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为迎接猴年新春,北京地区博物馆推出60余项文化特色活动,内容涉及文化、科技、历史、艺术等方方面面,让广大市民能够在春节期间享用到丰盛的博物馆文化大餐。这是基于 ①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受者 ②发展文化产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③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多方面的 ④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 难度:中等 | |
根据中美两国领导人要求,我国将同美国旅游界一起,全力以赴筹办好2016年将举办的“中美旅游年”。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已成为中美两国经济合作的重要增长极。旅游合作正成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新亮点。这表明: ①文化活动影响和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②文化的力量通过实践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决定 ④文化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3. 难度:中等 | |
世界精神卫生组织把每年的5月8日订立为“世界微笑日”,希望通过微笑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同时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愉悦与友善是最美丽的语言,当每个人每天笑容洋溢,开心喜乐,没有纷争,没有烦恼,人心洗涤了,心灵冲化了,社会因此而祥和。这说明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发展和享用文化 ④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4. 难度:中等 | |
民谣代表着诗意、淡泊、流浪和乡愁,一把吉他,低吟浅唱,清新自然。由马頔创作的《南山南》用民谣的形式表达了对过往感情的追忆,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迅速窜红,引起了众多人的共鸣。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回归是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科技在推动文化交流、传播、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③成功的文化作品必须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前进的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5. 难度:中等 | |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城会玩”等网络热词出现后,受到热捧,人们在日常交流中广泛使用。这说明 ①网络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生活 ②网络文化深远持久地影响人们的生活 ③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一般都是被动的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
6. 难度:中等 | |
2015年11月20日,北京海淀、河北廊坊非遗联展活动在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举行。此次联展既有彰显“京作”皇家宫廷艺术雍容风范和富丽华贵的京绣、彩塑京剧脸谱、京西皮影戏、京剧盔头制作技艺、北京绢人等非遗项目,也有体现燕赵之地古朴厚重、豪放大气的以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等“燕京八绝”为代表的廊坊市非遗项目精品。关于此次联展活动,下列认识正确的是“燕京八绝” ①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④文学艺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7. 难度:中等 | |
手握“九”了,心就“近”了。2015年11月7日的“习马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两岸同胞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马英九说:“这几年,我常常在台湾的大学校园中,看到两岸学生一起讨论、一起运动、一起演奏、一起欢笑的画面。那种自然的水乳交融,往往让我既欣慰,又感动。”这表明 ①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②海峡两岸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④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8. 难度:中等 | |
民族精神不是虚无缥缈的。它在我国古代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及浩瀚史书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致小读者》中……只要认真读它们,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材料说明 ①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②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③我国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民族精神 ④只有大力创作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9. 难度:中等 | |
一个民族的综合素质以及精神境界,某种程度上取决于阅读水平,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定是美丽的精神家园。然而在我国,没时间阅读,阅读的快餐化、碎片化、娱乐化、功利化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青少年热衷于数字化阅读,老年人喜欢的纸质图书被边缘化。针对这种现象,文化生产企业要引领阅读吸引阅读应 ①承担社会责任,变公益为根本 ②关注不同群体要求,丰富图书品种 ③提高图书品味,打造文化精品 ④提高文化鉴赏水平,远离文化糟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10. 难度:中等 | |
文化既有“魂”又有“体”。核心价值观是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体。“魂”与“体”相辅相成,统一于文化改革发展之中,目标就是“强魂健体”。之所以要“强魂”,是因为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11. 难度:中等 | |
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时指出: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品质、有时代温度的作品。这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新闻传媒必须坚持社会主流价值的方向 ②关注百姓视角是新闻媒体的责任 ③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就是文化的主旋律 ④社会主义新闻传媒必须正面报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 难度:中等 | |
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十2015年10月l3日下午在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受表彰的全国道德模范致以热烈祝贺和崇高敬意。隆重表彰全国道德模范 ①有利于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 ②有利于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③决定了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 ④体现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与弘扬时代新风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13. 难度:中等 | |
“莎士比亚征服了全世界,他的胜利比拿破仑们和恺撒们的胜利更为巩固。每天,像涨潮时的海浪一样,增加着他的新的臣民——这些人流的波涛一天一天地愈来愈宽广了。”屠格涅夫的这段话表明 A.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 B.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C.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因素
|
14. 难度:中等 | |
文博会是文化产业的“大观园”。2016年5月12日,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隆重召开。文化创客馆的设立,金融、科技、旅游、体育、时尚等元素与文化联动的新业态的集中亮相,赋予了本届文博会全新的意义。材料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C.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D.文化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
|
15. 难度:中等 | |
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积淀了许多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这说明文化具有 A.鲜明的民族性 B.相对的稳定性 C.时代的先进性 D.强大的包容性
|
16. 难度:中等 | |
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现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2016年,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与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17. 难度:中等 | |
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代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 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 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 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在观众的审美需求 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8. 难度:中等 | |
2015年,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 ②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 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 ④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9. 难度:中等 | |
许多科学家在回忆成长经历时,都会提起他们青少年时代读过的《十万个为什么》《趣味物理学》《物理学的进化》等科普作品,正是这些科普作品激发了他们对于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埋下了科学的种子。材料表明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②优秀文化为人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 ④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 难度:中等 | |
尽管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但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却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并以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这说明 A.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 B.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 C.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 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
21. 难度:中等 | |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一件经历过战争的铁器,诉说着推动历史前进的必然和偶然;“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一副古旧的画卷,描绘出凄清荒凉的六朝时景,令后人触目伤怀。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 ①可以给文物保护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②是推动我们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④能够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2. 难度:中等 | |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这一论断强调的是 ①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 ②只要深入社会实践就能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 ③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 ④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23. 难度:中等 | |
在中国文学博物馆,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着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还原古代生活场景时,影院画面、音响和座椅巧妙配合,带观众穿越数千年,讲述甲骨文字形时,立体图形灵活转换,让观众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从中看出( ) A. 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B.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 C. 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D.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
24. 难度:简单 | |
某国际学术期刊的封面,用中国山水画形象地表现了中国某生物研宄组的一项重要研宄成果。山顶代表体细胞状态;连接各山顶的桥代表小分子,能够促进各山顶之间的衡越;山水中的小舟代表转基因方法,通过不同的路线实现重编程。采用绘画形式表现科学研宄成果反映了 A. 科学与艺术具有相通性 B. 科学与艺术都来自于创新思维 C. 科学与艺术都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 D. 艺术的传播需要借助科学的力量
|
25. 难度:中等 | |
莆仙戏被誉为宋元时期南戏的“活化石”,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引进艺术人才、安排专项财政资金等方式,大力扶持莆仙戏,使这一传统艺术展现出新的魅为。政府扶持莆仙戏旨在 ①拓展戏曲文化市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②挖掘传统戏曲的历史文化价值 ③通过推陈出新维护戏曲文化的多样性 ④推动戏曲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26. 难度:中等 | |
传统文化对天理人伦所作出的具体规范,有些蕴藏在乡村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当中。村规民约、家风祖训作为当今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应当充分发掘利用,这是因为优秀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 ①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②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③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④对现代社会治理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7. 难度:中等 | |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所称道的苏州园林,“虽未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 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③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 ④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28. 难度:中等 | |
以天津“泥人张”作品为依托,“梦娃”系列公益广告运用三维技术绘制的形象萌动可爱,表达主题所用的童谣朗朗上口,深受大家喜爱。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该公益广告是文化传播途径的新的成功案例 ②该公益广告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表达 ③该公益广告的成功表明面向人民大众的文化更富有生命力 ④该公益广告的成功表明内涵丰富的中华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9. 难度:中等 | |
全面推进诚信教育有必要挖掘和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现实生活事例,更重要的是推进诚信理论的实践展开和全面实施。这句话强调 A.传播丰富的诚信资源,可以激发人们的学习愿望 B.宣传诚信理论知识,需引起人们深层次的共鸣 C.诚信内涵应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得到丰富和完善 D.对诚信的共识应落实转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
30. 难度:中等 | |
2014年3月,全国首家省级好人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好人馆以图片、实物、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直观地展现该省829位入选“中国好人榜”的好人事迹,引起社会热烈反响。设立好人馆 ①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创新 ②拓展了提高公民学科文化素质的渠道 ③丰富了道德教育的内容,创新了道德教育的形式 ④提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载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1. 难度:中等 | |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坦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和要求。 十八洞村是由4个寨子合并而成的贫困村,村民生活困难,观念相对保守,存在“等靠要“思想,同村不同心,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和要求,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花坦县派出所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办”道德讲堂”,评选明理尚德星级示范户,组织参观考察和学习培训,培育村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活精准扶贫内生动力;根据当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资源,精准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如猕猴桃种植、黄牛养殖、乡村旅游、劳务经济和苗绣;精准识别贫困人口542人,摸索出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合作社)走,能人(合作社)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扶贫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3580元,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先后报道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经验。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 扶贫先扶“精气神”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
|
32. 难度:中等 | |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来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1)结合文化生的知识,谈谈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 (2)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文化自信?请列举两条理由。
|
33. 难度:中等 | |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栋梁。 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更风、随手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 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郑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
34. 难度:中等 | |
什么是好电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电影经常出现“叫好”和“叫座”,有些电影的艺术价值很高,但是票房却遭到冷遇;有些电影过度关注“眼球效应”,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立得住的文化内核,虽获得高票房,却是“低口碑”。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简析我国电影需要“立得住的文化内核”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