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7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应对水短缺”。我国600多座城市中,有2/3供水不足,其中1/6严重缺失。如北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00立方米左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7,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在世界各国首都中居百位之后。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材料二:2010年11月5日,“海水西调高峰论坛”在乌鲁木齐市召开,论坛提出了“海水西调,引渤入新”的设想。
(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南沿海降水_______,西北内陆降水__________。解决降水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已兴建了大量水库,用于调控水量,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其中位于长江流域最大的水电站是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可采取哪些节水措施?(至少写出两点)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东北平原粮食作物的分布特点是( )
A.小麦种植面积占绝对优势
B.从北向南大致分布着小麦、玉米、水稻
C.从东向西依次分布着小麦、玉米、水稻
D.粮食作物品种单一
2.甲地和乙地的畜牧业类型分别是( )
A.农耕区畜牧业、牧区畜牧业 B.农耕区畜牧业、农耕区畜牧业
C.牧区畜牧业、牧区畜牧业 D.牧区畜牧业、农耕区畜
3.与珠江三角洲相比,东北平原种植粮食的主要劣势条件是( )
A.平原面积狭小 B.雨热不同期 C.热量条件较差 D.不利于机械化生产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辽中南工业基地得以发展的基础是具有丰富的( )
A.水力资源 B.铝、铜等有色金属资源
C.森林资源 D.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
2.作为一个传统的老工业区,今后工业发展的方向是( )
A.大力开发资源 B.继续发展重工业 C.破产保护 D.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下列地区与其资源优势的对应,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 B.黄土高原──森林资源丰富
C.东北平原──草场资源丰富 D.华北平原──水资源丰富
我国的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 )
A.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B.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C.占多少,垦多少
D.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表示我国在资源调配方面的措施是( )
A.南水北调工程 B.北煤南运工程 C.西电东送工程 D.西气东输工程
2.该资源的调配直接反映了我国( )
A.水资源季节变化大 B.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C.能源季节变化大 D.矿产资源空间分布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