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数学试题 >

在△ABC中,AB=AC=12 cm,BC=6 cm,D为BC的中点,动点P从点...

在△ABC中,AB=AC=12 cm,BC=6 cm,D为BC的中点,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1 cm的速度沿B→A→C的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那么当t=_______秒时,过D、P两点的直线将的△ABC周长分成两个部分,使其中一部分是另一部分的2倍.

 

7或17.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动点P从B点出发,沿B→A→C的方向运动,所以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1)P点在AB上,设运动时间为t,用含t的代数式分别表示BP,AP,根据条件过D、P两点的直线将△ABC的周长分成两个部分,使其中一部分是另一部分的2倍,求出t值;(2)P点在AC上,同理,可解出t的值: 分两种情况: (1)P点在AB上时,如图,AB=AC=12cm,BD=CD=BC=×6=3cm, 设P点运动了t秒,则BP=t,, 由题意得:BP+BD=(AP+AC+CD), ∴,解得t=7秒. (2)P点在AC上时,如图,AB=AC=12cm,BD=CD=BC=×6=3cm, P点运动了t秒,则AB+AP=t,, 由题意得:BD+AB+AP=2(PC+CD), ∴,解得t=17秒. ∴当t=7或17秒时,过D、P两点的直线将△ABC的周长分成两个部分,使其中一部分是另一部分的2倍. 考点: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单动点问题;3.分类思想的应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BAC=50°.∠BAC的平分线与AB的中垂线交于点0,点C沿EF折叠后与点O重合,则∠CEF的度数是_______.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两块完全一样的含30°角的三角板重叠在一起,若绕长直角边中点M转动,使上面一块的斜边刚好过下面一块的直角顶点,如图,∠A=30°,AC=10,则此时两直角顶点C、C′间的距离是_______.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如图,△ABC和△DCE都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点B、C、E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则BD的长为_______.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已知两条线段的长为5cm和12cm,当第三条线段的长为_______时,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查看答案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4,其一边长为4,那么它的底边长为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