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读我国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A河流的名称是_________...

读我国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A河流的名称是__________,B是该河流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它位于_____省。

(2)南京市某中学生要乘火车到济南参加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请你写出他所经过的铁路干线名称                   

(3)武汉附近的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请你从地形、气候两方面简要分析当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4)近年来,A河流含沙量不断增多,有变成第二条“黄河”的趋势,请你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措施。

 

(共7分)(1)2分,每空1分。长江 湖北 (2)1分。京沪线(3)2分。地处平原,地形平坦;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 (4)2分。A河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保护植被,营造水土保持林 【解析】 试题分析:(1)A河流的名称是长江,B是该河流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它位于湖北省。(2)南京市某中学生要乘火车到济南参加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他所经过的铁路干线名称京沪线,北京至上海。(3)武汉附近的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当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地处平原,地形平坦;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4)近年来,A河流长江含沙量不断增多,有变成第二条“黄河”的趋势,基原因主要有上游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主要措施为保护植被,营造水土保持林。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长江沿江地带的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地带之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已初步形成,它将带动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 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可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全省以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以京、津为中心带动的两侧扇形区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材料二: 环渤海地区土地、人口、国民生产总值、水资源约占全国比例表。

内容

土地

人口

国民生产总值

水资源

约占全国比例(%)

5.4

17.5

26.2

3.54

材料三: 环渤海地区矿产、交通示意图。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山脉A是         ,矿产地B是              

(2)水资源缺乏是限制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请结合材料二分析该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                                                

(3)你认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至少三条)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一: “中非合作论坛”是我国与非洲国家在“南南合作”范畴内的集体对话机制。“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自2000年开始每3年举行一次,其宗旨是平等磋商、扩大共识、增进了解、加强友谊、促进合作。

材料二: 非洲主要物产分布图、非洲草原景观图。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非洲北临___________海,东临___________洋。

(2)你认为A、B两条河流中流量较大的是   河,判断理由是                    

(3)“中非合作论坛”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将于2009年下半年在埃及举行。有关埃及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是一个地跨亚、非两洲的国家

B.石油资源丰富,水资源缺乏

C.居民以黑种人为主,信奉伊斯兰教

D.境内的苏伊士运河是西亚石油运往西欧的交通捷径

(4)资源合作是中非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将采取多样的合作方式与非洲国家共同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帮助非洲国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你认为非洲的自然资源有哪些优势?

(5)长期以来,非洲许多国家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的出口,利润低,价格波动大,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改变这种状况?

 

查看答案

根据华北平原地区与太湖平原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请你说说两地传统交通不同的原因。

 

查看答案

位于北方地区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它们是________平原的一部分;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内的商品粮基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空白图中填注下列地理事项: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黄河、长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