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在一个“读首诗再睡觉”的微信公众号上,常有几万人一起读诗。优美的图片、悦耳的声音,再配以雅俗共赏的解析文字,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 ③大众文化提高了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 难度:中等 | |
歌谣,历来是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一直流传于民间的渔歌,就是渔民根据渔业生产的特殊性和流动性,逐步积累和创作出来的一种口头音乐艺术形式。这说明 A.音乐艺术普遍存在于各领域 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C.音乐艺术是最具生命力的文化形式 D.劳动始终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
3. 难度:中等 | |
2015年4月12日,北美影片《速度与激情7》在我国内地上映,创下的内地最高票房纪录,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票房超过20亿的电影。这启示着 ①我国在文化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必须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②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③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正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我们要抵制西方文化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
4. 难度:中等 | |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本。古人把它看作是最重要的德行之一,强调晚辈对长辈的绝对顺从;现代我们提倡的“孝”,则是晚辈在平等基础上对长辈的孝敬、关爱和陪伴,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因时而变 ③传统文化会促进社会发展 ④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
5. 难度:中等 | |
此图为一位外国人眼中的中西方旅游方式。由此可见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不同民族文化要相互认同,相互融合 ③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特点 ④文化差异并不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6. 难度:中等 | |
手机的发展经历1G—2G—3G—4G的过程,从只能打电话发展到可以发信息、玩游戏、听音乐,还可以上网、在线看电影、看电视,特别是4G的出现,使网络传输速度、质量再次提升,人们用手机在线看一部高清大片的梦想已经实现了。这说明 ①新传媒出现,意味着旧传媒消失 ②科技进步加快了文化传播的速度 ③4G网络具有更为强大的文化传递与共享功能 ④4G网络将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 难度:中等 | |
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且富有民族色彩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中国古琴艺术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古琴被列入“非遗”,是基于 A.保护古琴—民族情感集中表达—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民族凝聚力 B.保护古琴—中国传统文化标志—研究中国文明演进—传承民族文化 C.保护古琴—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繁荣世界文化 D.保护古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人类文明的标志—民族文化交流
|
8. 难度:中等 | |
“我们进行历史教育,并不是要耽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而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从历史中重塑民族精神应该 A.发挥“主心骨”的引领作用 B.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C.吸收、借鉴国外的优秀文化 D.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
9. 难度:中等 | |
“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2015年初播出的纪录片《记住乡愁》讲述了100个村落故事。每集讲述一个传统村落的生活故事和文化传承,片中浓浓的乡愁、细腻的故乡情感、厚重的文化沉淀,引发海内外众多观众共鸣。这种共鸣 A.是对中华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反映 B.是推动中华文化发展的动力 C.显示了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D.彰显了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
|
10. 难度:中等 | |
“国之祭,史之痛,民之愿”,2015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开始,全场高唱国歌,随后,防空警报拉响,车辆轮船汽笛长鸣,人们低头默哀……同时“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等悼念活动在全国悄然展开。举行这一纪念日活动有利于 ①以史为鉴,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②铭记历史,注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③面向未来,引领我国文化发展方向 ④凝魂聚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 难度:中等 | |
有些部门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级趣味。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市场自发性的表现 ②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必然结果 ③国家应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④急需文化行政部门的直接管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12. 难度:中等 | |
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从某种角度上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点赞”“蛮拼”“任性”等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的被主流媒体采用。这种现象反映了 ①网络语言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 ②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言文化 ③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④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3. 难度:中等 | |
郫县豆瓣、分道扬镳、醍醐灌顶……这些字,你会念,还会写吗?提笔忘字,已成为互联网时代国人的一个通病。旨在倡导“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一经播出,便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这一活动的举办 ①有利于传承和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②有利于引导全社会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说明文字是中华文明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④说明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 难度:中等 | |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祌文明,必须努力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首创精神。这是因为 ①精神文明建设是亿万人民参加的创建活动 ②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 ④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15. 难度:中等 | |
央视热播的《温州两家人》刻画了两家人在面临企业转型升级时,克服重重困难,重塑“诚信”精魂的故事,该剧第一集在腾讯播放量超过258万次。这启示影视作品的创作要 A.满足大众的娱乐化需求 B.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C.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 D.提高人们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
|
16. 难度:中等 | |
近日,在某大学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宣传活动正式启动,通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知识课堂、青少年志愿者服务等形式,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课堂、进头脑,且培育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做有利于 ①弘扬主旋律,抵制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②强基固本,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侵蚀 ③凝聚力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 ④引领思潮,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奠定共同思想基础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17. 难度:中等 | |
目前,太原市文化系统管理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站)等文化设施的基本文化服务实行免费开放,服务人数逐年增长,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此举目的在于 ①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②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追求更高思想道德目标 ③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公民科学文化修养 ④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我国文化市场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18. 难度:简单 | |
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在告别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会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和道德冲突,对此,我们应当 ①在文化建设中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②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③在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中心 ④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9. 难度:中等 | |
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哲学不能带来钱”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式。一位著名哲学家揶揄地说:“当年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这是因为 A.哲学只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B.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 C.哲学源于且高于生活,其任务就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 D.哲学能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
20.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中正确反映物质与意识何为本原的是 ①人病则优惧,忧惧则鬼出 ②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③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④理在气先 ⑤气者,理之依也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
21. 难度:中等 | |
爱因斯坦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爱因斯坦的这段话表明 ①哲学与具体科学是相互区别的 ②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③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④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起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22. 难度:中等 | |
关于“人生必须放下四样东西”的说法中,从哲学角度看,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观点是 ①放下压力:累不累取决于心态 ②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 ③放下狭隘:心宽,天地自然宽 ④放下烦恼:快乐其实很简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3. 难度:中等 | |
2015年6月22日,台风“鲸鱼”在海南登陆。对于这次台风,科学家已经做出了准确的预报。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主要体现了 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
24. 难度:中等 | |
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种对应关系的是 ①指鹿为马、乐极生悲 ②形谢神灭、理生万物 ③盲人摸象、削足适履 ④沧海桑田、断章取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5. 难度:中等 | |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更好地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这表明真正的哲学 A. 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B. 是对社会生活的总结和升华,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 C. 牢牢的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为社会变革提供巨大的物质力量 D. 是“科学之科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
26. 难度:中等 | |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改革开故以来,从“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一方是独生子女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到“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我国的政策不断调整和完善。有专家指出,中国需要从控制人口数量转向优化人口素质,只有全民族的素质提高了,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请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就提升我国人口素质提出合理建议。
|
27. 难度:困难 | |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題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文艺不能一味追求利涧,不要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 材料二:创新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題,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熄引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顺应互联网时代的新形势,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发杨“创客”精神,有利于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培育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青年创新人才和创新困队,带动扩大就业,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 (1)运用《文化生括》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培育“众创空间”,发扬“创客”精神的作用。
|
28. 难度:中等 | |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 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弘扬和培育劳模精神的重要性。
|
29. 难度:中等 | |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做事,“成由勤俭败由奢”;施政,“秉公保民,清廉勤俭”。在现代社会中,坚持节俭,不仅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种健康的、积极的生活态度。遏制浪费之风,回归朴素生活,值得每个人践行。 (1)请你列举生活中践行勤俭节约的事例。(至少两条) (2)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请你策划一次以“厉行勤俭节约”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提示:活动方案应包括活动名称、指导思想、活动过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