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数学试题 >

如图,已知直线l的解析式为,抛物线y = ax2+bx+2经过点A(m,0),B...

如图,已知直线l的解析式满分5 manfen5.com抛物线y = ax2+bx+2经过点A(m,0),B(2,0),D 满分5 manfen5.com三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A点的坐标,并在图示坐标系中画出抛物线的大致图象;

(2)已知点 P(x,y)为抛物线在第二象限部分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E垂直x轴于点E, 延长PE与直线l交于点F,请你将四边形PAFB的面积S表示为点P的横坐标x的函数, 并求出S的最大值及S最大时点P的坐标;

(3)将(2)中S最大时的点P与点B相连,求证:直线l上的任意一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一定在PB所在直线上.

满分5 manfen5.com

 

 

(1),(–4,0),作图见解析;(2),其中–4 < x < 0,12,(–2,2);(3)证明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点在曲线上点的坐标满足方程的关系,由y = ax2+bx+2经过B(2,0),D ,将两点坐标分别代入得关于a,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将A(m,0)代入所求解析式即可求出m,得到A点的坐标描点作出函数图象. (2)根据得到四边形PAFB的面积S表示为点P的横坐标x的函数;应用二次函数最值原理求出S的最大值及S最大时点P的坐标. (3)应用待定系数法求出PB所在直线的解析式,设出上的任一点的坐标,求出其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代入PB所在直线的解析式,满足即得结论. 试题解析:(1)∵y = ax2+bx+2经过B(2,0),D ,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A(m,0)在抛物线上,∴,解得. ∴A(–4,0). 作抛物线的大致图象如下: (2)∵由题设知直线l的解析式为,∴. 又∵AB=6,∴. ∴将四边形PAFB的面积S表示为点P的横坐标x的函数为,其中–4 < x < 0. ∵, ∴S最大= 12,此时点P的坐标为(–2,2). (3)∵ 直线PB过点P(–2,2)和点B(2,0), ∴PB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 设Q是上的任一点,则Q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 将代入显然成立. ∴直线l上任意一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一定在PB所在的直线上 . 考点:1.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题;2.待定系数法的应用;3.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4.由实际问题列函数关系式;5.二次函数最值的应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在O上,过点C作O的切线CM.

(1)求证:ACM=ABC

(2)延长BC到D,使BC = CD连接AD与CM交于点EO的半径为3ED = 2,ACE的外接圆的半径.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满分5 manfen5.comx > 0,k是常数)的图象经过A(1,4),B(m , n),其中m>1, AMx轴,垂足为M,BNy轴,垂足为N,AM与BN的交点为C.

(1)写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2)求证:ACBNOM;

(3)若ACBNOM的相似比为2,求出B点的坐标及AB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为鼓励居民节约用电,我市自2012年以来对家庭用电收费实行阶梯电价,即每月对每户居民的用电量分为三个档级收费,第一档为用电量在180千瓦时(含180千瓦时)以内的部分,执行基本价格;第二档为用电量在180千瓦时到450千瓦时(含450千瓦时)的部分,实行提高电价;第三档为用电量超出450千瓦时的部分,执行市场调节价格. 我市一位同学家今年2月份用电330千瓦时,电费为213元,3月份用电240千瓦时,电费为150元.已知我市的一位居民今年4、5月份的家庭用电量分别为160和 410千瓦时,请你依据该同学家的缴费情况,计算这位居民4、5月份的电费分别为多少元?

 

查看答案

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把矩形沿AC折叠,点B落在点E处,AE与DC的交点为O, 连接DE.

(1)求证:ADECED

(2)求证: DEAC.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学校为了了解初三年级学生体育跳绳的训练情况,从初三年级各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进行了60秒跳绳的测试,并将这50名学生的测试成绩(即60秒跳绳的个数)从低到高分成六段记为第一到六组,最后整理成下面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请根据直方图中样本数据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跳绳次数的中位数落在哪一组?由样本数据的中位数你能推断出学校初三年级学生关于60秒跳绳成绩的一个什么结论?

2)若用各组数据的组中值(小组的两个端点的数的平均数)代表各组的实际数据,求这50名学生的60秒跳绳的平均成绩(结果保留整数);

(3)若从成绩落在第一和第六组的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学生,用列举法求抽取的2名学生恰好在同一组的概率.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