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数学试题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交y轴于点A.抛物线的图象过点E(-1,0),...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交y轴于点A.抛物线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的图象过点E(-1,0),并与直线l相交于A、B两点.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⑴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⑵ 设点P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当△PAE的周长最小时,求点P的坐标;

⑶ 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MAB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2)P点坐标为(,) (3)在x轴上存在点M,使得△MAB是直角三角形,满足条件的点M的坐标是:M1(-,0),M2(,0),M3(,0),M4(,0) 【解析】 试题分析:⑴ 直线l:交y轴于点A(0,2), ∵A(0,2)、E(-1,0)是抛物线上的点,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⑵ ∵=,∴对称轴为x=, 点E(-1,0)关于x=的对称点为F(4,0). 如图⑴所示,联结AF,与对称轴x=的交点即为所求P点,由于E、F两点关于对称轴对称,则此时△PAE的周长=PA+PE+AE =" PA+PF+AE=" AF+AE最小. 设直线AF的解析式为y=kx+2, 把F(4,0)代入,可得4k+2=0,解得k=-, ∴直线AF解析式为y=-x+2. 当x=时,y=,∴P点坐标为(,). ⑶ 设在x轴上存在点M,使得△MAB是直角三角形, ① 若∠BAM=900,此时点M应在x轴的负半轴上,如图⑵, 设直线l:交x轴于点C,令y=0,得x=6,∴C(6,0). 由AM1⊥AB,OA⊥OC,可证△AOC∽△M1OA, ∴. ∵AO=2,OC=6,∴, ∴OM1=,∴M1(-,0). ② 若∠ABM=90°,此时点M应在x轴的正半轴上,如图⑵, ∵点B是直线和抛物线的交点, ∴,解得,或(舍) ∴B(,). 解法一:设M(m,0),过点B作BD⊥x轴于点D,则有△BDM∽△CDB, ∴ . ∵BD=,M2D=-m,CD=6-=, ∴,解得m=,∴M2(,0). 解法二:过点B作BD⊥x轴于点D, ∵BM2∥AM1, ∴∠BM2D=∠AM1O, ∵tan∠AM1O==3, ∴tan∠BM2D===3, ∴M2D=.∴OM2=OD-M2D=-=, ∴M2(,0). ③ 若∠AMB=90°,则点M是以AB为直径的圆与x轴的交点,此时点M应在x轴的正半轴上,如图⑶, 设M(t,0),过点B作BD⊥x轴于点D,则有△AOM∽△MDB, ∴. ∵AO=2,MD=-t,OM=t,BD=, ∴,解得, ∴M3(,0),M4(,0). 综上所述,在x轴上存在点M,使得△MAB是直角三角形,满足条件的点M的坐标是:M1(-,0),M2(,0),M3(,0),M4(,0).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AB是⊙O的直径,直线AD与⊙O相切于点A,点C在⊙O上,∠DAC=∠ACD,直线DC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E.AF⊥ED于点F,交⊙O于点G.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⑴ 求证:DE是⊙O的切线;

⑵ 已知⊙O的半径是6cm,EC=8cm, 求GF的长.

 

查看答案

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OB的顶点都在格点上,点A、B的坐标分别为(-4,4)、(-6,2).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⑴ 把△AOB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对应的△A1OB1,则点A1、B1的坐标分别是             

⑵ 将△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A2OB2,在旋转过程中线段AO所扫过的面积为              

⑶ 点P1,P2,P3,P4,P5是△AOB边上的5个格点,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三个顶点为P1,P2,P3,P4,P5中的3个格点并且与△AOB相似.(要求:在图中联结相应线段,不用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如图,某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2,-5)、B(5,n)两点.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 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2) 联结OA,OB.求△AOB的面积.

 

查看答案

北京市初中毕业男生体育测试项目有三项,其中“1000米跑”和“篮球往返运球”为必测项目,另一项是从“引体向上”和“掷实心球”中任选一项.分别用A,B代表“引体向上”和“掷实心球”.甲、乙、丙三名同学各自随机从A和B中选择一个项目参加测试.

⑴ 请用画树状图的方法表示出所有可能出现的选择结果;

⑵ 求甲、乙、丙三名同学选择同一个测试项目的概率.

 

查看答案

在矩形ABCD中,AB=2,AD=3,P是边BC上的任意一点(P与B、C不重合),作PE⊥AP,交CD于点E.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⑴ 判断△ABP与△PCE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⑵ 联结BD,若PE∥BD,试求出此时BP的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