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写出图中A、D、E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_...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满分5 manfen5.com

(1)写出图中A、D、E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

(2)A处的位于村庄的__________方向。

(3)B点的海拨是________米,B点与C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4)甲处与乙处比较起来,________处更陡峭。

(5)图中ABDE四处,其中_________处(写一处)有可能发育为河流。

 

(1)山顶 山脊 山谷 (2)西北 (3)300 200 (4)甲 (5)E 【解析】 试题分析: (1)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呈闭合状态为山顶,故A是山顶,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故D为山脊,等高线向高出凸出为山谷,故E为山谷。 (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根据指向标来判断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故A位于村庄的西北方向。 (3)海拔是指一个地点高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B点位于300米等高线上,故海拔是300米,C点位于100米等高线上,故海拔是100米,两者相对高度为200米。 (4)等高线越稠密,表示的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甲和乙相比,甲处等高线更加密集,故甲处更陡峭。 (5)在山谷处容易发育成河流,A为山顶,BD为山脊,E为山谷,故E处有可能发育为河流。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满分5 manfen5.com

(1)写出图中A.B.C三地的地理位置:

A:经度           纬度           ;B:经度           纬度              ;C:经度           纬度         

(2)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地,位于东半球的是     地和________地。

(3)A地位于B地的          方向。

 

查看答案

读“五带划分图”回答问题。(共9分)

满分5 manfen5.com

(1)写出图中字母所标的温度带名称:

A_____   _____C_____   _____D_____   _____。

2写出图中数字符号代表的纬线或纬度:

①所示纬线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④所示纬线的纬度为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地点所处的五带:

甲(10°S,130°E 位于__________带;

乙(35°N,110°E)位于____________带;

丙(70°S,10°W) 位于___________带。

(4)上题甲乙丙中,无太阳直射现象,但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_地。

 

查看答案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9分)

满分5 manfen5.com

(1)地球公转方向______________。

(2)10月14日,地球公转到________点和________点之间(ABCD)。

(3)当地球B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______,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北极附近出现_________现象(极昼/极夜)。

(4)当地球位于D位置时泉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南半球为_________季,此日后泉州昼将_____________(变长/变短)。

(5)当地球上各地昼夜等长时,地球位于A及_______位置。(填字母)

 

查看答案

读板块示意图,回答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全球分为几大板块   

A     B

C     D

2.我国①处附近频频发生地震,其原因是(     

A .位于山区                B.位于板块交界地带附近

C.气候变化所致             D.位于板块内部

3. 有人说②红海几千万年以后会成为新的大洋。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A.板块挤压                 B.板块张裂

C.地震                     D.火山爆发

 

查看答案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海洋生物化石,记载说明(   

A.远古时代,太行山所在是一片大海,

B.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C.海螺、海蚌是从陆地进入海洋的

D.人为把海螺、海蚌壳带到太行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