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文化是软实力,但要由硬实力来支撑。这启示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 ①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完善公共文化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②贯彻科学发展观,增强经济、军事和科技等物质力量 ③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防范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渗透,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2. 难度:中等 | |
习近平主席曾指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这表明 ①激发市场活力企业家才有用武之地 ②人越全面发展就越能促进社会发展 ③不同时期对人的素质提高的要求不同 ④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
3. 难度:中等 | |
2016年9月15日,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20多所高校的学子们相约华清宫,参加景区节庆互动活动,并一起吟诗度中秋。通过这种特殊的形式,了解中秋节的习俗和文化,感受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互动活动中,学子们 ①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继承性 ②须无意识接受中秋文化的熏陶 ③要对中秋文化自觉地加以改造 ④应该保持和发扬优秀中秋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
4. 难度:中等 | |
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通过乡愁,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愫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②留存于民族心理中的传统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 ③一定精神文化的感受总要通过一定的意象和载体来表达 ④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碰撞呼唤为传统文化提供正确指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 难度:中等 | |
全球化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如果全世界都是汉堡包,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全世界都看美国电影,那将是世界文化的毁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②要重视各国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 ③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世界文化繁荣 ④民族文化的发展应融入经济全球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6. 难度:中等 | |
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两岸领导人能够跨越66年实现这次世纪握手的文化原因在于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的各个方面 ③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④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 难度:中等 | |
志愿者精神只是一种互动、不求回报的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 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无偿帮助那些处于困难和危机中的人们。青年志愿者在志愿精神的感召下,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这场生动的道德实践活动,涌现出一大批青年英模。这表明 ①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 ②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丰富和发展 ③志愿者是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践行者 ④中华民族精神贯穿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 难度:中等 | |
当今世界,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格局,西方借助现代传媒和文化产品输出,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发动“文化帝国主义”,造成其母语流失、文化传统瓦解……。面对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必须 ①构筑文化长城抵制西方文化传播与渗透 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避免文化多样性 ④增强全民族创造力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
9. 难度:中等 | |
近几年来,各地农村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开展移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活动,破除农村陈规陋习,倡导计划生育新风,倡导简约和谐的绿色消费观,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奢侈浪费、大操大办,形成了文明向上的良好风气。这表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 ①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②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③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群众共建共享 ④以加强科学文化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0. 难度:中等 | |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精髓,孝文化、感恩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一个“孝”字,不仅形塑了中国家庭成员之间的行为规范,更规范了国家的政治社会治理,并对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起着积极作用。从中国的孝文化中汲取正面营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充分弘扬孝文化的正能量,有效消除中国经济社会双转型的不和谐因素,是今日提倡孝道、弘扬孝文化的意义之所在。这说明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应该 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②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③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④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 难度:中等 | |
在主题为“滋养地球,生命能源”的2015年米兰世博会上,浓浓的中国风收到了来宾们的青睐。中国风串联起不同的文明,彰显着人类共生共荣的可持续发展期盼,世博会因此而具有别样风采。这说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各民族文化存在于世界文化中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12. 难度:中等 | |
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环境保护法》,完善的生态保护红线、排污许可、污染物总量控制等环保制度,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使整个社会对生态文明重要性的认识和关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环境保护法》还进一步优化了保护“约谈制度”, 由“约谈企业” 改为“约谈政府”, 采取诸多措施助推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说明 ①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要善于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③要注重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④搞好局部就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3. 难度:中等 | |
2015年6月5日,上海交大机械工程学院的一位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经过反复试验研究,成功利用人类的大脑意念遥控活体蟑螂。这只蟑螂借助技术手段,在人脑的指挥下,竟然完成了S形轨迹和V形轨迹等任务。这说明了 ①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决定了实践的进程和结果 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③人的意识只是有反映了事物的本质规律才有主动创造性 ④实践需要使意识活动趋向自主选择和主动创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 难度:中等 | |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在谈到“相异律”时说:“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后来,他讲“同一律”时又说:“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 这看似自相矛盾的结论,都被印证是正确的。由此可见 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观念中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意识的发展 ④真理是绝对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5. 难度:中等 |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是今年最热经济关键词。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强调当前及今后较长时间里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将从以往的偏重需求侧调控转为偏重供给侧调控。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这是因为 ①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同一事物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有不同矛盾,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实现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 难度:中等 | |
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面临着社会变革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产生断裂,导致现代社会陷入困境。使传统文化摆脱困境的方法是以传统文化为本,借鉴现代性进程中的先进经验及精华,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塑造 。对传统文化发展的这一要求体现了 ①矛盾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②遵循“普遍-特殊-普遍”的方法解决问题 ③承认、分析、揭露矛盾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④把握对立和统一是处理一切矛盾的关键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
17. 难度:中等 | |
为了推动区域内教师的交流轮岗,教育部进行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2015年4月13日,教育部公示了全国十九个示范区的名单。“县管校聘”这种模式现在示范区试行,2020年在全国落实推广。此项改革的实施 ①旨在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旨在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④符合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8. 难度:中等 | |
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总监认为:要用一种平等的心态来看待文化差异,将其视为一种自我丰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文化的多样性。由此可见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②坚持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才能相互尊重和共同发展 ③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要充分借助外来民族文化繁荣和发展本民族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 难度:中等 | |
孟子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下列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相同的有 ①“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 ②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 ③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 是事物存在的根源 ④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20. 难度:中等 | |
习近平同志在谈到“制度自信” 问题是说,“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我们说,坚信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这主要表明 ①真理都是具体的,人们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发展,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抓住主流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1. 难度:中等 | |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然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水源。”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理解,符合上述观点的哲理是 ①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②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③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和事物发展的进程 ④关键部分的作用对整体功能的发挥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22. 难度:中等 | |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平的珍贵。为了好评,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这段话告诉我们 ①战争与和平作为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②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③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3. 难度:中等 | |
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1/50……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讲述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劳动者的故事,讴歌中国工人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 完成23-24题。 23.弘扬“工匠精神” 时代价值在于 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 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时代内涵 ③为我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现实路径 ④为实现制造强国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4. 难度:中等 | |
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讴歌劳动者,是因为 ①劳动者是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体和真正英雄 ②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者在劳动创造中的作用日益融合 ③劳动者的知识结构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④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5. 难度:中等 | |
右图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①正确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④人们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26. 难度:中等 | |
2015年12月,文化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十三五” 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强我国贫困地区文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作出了安排和部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贫困地区是劳动力净流出地区,从而产生大量的农村留守家庭,这些家庭都有老人、妇女好幼童组成,家庭结构不完整是他们的精神文化层面拥有更强烈的需求。但是,贫困地区面向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或产品严重不足。《规划纲要》要求将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纳入重点保障的特殊群体,要求确实保障其基本文化权益,并就具体保障内容作出十分具体的规定,比如要求“服务中心要配备儿童娱乐设施,增加儿童课外读物,并为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父母之间的视频沟通提供便利”。 材料二 贫困地区是我国民族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集中汇聚的地区。随着扶贫搬迁、城镇化和农村社区化改造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保护和利用不足,文化传承后继乏人。据统计,贫困地区1.8万个乡镇,绝大多数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团队。《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重视发现和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大力营造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环境”。 ⑴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论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在满足农村留守群体的文化需求问题上应如何做到求真务实? ⑵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做好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
|
27.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适应新常态,转换新功能,发展新经济,这是当下中国发展转型的主旋律。唱响主旋律,重在践行新理念,开拓新视野,解放新思维。传统的生产模式在转换,个性化制造已是企业界的市场自觉。深刻的技术进步在换轨,颠覆性创新成为竞争者的超车弯道。稳固的产业疆界在突破,融合型发展重构新常态的产业格局。既有的经济形态在拓新,共享型经济开启民主化的商业时代。活跃的创新动能在积聚,多维度跨越引领特色化的高地经济。各领域的新思想、新思维是中国实现创新发展,顺利转型升级的成功之钥。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与创新的有关哲学知识,说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新思维的哲学依据。
|
28.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强调:必须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具体鲜活的素材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 最近,流行偶像组合TFBOYS进入考题;人气很旺的电视剧《欢乐颂》也被拿来做科普素材;告别影视明星晒照片时涉及违规驾驶被公安交通部门用作普法教育素材;周润发从打工仔成为影帝的奋斗经历被收入香港语文课本;周杰伦的《青花瓷》里的歌词应具有中国古典风格而被选为语文试题。 对于这种现象,有人认为,明星在社会上有较大的影响力,这种教育形式新颖,有说服力;也有人认为,让明星过度的出现在课本或试卷上,会让年轻人尤其是青少年过度追星。 ⑴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把明星、人气热剧作为教育素材对受教育者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⑵运用实践和认识的知识,请你就如何使教育素材的思想内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