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有媒体将其列入“十大新词”予以解读。之所以重视工匠精神是因为(     )

A.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C. 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D. 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中国古老文化的魅力和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商机,使学习中文的热潮席卷世界。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科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共享的功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根据互联网+”行动计划,某公司提出智谷产业的新概念,欲形成一个基于互联网快速增长的文化创意生产、创意成果数字出版、文化类产品和产权交易的生态产业链。这一举措的意义在于彰显

科学技术的进步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突出作用

文化对人的影响通过文化产业的消费渠道实现

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成果应该得到扶持和倡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当代中国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与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无法抹去的

③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2017年4月15日是第二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按照国家安全法的规定,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把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开展好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汇集强大社会正能量,动员各方力量,构筑起维护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材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需要人们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②是有形的、强制的

③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表现在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起促进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上。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这说明(     )

书籍潜移默化地影响人                  

人的道德素养离不开书籍

书籍成就人的健全人格                  

书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经济发展会放慢,而文化往往会逆势上扬,人们会通过文化消费来缓解压力,抚慰心灵,因此我们不能仅从经济利润角度来衡量文化的作用。这说明(  )

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②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④优秀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我们要展示具有民族和地域色彩浓厚的东西,去讲真实的中国故事;同时,也要寻求与世界的共鸣,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这体现了(   )

A. 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B.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C. 不同民族文化的逐渐融合

D. 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孔子学院被誉为“中国出口的最好最妙的文化产品”。目前全球已有123个国家设立了465所孔子学院,注册学员达85万人。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表明(   )

①民族文化渐趋融合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互联网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此我们应

A. 平等交流  和睦相处  认同外来文化

B. 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  发展大众文化

C. 求同存异  相互借鉴  维护文化多样

D. 取长补短  积极创新  弘扬传统文化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央视大型数据新闻节目《数说命运共同体》带大家身临其境地感知一带一路的民生百态。从中可以看到茶叶、丝绸伴随着中国口音旅行到了全世界,而远方的特产来到中国的同时也把海外乡音带进了汉语词典;阿拉伯神话传说在中国家喻户晓,中国的电影海报也张贴在外国的电影院里……这表明(

现代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中外文化经过交流、借鉴,逐渐趋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第一季节目一经推出就好评如潮,如今第二季节目观众缘更强。由此可见,《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的原因是该活动

赋予了传统文化以鲜活的时代内涵     ②采用了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

借助大众传媒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④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被誉为中芬文明交流互鉴“架桥人”的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作为芬兰认识中国、中国与芬兰深化友谊和合作的重要窗口,在推动汉语在芬兰的发展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成为芬兰最大的汉语教学、汉语水平考试及中国问题研究中心,孔子学院还在芬兰多所大学的五个语言中心设立了汉语教学点。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的创建(    )

①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表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见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推动芬兰社会发展

④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中芬文化的交流作出了贡献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从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纪录片在英国上线,到象征中英传统友谊的大熊猫雕塑落户伦敦动物园,再到中英两国学者伦敦论道……这一切,都再清晰不过地体现出英伦大地正涌动着浓浓的中国元素。材料表明

A. 文化的交流借鉴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C. 文化传播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D. 文化创新需要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当下中国文艺创作要善于从古典文化的精髓中汲取营养,从浩若烟海的典籍中找寻中国好故事。当然,继承传统不等于因循守旧。还要善于与现代技术和消费需求进行深入对接。这告诉我们,文艺创作要(     )

继承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把握好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

为时代精神注入传统文化                    

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等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各领域。其原因是(     )

①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近年来,相声、快板等曲艺从业者借助微信公众号、直播平台等媒介,进行传统艺术门类的活态传承,拓宽了曲艺艺术从业路径,增加了受众接触曲艺的途径和方式,使日渐衰落的传统曲艺焕发了新的魅力,赢得了年轻人的青睐。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②传播方式的创新比内容的创新更能够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

③借助新的传播手段是传统曲艺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重要办法

④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汉字英雄》《中国诗词大会》等一系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在荧屏上大放异彩,成为一道靓丽风景。这意味着:

①大众传媒可以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商业价值

②文化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

③全面继承传统文化是当代电视人的崇高使命

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借助大众传媒得以彰显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一支笔、一把刀、一张牛皮、几种颜料、伏案一番精工细雕后,一位绝世美人便跃然形成,这就是中国的皮影艺术。艺术大师陈玉玲改变传统皮影雕刻人物面部呆板和千篇一律的风格,结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大胆创造出更加鲜活的人物造型,深受观众喜爱。这表明

①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推动着皮影艺术的创新

②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推动了文化产品创新

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使皮影艺术焕发了活力

④文化创新要适应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作为儒家学说经典的《论语》《礼记》等传入西方,启示和鼓舞了西方启蒙思想家。中国儒家的自然观、道德观和政治思想,成为西方启蒙运动中“百科全书派”有力的思想武器。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

B. 中国传统文化得到西方的广泛认同

C. 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D. 文化创新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倾向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由西藏藏医学院古籍文献整理课题组搜集整理、西藏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丛书出版,成为我国最大的藏医药学古籍抢救类出版项目。这些古籍珍本

①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是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见证

③反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④体现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形成了许多风味,影响最大的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菜系。我国各地的饮食文化差异

缘于地理、经济、风俗等的影响   

阻碍了相互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决定了各地形成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儒家思想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它不断吸收异质文化,完善自己。比如,宋明理学对于心性的关注,直接受到了禅宗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儒、道、释三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是一个例证。儒家文化的发展

A. 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B. 印证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C. 说明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因时而变

D. 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对佛教中国化做了精辟而深刻的阐述:“佛教产生于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的消失

③要充分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的一切成果     

④文化的交流借鉴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2017年“感动中国”人物——“长春一汽”李万君的颁奖辞:你是兄弟,是老师,是院士,是这个时代的中流砥柱。表里如一,坚固耐压,鬼斧神工,在平凡中非凡,在尽头处超越,这是你的人生,也是你的杰作。这就是“工匠精神”,我们应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使其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工匠精神(     )

①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要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加以传承

②是与时俱进的,要不断注入时代精神进行丰富发展

③应得以弘扬,是不断增强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④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其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化民生,是指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也就是人民生计中的文化层面。促进文化惠民、改善文化民生,是文化小康建设的紧迫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成立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到发布《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等文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加速推进。随着文化设施利用率不断提高,符合群众口味的服务内容不断丰富,老百姓在精神文化上的“获得感”也不断增强。

脱贫离不开文化,文化有助于脱贫,文化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2016年,贫国地区民族自治县、边境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工程启动。文化对发展的促进带动作用不断彰显,文化小康工作“短板”不断补齐。

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在劳动人民实践基础上,主要形成于黄河流城,以观察该区城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在随后生产生活中,我国劳动人民又动态地修改和完善了与节气相关的农谚,并逐渐衍生出节日文化和生产仪式等习俗活动。近年来,凝聚着各族人民的伦理情感和信仰的九华立春祭、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等民俗活动陆续被列为“二十四节气”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指出我国文化小康建设相关措施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体味文化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文化和人的关系的。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意义。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每到传统节日,总有一些东西使我们的心变得柔软,有对于家人与故乡的眷恋,还有对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珍视。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接桃符老兴偏。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千百年的年俗。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种全新的基于互联网的年俗文化正逐渐形成:全家人围在一起,在群里抢红包,发微信拜年,晒年夜饭,看看春晚……

材料二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017年,《中国新歌声》(原《中国好声音》)持续火爆。在选秀节目普遍走入低谷的今天,《中国新歌声》收视率持续火爆的原因主要有:首先,它以新闻的视角和公益的诉求,以温暖励志的人文情怀鼓励人们通过艰苦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其次,它引进荷兰《 The Voice of Hoand》的电视节目制作版权,并成功地加以本土化改造。再次,它的选手大多来自普通百姓,他们的人生经历让节目具有草根色彩,更能引起百姓共鸣。“持续火爆的《中国新歌声》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2016年英国国际传煤、越南国家电视台相继订购中国原创揭秘《中国好歌曲》,结束了只“引进来”不“走出去”的历史。

(1)针对传统年俗的变化,有人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传统节日会丧失鲜活的生命力,也有人认为它会迸发出新的生机。结合材料一,请用文化生活的知识阐明后一种观点的理由。

(2)结合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就人们如何更好的让传统年俗迸发出新的生机提出两条建议。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