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2013年12月7日,金星的亮度达到近40年以来最亮,璨若宝石赛明珠,在全黑的地方可以映照出房舍、树木、动物和人的影子。对于这次天文现象的时间,许多天文机构及专家早有了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不能认识金星形成鲜明对比。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 ) A.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
2. 难度:中等 | |
“寒门何能出贵子”是今年两会讨论的热点之一。从寒门学子个人的角度看,要坚持( ) ①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推进教育资源公平分配 ②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对待求学路上的一切困难 ③顽强拼搏,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④抓住人生的重点,埋头苦学,提高升学率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3. 难度:中等 | |
没有物就没有影,思想和事实的关系就是影与物的关系。这种观点( ) A.是形而上学的不可知论 B.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观点 C.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正确概括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
4. 难度:中等 | |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后来又认识到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内容。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做出了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 ①人的认识的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认识到的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 ③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④认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
5. 难度:中等 | |
毒品成了当今社会一大毒瘤,毒品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巨大的危害,如果染上毒瘾就很难戒除,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有坚强的意志,永远不要做第一次尝试。这是因为( ) A.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B.量变必然导致质变的发生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错误的意识将决定错误的行为
|
6. 难度:中等 | |
据报道,老年痴呆现已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痛风症、中风之后,导致老人死亡的“第四大杀手”,专家警告:“无所事事,终日饱食,可导致弃用性大脑痴呆!”这告诉我们( )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B.事物之间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C.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实践的产物
|
7. 难度:中等 | |
电影《致青春》让人思念青春,更珍惜现在的拥有。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或曾拥有过青春,那时的喜悦或忧伤、拥有或失去、甘愿或悔恨,都是难忘的。下列对“致青春”话题理解正确的是( ) ①每个人对青春的绵绵回忆都具有主观特性 ②对青春的回忆与反思一定能指导我们正确前行 ③只有与该电影人物同时代的观众才会产生共鸣 ④《致青春》是对一定时代青年人生活的艺术再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8. 难度:中等 | |
某中学高二某班的班级精神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你认为体现了下列哪些哲学道理( ) ①物质决定意识 ②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就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9. 难度:中等 | |
汉朝张衡已经发明了地震仪,现代的人也制造出了许多地震预警监测方面的仪器。但是远没有达到精确预测地震的目的。这是因为( ) ①对地震的认识受到人的认识水平的制约和限制 ②对地震活动规律的探究活动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地壳运动规律的暴露与展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④对地震的预测取决于地震工作者的科学素养和能力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
10. 难度:中等 | |
在自然界中,既有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也有许多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存在的事物和现象,如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等。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些事物的共性是( ) A.都是由不可再分的物质——原子构成 B.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而存在 C.只不过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D.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
|
11. 难度:中等 | |
2013年9月15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台湾佛光山演讲时称“我很多创作灵感来自于梦境”。他认为很多源自梦境的创作灵感,结合脑海中的既有讯息,让他的创作题材浮现,于是一部部文学作品应运而生。写作灵感来源于梦境的说法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主要来源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促进作用
|
12. 难度:中等 | |
2014年3月18日凌晨英国天文学家宣布他们成功发现了宇宙大爆炸的回声——引力波,这是在100年前由爱因斯坦预言的在宇宙中蔓延的微小的原始波动。天文学家一直在致力于探测并证实这种现象的存在,这一发现将最终补上广义相对论这项人类最伟大智慧成就之一的最后一片缺失的拼图。引力波的成功发现充分说明( ) ①预言的证实取决于科学的思想方法 ②事物因人的认识而逐渐暴露其复杂本质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来源于实践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最合理的对应联结是( ) ①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②(a+b)2=a2+2ab+b2——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义勇军进行曲》使人精神振奋——意识的能动作用 ④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14. 难度:中等 | |
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然而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这有望为人类提供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上述材料表明( ) ①人们对细胞生长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 ②人们可以认识和改变细胞生长规律,使之造福人类 ③只有认识规律,才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 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医学研究事业成功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 难度:中等 | |
美国苹果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曾陷入困境,濒临破产。之后通过创新,产品开发注重用户体验和需求,注重微小细节,连续推出音乐播放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奇迹般重新崛起。这告诉我们(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出新的发展模式与规律 ②立足实践,不断开拓创新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③前进性和曲折性是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状态 ④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16. 难度:中等 | |
但丁: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达芬奇: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塞纳克: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对上述各种说法分析正确的是( ) ①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都是形而上学的做法,必须坚决反对 ②真理具有具体性和条件性,上述说法是否是真理应该因人而异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主要标准,他人经验与自身实践无关 ④知识构成、立场和看问题的角度等不同,对事物看法会有所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7. 难度:简单 | |
猎狗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帮助猎人拦截猎物,狐狸会有效地利用环境和外物掩盖自己的行踪来躲避猎人的追踪,海豚可以担当人类水中作业的助手,但它们都不可能产生意识。这主要是因为( ) A.有无意识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唯一标志 B.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动物不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和社会基础 D.其他动物没有大脑这个意识的器官
|
18. 难度:中等 | |
“真理是在漫长的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 ) ①在认识过程中总是不断被推翻 ②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③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④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 难度:中等 | |
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①整体和部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②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③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部分 ④部分制约整体,部分的发展对整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
20. 难度:中等 | |
不断地尝试失败,于是你积累了经验;不断地尝试成功,于是你积累了信心。人生,就是一个过程,积累、迸发,再积累、再迸发,最终实现完美的自我。这句话说明了( ) 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②只要注重量的积累,就一定能实现质变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 ④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
21. 难度:中等 |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是人类认识史上一次最为壮丽的日出,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它与以往旧哲学的区别是( ) ①旧哲学只是说明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革命的改造世界 ②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 ③旧哲学是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结合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22. 难度:中等 | |
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 ) 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
23. 难度:简单 | |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所有有形的物体 C.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 D.高山、河流等自然事物
|
24. 难度:中等 | |
“如果说小猫看到的老鼠只存在于小猫的眼睛中,如果老鼠是小猫视神经的感觉,那么,小猫为什么用它的爪去抓老鼠而不去抓它的眼睛呢?”从费尔巴哈这一诙谐的哲理批判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 ①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并不是感觉的产物 ②存在就是被感知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25. 难度:中等 | |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思想方法。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①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联系的观点 ②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相对静止的观点 ③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静止的观点 ④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发展的观点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
26. 难度:中等 | |
根据重庆市委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于2014年8月18日全面推开。某区在城市规划中,注重走群众路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区规划部门,积极调研,集思广益,就旧城改造征求群众意见,并邀请专家进行科学论证。特别是在辖区内遇到了老街保护与修缮的难题时,有关单位,多次研究,探索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古代民居原地修复与加固的技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获得了一致的好评。 结合材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2分)
|
27. 难度:中等 | |
材料:今天,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转型期,关注经济发展质量、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从党的十八大到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央领导多次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不应片面,将来的发展可能会经历一个中速增长期,很难长久保持两位数,但是只要保持住的增长,到年实现小康就完全有可能。过去的经验表明,单纯地追求GDP还会带来环境污染,今年我国的经济工作,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地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对GDP认识的变化过程。(12分)
|
28. 难度:中等 | |
材料一:重庆社科院出台了一份关于重庆东北部经济发展状况的报告。数据显示,重庆东北部人均收入只占重庆平均水平的58%,甚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材料二:2014年8月,重庆市政府出台关于振兴东北部的决定。明确要求在2020年前实现重庆东北部人均收入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出台一系列重大扶持政策,促进东北部的经济发展。 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内在联系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什么道理。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知识说明振兴东北部对整个重庆经济的意义。(14分)
|
29. 难度:中等 | |
近年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时提出,要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加强政策沟通,关注我国与中亚国家经济的相互影响,协商制定区域合作规划和措施。加强道路联通,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逐步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促进贸易发展,我方应该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改变与中亚贸易比重较低的现状。加强货币流通,虽然实现本币兑换和结算依然困难重重,但要相信与中亚各国合作的前景可观。 联系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分析怎样加强与中亚各国经济往来。(1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