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数学试题 >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c经过A(﹣3,0)、B(...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c经过A(﹣3,0)、B(1,0)、C(0,3)三点,其顶点为D,连接AD,点P是线段AD上一个动点(不与A、D重合),过点P作y轴的垂线,垂足点为E,连接AE

(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顶点D的坐标;

(2)如果P点的坐标为(x,y),PAE的面积为S,求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直接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并求出S的最大值;

(3)在(2)的条件下,当S取到最大值时,过点P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F,连接EF,把PEF沿直线EF折叠,点P的对应点为点P′,求出P′的坐标,并判断P′是否在该抛物线上

满分5 manfen5.com

 

 

(1),(﹣1,4);(2)(﹣3<x<﹣1),;(3)(,),点P′不在该抛物线上. 【解析】 试题分析:(1)由抛物线y=ax2+bx+c经过A(﹣3,0)、B(1,0)两点,可设交点式,将点C的坐标代入求得a,b,c,进而得解析式,化为项点式可求顶点D. (2)由P在AD上,则可求AD解析式表示P点.由,所以S可表示,进而由函数最值性质易得S最值. (3)由最值时,P(,3),则E与C重合.画示意图,P'过作P'M⊥y轴,设边长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可求各边长度,进而得P'坐标.判断P′是否在该抛物线上,将xP'坐标代入解析式,判断是否为yP'即可. 试题解析:【解析】 (1)∵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3,0)、B(1,0)两点, ∴可设抛物线解析式为. ∵点C(0,3)在抛物线,∴,解得. ∴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即. ∵ ∴抛物线顶点坐标D为(﹣1,4). (2)设直线AD为解析式为, ∵A(﹣3,0),D(﹣1,4), ∴ ,解得. ∴直线AD解析式:y=2x+6. ∵P在AD上,∴P(x,2x+6), ∴(﹣3<x<﹣1). ∵, 当时,S取最大值. (3)如图,设P′F与y轴交于点N,过P′作P′M⊥y轴于点M, ∵△PEF沿EF翻折得△P′EF,且P(,3), ∴∠PFE=∠P′FE,PF=P′F=3,PE=P′E=. ∵PF∥y轴,∴∠PFE=∠FEN. ∵∠PFE=∠P′FE,∴∠FEN=∠P′FE. ∴EN=FN. 设EN=m,则FN=m,P′N=3﹣m. 在Rt△P′EN中,∵,∴m=. ∵, ∴,解得. 在Rt△EMP′中,∵,∴OM=EO﹣EM=. ∴P′(,). ∵当x=时,, ∴点P′不在该抛物线上. 考点:1.二次函数综合题;2.折叠问题;3.待定系数法的应用;3.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4.二次函数的性质;5.由实际问题列函数关系式;6.折叠对称的性质;7.勾股定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已知点P(x0,y0)和直线y=kx+b,则点P到直线y=kx+b的距离d可用公式满分5 manfen5.com计算

例如:求点P(﹣2,1)到直线y=x+1的距离

【解析】
因为直线y=x+1可变形为x﹣y+1=0,其中k=1,b=1

所以点P(﹣2,1)到直线y=x+1的距离为满分5 manfen5.com

根据以上材料,求:

(1)点P(1,1)到直线y=3x﹣2的距离,并说明点P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2)点P(2,﹣1)到直线y=2x﹣1的距离;

(3)已知直线y=﹣x+1与y=﹣x+3平行,求这两条直线的距离

 

查看答案

为增强居民节约用电意识,某市对居民用电实行“阶梯收费”,具体收费标准见表:

一户居民一个月用电量的范围

电费价格(单位:元/千瓦时)

不超过160千瓦时的部分

x

超过160千瓦时的部分

x+015

 

某居民五月份用电190千瓦时,缴纳电费90元

(1)求x和超出部分电费单价;

(2)若该户居民六月份所缴电费不低于75元且不超过84元,求该户居民六月份的用电量范围

 

查看答案

我州实施新课程改革后,学生的自主字习、合作交流能力有很大提高某学校为了了解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具体情况,对部分学生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跟踪调査,并将调査结果分类,A:特别好;B:好;C:一般;D:较差现将调査结果绘制成以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中,一共调査了        名同学,其中C类女生有        名;

(2)将下面的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为了共同进步,学校想从被调査的A类和D类学生中分别选取一位同学进行“一帮一”互助学习,请用列表法或画树形图的方法求出所选两位同学恰好是一位男生、一位女生的概率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如图,点B、C、D都在O上,过C点作CABD交OD的延长线于点A,连接BC,B=A=30°,BD=满分5 manfen5.com

(1)求证:AC是O的切线;

(2)求由线段AC、AD与弧CD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π)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解方程: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