此日离我国国庆节最近.
(3)当太阳光直射在图1中甲地所在纬线上时,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节气),地球公转到 (字母)处,图2是悉尼(151°E,33°S)在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三天正午太阳照射树影示意图,其中表示12月22日的是 (①或②或③).
下列行为不属于文化遗产的是( )
A.威尼斯水城 B.丽江古城
C.周庄古镇 D.热带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