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一下学期第七次周练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当今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联系日益密切,国际交往频繁,国家间竞争激烈,国际关系纷繁复杂,国际形势变幻莫测。据此回答题。

1.近年来,经济上强大起来的日本和西欧,已改变对美国唯命是从的态度。日美经济摩擦加剧,美国与欧盟矛盾突出,美国的指挥棒已不太灵了。这表明

A、和平问题是政治问题,发展问题是经济问题   B、当代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发展

C、当前国际范围内的阶级斗争仍很严峻         D、应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2.欧美在原则问题上基本能协调一致,特别是“9·11”事件后,大西洋两岸再次表现出最高利益的一致性和战略上的合作,双方及时调整了关系。这表明

A、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B、国家力量是国家关系的决定因素

C、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D、经济利益是最根本的利益

3.欧美双方在战略协调、国际事务和经贸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上发生分歧,有时甚至是严重对立。欧美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在于

A、维护欧美双方的共同利益                 B、希望世界保持和平与发展的局面

C、维护双方各自的利益                      D、建立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2003年8月份第一轮北京六方会谈结束以来,中国继续进行外交斡旋,推动第二、三轮六方会谈于2004年2月和6月在北京成功举行。为缓和朝鲜半岛紧张局势,解决朝鲜核问题做出了贡献。据此回答题。

1.该会谈成功推进实质讨论,各方表示致力朝鲜半岛无核化。这表明

A、国际关系是变化不定的          B、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趋势逐步加强

C、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     D、维护国家根本利益是各国进行外交活动的最终目的

2.中国积极推进六方会谈,一贯主张保持朝鲜半岛无核化,维护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从经济意义上看,这有利于

①我国开拓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  ②扩大对外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③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④推动中国与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进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本次会谈中国不仅是主办国和参与者,还是“推动者”和“调停者”,为会谈做出了“非同寻常”的贡献。中国积极推动以外交手段解决朝核问题,表明我国的外交政策是

支持和拥护社会主义,反对和排挤资本主义  ②维护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利益  

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⑤以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基本目标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    D、④⑤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2004年3月11日,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市中心多处发生连环爆炸,造成至少186人死亡,1000多人受伤。联合国、欧盟议会等国际组织以及中、法、英、意、德、美等国纷纷发表声明,对马德里恐怖爆炸事件予以强烈谴责。这次事件再次提醒世人,国际社会必须协调一致,才能彻底打击恐怖主义。据此回答题。

1.马德里恐怖爆炸事件发生后,国际社会对此纷纷谴责。这表明

A、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B、恐怖主义行径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  

C、反对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 

D、打击恐怖主义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

2.这次事件警示人们:打击恐怖主义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实际上,在2003年的反恐斗争中,各国之间的合作得到加强。各国之间能够加强合作的原因是

A、各国的利益和力量是不相同的                

B、各国都负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职责

C、国际恐怖主义是阻碍和平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D、各国在反恐问题上有相同的利益要求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全世界有13亿人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日平均生活消费不足1美元。发达国家拥有全球生产总值的86%和出口市场份额的82%,发展中国家仅分别有16%—18%。据此回答题。

1.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障碍在于

A、某些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第三世界国家经济政治落后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剧了国际竞争    D、联合国对各国经济发展的指导不够

2.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凭借其在政治、经济上的优势地位,人为地使世界市场上商品的价值背离商品的国际价值。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在于

A、搞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B、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C、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3.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剥削主要是通过_____进行的

A、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公司                    B、不等价交换

C、给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以缓解其经济困难    D、吸收发展中国家的人才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2004年2月2日,正在加蓬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加蓬国民议会发表题为《巩固中非传统友谊,深化中非全面合作》的重要讲演,全面阐述了中国发展和加强同非洲友好关系的政策主张。据此回答题。

1.胡锦涛主席指出,在新形势下,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扬中非友好合作的传统,从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加强同非洲各国的全方位合作,并不断开辟新途径,充实新内容。我国同非洲合作的原因是

A、合作已成为世界的潮流   

B、当前的国际形势由紧张趋向缓和   

C、合作符合中国人民和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利益   

D、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多的大洲

2.胡锦涛主席指出,中国愿同非洲加强磋商和协调,维护联合国权威,推动安理会改革,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安理会中的代表性。之所以要维护联合国的权威,是因为

A、联合国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间最大的国际组织 

B、联合国是由各成员国组成的最高权力机关

C、联合国对各成员国具有强制性作用           

D、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2002年7月9日,非洲联盟宣告正式诞生,取代了39年前为根除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而宣告成立的非洲统一组织,成为非洲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领导机构。其战略重点从政治斗争转移到社会经济建设,开始了联合迎接挑战与共图和平发展的新纪元。据此回答题。

1.非洲联盟的成立说明

①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②国家间相互合作的趋势在加强 

③世界经济——体化趋势不断加强  ④国家间联盟的趋势在加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促进非洲的和平与发展,加强同非洲国家的友好与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主要表明

A、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B、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C、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D、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2004年2月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阿尔及利亚总统举行的欢迎晚宴上,发表了有关我国外交政策方面的重要讲话。根据相关知识,回答题。

1.胡锦涛指出,中国始终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信赖的朋友。我们愿在深厚传统友谊和广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在各领域的友好合作。这是因为

A、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B、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C、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发展 

D、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2.胡锦涛说,长期以来,中国同发展中国家本着平等互利、注重实效、长期合作、共同开发原则,在众多领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巩固和发展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础。这说明

A、发展中国家完全一致地反对霸权主义   

B、在当前的国际竞争中发展中国家都处于落后地位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D、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共同的利益

3.胡锦涛强调,维护和平是实现发展的必要条件,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是创造和平环境的重要途径。国家间的分歧和矛盾,应通过对话与合作而不是对抗或强制手段来解决。由此可知,中国

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在国际关系中切实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③把维护大多数国家的利益作为制定对外政策的依据

④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为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国外政治家概括了新中国的外交经历:20世纪50年代“一边倒”,60年代“两只拳头打人”,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80年代以来无敌国外交。这是不无道理的。从上述我国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可知,我国处理国际关系时主要

A、按照国际条约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B、根据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C、按联合国的决议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D、根据各国一致的原则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2003年10月8日,在第九次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政府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与东盟签署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双边关系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据此回答题。

1.中国与东盟签署 “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体现了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③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④我国行使发展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对外职能

A、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会上签署和发表了《东盟第二协约宣言》,东盟将由较为松散的以进行经济合作为主体的地区联盟,转变为关系更加密切、一体化的区域组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这表明

A、国与国的经济合作逐渐发展为政治合作    B、当代国际市场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东盟成员国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      D、世界多极化趋势正逐步形成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2003年12月7日至10日,温家宝总理首次访问美国,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访问。据此回答题。

1.在谈到中美关系时,温家宝总理指出,尽管有风风雨雨,但是两国关系还是前进的。这主要因为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D、符合两国的国家利益

2.温家宝总理指出:美国应该明确坚持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反对“台独”。因为台湾问题

①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之所在          ②是中美关系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  

③从根本上有利于台湾局势的和平与稳定  ④从根本上解决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形式的区域、次区域合作不断涌现,已逐渐形成了宽领域、多层次、广支点、官民并举的良好态势。中国积极参与了上海合作组织的筹建以及“10+3”的过程,率先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率先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据此回答题。   

1.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形式的合作不断涌现,这表明

A、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B国家力量是国家关系的决定因素

C、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D、经济利益是最根本的利益

2.从上述中国积极主动的举措可以看出

A、中国主张国际政治多极化                     

B、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C、我国主张建立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D、国家利益是制定我国对外政策的依据

 

二、简答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恐怖主义是危害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一大公害,中国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并积极参与国际反恐合作。中国已参加了绝大多数国际反恐公约,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中国主张联合国和安理会应在国际反恐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针对恐怖主义和军事行动应目标明确,避免伤及无辜;一切行动应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及其他公认的国际法准则,这有利于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的长远利益。

(1)我国对恐怖主义的态度主要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些基本点?(4分)

(2)我国赞成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为什么又反对企图绕开联合国而单独行动?(4分)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在2003年10月印尼巴厘岛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全面介绍了我国致力于“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这是我国领导人对党的十六大确定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重要方针的第一次具体阐述,是对近年来我国周边外交实践新的概括和总结,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睦邻外交政策的内涵。

(1)温总理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些基本点?(6分)

(2)我国致力于上述周边外交政策的原因是什么?(4分)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2004年5月17日,第五十七届世界卫生大会总务委员会做出决定,拒绝将所罗门群岛等少数国家提出的“邀请台湾作为观察员参加世界卫生大会”的提案列入大会议程。自1997年以来,台湾当局唆使其所谓“邦交国”每年向世界卫生大会提出涉台提案,但均遭大会拒绝。

(1)台湾当局唆使少数国家向世界卫生大会搞涉台提案的本质是什么?(3分)

(2)涉台提案均遭拒绝说明了什么?(5分)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2004年4月28日,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在上海说,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奉行多边主义,有利于共同应对挑战,符合各方利益,中国愿继续与国际社会一道为加强联合国作用做出不懈努力。

(1)联合国在当代国际社会中起着哪些重大作用?(4分)

(2)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如何?(4分)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材料一:2002年12月12日,由于美国政府当月停止向朝鲜提供重油,朝鲜政府决定解除对核计则,参与解决划的冻结,重新启用了电力生产的核设施。2003年5月10日,朝鲜政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声明同时强调,朝鲜无意开发核武器,其现阶段的核活动仅限于电力生产这样的和平目的。由此朝鲜核问题再度引起包括中国、韩国、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美国总统布什强调美国决不接受朝鲜所采取的行动,但仍愿意通过对话解决朝鲜核问题。

材料二:2003年8月、2004年2月、2004年6月,有关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议先后在北京举行。围绕朝鲜核问题,我国在这一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确保朝鲜半岛无核化,同时也应解决朝鲜提出来的安全关切,途径只有对话与和谈,唯此才能维护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材料三:2004年4月19日至21日,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对中国进行了非正式访问。两党两国领导人就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双方对北京三方会谈和两轮六方会谈取得的积极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一致同意继续坚持通过对话和平解决核问题的立场,继续共同推进六方会谈进程,为朝鲜半岛核问题的最终和平解决做出贡献。

(1)请运用政治学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正确解决朝鲜核问题。(4分)

(2)我国在朝鲜核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怎样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的?(4分)

(3)六方朝鲜核问题会谈是由中国倡导并推动的,中国为什么要这样做?(4分)

(4)三次会议的成功举行说明了什么?有何意义?(4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