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四川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中华文化的神奇吸引了很多外国人前来学习、研究,中国每年也有大量留学生到世界各地求学,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等。这说明                                (        )

A.文化是仅属于本民族的

B.在文化方面应毫无保留地进行交流,从而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C.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D.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科协联合主办的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上,丝绸、青铜、造纸印刷、瓷器首次集体亮相。专家表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不能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提出丝绸、青铜、造纸印刷、瓷器应为新四大发明。对中国的四大发明无论如何界定,它们都能反映出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对中国文化发展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就文化传承而言,材料说明(  )

A. 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C. 社会制度的更替是文化变革的决定力量

D. 思想运动是文化变革的决定力量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此,我国必须

①注重中华民族精神的决定作用

②坚持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中心

③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④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振奋民族精神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著名学者楼宇烈曾说过,到底是中国文化影响了佛教,还是佛教影响了中国文化,现在已经说不清楚,也不怎么重要了,佛教已经深入到中国的文化骨髓里面去了。这主要说明(  )

A.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B. 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C. 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D. 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文字的出现、印刷术的产生,是文化发展中的两个重要里程碑,推动了人类文化的传播。而现在,网络传播是人类文化传播史上的一次空前革命。这说明

A. 各种文化传播方式各有其特点

B.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是当前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C. 新的传媒出现,旧的传媒消失

D.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是当前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等观念是与我国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但在生产力已经很发达的今天,这样的观念在我国一些地方依然根深蒂固。这表明

A. 文化不一定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

B. 文化具有自身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C. 文化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

D. 文化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天人合一,顺时而食。”一家老字号食品企业在这一古老智慧的启发下,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推出了清明的青团、谷雨的椿芽酥、立夏的青梅饼、芒种的乌梅酥、大暑的荷叶饼等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时令点心。这表明

①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民族文化的传承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

③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影响

④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在明亮的太阳照不到的地方,青苔的生命照常在萌动。青苔的花特别小,但一点也不自惭形秽,一点也不自暴自弃,而是象牡丹一样自豪地绽放。这段优美的话语:

A.开启人的智慧,揭示世界本质,发人深思

B.陶冶人的情操,丰富精神世界,使人奋进

C.如理性的明灯,指明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D.似春雨般润物,催生人们对永恒真理的不懈追求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近年来,全国上百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官方微博及行政官方微博相继亮相,旅行线路、民族风情、出行攻略、地方美食……这些过去在网站论坛上经常讨论的话题,如今在微博上聊得热火朝天。

材料告诉我们(   )

大众传媒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互联网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

互联网技术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现代传媒的出现必然取代传统传媒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根据《文化生活》知识,下列对文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科技、语言、体育等活动属于文化范畴

②文化不具有意识形态性质

③精神活动及其产品都属于文化

④文化就是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美学气质;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扔投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

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

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

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

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A. 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在处理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时,我们应当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这样做有利于

①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②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③增强对外来文化的理解

④吸收外来文化的所有成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列选项能体现漫画寓意的有

①实现文化创新要尽量避免出现与过去重复的东西

②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动力

③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前进的包袱

④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它的主体工程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综合发挥了分水、导水、壅水、引水和泄洪排沙的功能,形成了科学的、完整的、调控自如的工程体系,既能保证内江灌区用水需要,又可防止灾害发生。它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是全世界仅存的一项古代生态工程。这一工程说明了  ( )

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征

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和最具创造性的民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是汉字的书写变化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  

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

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

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 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   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实力和民族精神的竞争。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这表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    )

A. 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必然要求

B. 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C.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D. 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影响的需要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云纹在华夏文明中有着千年的跨度,在建筑、雕塑、器皿和家具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云纹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递着天地自然、人本内在、宽容豁达的东方精神和喜庆祥和的美好祝愿。这说明(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文化潮流

中华文化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容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明代思想家薛瑄曾将廉者分为三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为上;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次之;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再次之。不妄、不苟、不敢这一理念给我们的启示是

应树立廉洁文化的自觉性

应以传统廉政思想为修廉的根本

要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要坚守传统的名节观和价值取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一滴水,尚思源;一粒米,报涌泉2013年主流媒体推出系列公益广告,将传统民谣、蔚县剪纸、杨柳青年画等中国元素注入其中,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这些公益广告

体现了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结合

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有助于构建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

说明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不竭源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央视网不断丰富《动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形式,根据青少年网友多使用移动终端上网的特点,对《孔融让梨》等部分优秀动画进行二次剪辑包装和精加工,推出时长4分钟以内的动画短片。这启示我们(  )

文化发展要注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于传统文化

文化发展要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科学技术的进步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一月一镇一场”“一月一镇一赛”“一镇一演是海南省某县着力打造的群众文化活动模式。县政府积极为群众搭建表演舞台,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鼓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参加演出的群众越来越多。县政府的做法( )

体现了政府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

激发了群众文化创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其精神力量

扩大了群众文化权益,让群众广泛享用文化成果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踏上旅程,享受难得的放松。然而,随着大量中国游客涌入旅游市场,一些不文明行为也时有出现,这不但破坏了环境和中国游客的形象,也为旅游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为此,我们要(  )

努力实施文化走出去,继承并弘扬中华文化

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加强文化交流,熟悉并掌握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修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继《汉语听写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推出又一档大型文化节目。这档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在电视和网络上不断热播,在广大观众中引发了强烈反响。有网友感慨:“不知唐诗宋词,焉知中文之美?古代经典诗词真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微博上,关于《中国诗词大会》的话题也在不断刷屏:“北大工科才女、制造康复机器人的陈更原来参加过很多文化类节目,这个博士好厉害。”“不管是老师还是选手还是主持人,对于古诗词都是出口成章,看来我要好好学习古诗词了。”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热播的原因所在。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近年来,依托于互联网平台而迅速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备受关注,微博打拐、免费午餐、衣加衣温暖行动、冰桶挑战……。中国正大步流星跨向公益新时代。只要有爱心,每个人都有机会投入公益,让社会充满爱,充满善,更让自己获得快乐和尊严。微公益,毋宁说是微革命,中国更多是微观的,正如一位智者所言:“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你不停努力,中国便会更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开展“微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请应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材料一: 当前我国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娱乐性强,观众参与度高,极大丰富了人们的荧屏生活。但是其中有些综艺娱乐节目出现了低俗化倾向:某些嘉宾通过假造身份、故意炫富、雷人言论、失检行为、恶意嘲讽等方式自我炒作;部分媒体片面追求收视率,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健康思想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

材料二: 国家广电总局近日强调,不能片面追求收听收视率,不能靠低俗、庸俗迎合少数人的低级趣味。应该坚决叫停低俗文化,不让其流布于社会。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回答:

(1).你认为,当前某些综艺娱乐节目出现低俗化的原因有哪些?

(2).面对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青少年学生应当作出怎样的选择?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