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九寨沟自然风光 ②第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 ③古代四大发明 ④清明祭祖 ⑤受保护的千年古树 ⑥园林雕塑 A、①③④⑤ B、③④⑥ C、①②③ D、①②⑤⑥
|
2. 难度:中等 | |
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东方美人”是台湾苗粟出产的一种名茶,它由当地客家人种植,是被小绿叶蝉咬过的乌龙茶叶。很久以前,英国女王偶然品尝到此茶,将悬在茶杯里的茶叶赞叹为“正在跳舞的东方美女”,茶名由此而得,这种茶的曼妙之处还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过冰滴壶,一滴滴冰水滤过茶叶,茶汤香气馥郁,色若琥珀。这表明( ) A、文化对社会有重要影响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C、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
3. 难度:中等 | |
如今,手机已是更新换代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手机支付、办公、游戏、社交、网络浏览等已 经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文化现象。这体现了( ) ①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 ②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③文化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④手机是现代青年人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4. 难度:中等 | |
某著名大学校长认为,一所大学所能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心灵。精神家园里没有了心灵,人就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真正的情感和责任。这是因为( ) A、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
5. 难度:中等 | |
某中学1班同学小孙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次荣获“文体之星”、“优秀干部”等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交口称赞。小孙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感,自信心越来越强,学业成绩也越来越好。小孙成长经历印证了( ) ①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②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④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6. 难度:中等 | |
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关注,由网友发起的“光盘行动”引发了公众的热烈响应。大家纷纷加入这一行动,争做节约达人,拒绝“舌尖上的浪费”。由此可见( ) ①媒体应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自觉抵制反映社会消极面的文化产品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④文化产品能够给人们以正义的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7. 难度:中等 | |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但当时“百家争鸣”,群星灿烂,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孙子兵法》至今仍为兵家经典,甚至被应用于当代企业管理。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C.文化对社会生产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D.文化高于经济
|
8. 难度:中等 | |
2013年12月4日,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增加有关算盘的学习要求。对珠算文化进行申遗、传承和保护,是因为( )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9. 难度:中等 | |
首获普利兹克建筑的中国建筑师王澎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很深厚,作为一个当地的建筑师,看到到处都在拆老建筑,我必须作出反应,以艺术的方式让它们重生。”他的这一观点启示我们( ) ①文化继承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②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④文化创新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 难度:中等 | |
2014年是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速度进一步加快,民族危机愈益深重,同时也促使中华民族思想日益觉醒,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和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迅速高涨。这表明( ) A、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实践发展和民族文化繁荣 B、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推动社会发展 C、社会制度的变迁能够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和前进动力
|
11. 难度:中等 | |
婺剧是我国最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以金华为中心,流传于浙江金华、衢州、丽水和江西一带。婺剧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华婺剧”,金华有些中小学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这表明( ) A、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 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 C、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D、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
|
12. 难度:中等 | |
“没有底蕴的开放是瓦解,没有原则的包容是妥协,没有扬弃的继承是退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和创新文化的过程中 ( ) ①学习外来文化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的根基 ②借鉴、融合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不断消除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差异和文化竞争 ④对待传统文化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13. 难度:中等 | |
奥黛( Ao Dai)是越南传统民族服饰,类似中国旗袍的式样,但又表现越南人自己的民族特色,通常以丝绸类布料制作,分长衫和长裤两部分,长衫一般开叉到腰部,并受到欧美文化的影响。有越南专家评价说,这是“由进口中国旗袍而得到的灵感”。由此可见( ) 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④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4. 难度:中等 | |
全国政协委员梁晓声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转向非虚构写作,从社会小切口观察、思考转型社会的生态。他说:“作家应该手握两支笔,一方面写文学作品,一方面对社会发言”。这说明( ) ①文学创作要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③文学创作要增强社会责任感 ④非虚构作品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15. 难度:中等 | |
2013年10月,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中,15位顶尖高手在激烈的比拼中不仅展示了中华汉字的无穷魅力,而且书写了传统文化的文明传递,让人受益良多。书写汉字可以( ) ①领略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感受中华文化地域特色和融合趋势 ④铸造起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
16. 难度:中等 | |
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体现了文化( ) ①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源于实践,引导实践的发展 ③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④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 难度:中等 | |
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这一古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 ) A、团结统一精神 B、爱好和平精神 C、勤劳勇敢精神 D、自强不息精神
|
18. 难度:中等 | |
《北京味道》是北京电视台的大型人文美食纪录片,它记录了这座城市有关唇齿之间、味蕾之中的情缘与记忆。北京味道兼有宫廷御膳的皇家贵气和历久弥新的胡同味儿,既有融贯古今中西的饕餮大餐,也有一道道妈妈的拿手菜。这主要体现了北京饮食文化( ) A、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具有包容性 C、具有相对稳定性 D、具有独特性
|
19. 难度:中等 | |
《复兴之路》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激发了新时代下爱国主义的共鸣。材料体现出新时代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社会主义 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C、维护国家尊严,展现民族风采 D、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
|
20. 难度:中等 | |
《星球大战》是美国著名经典电影。芬兰Rovio公司把这部电影的精华融合到热门游戏《愤怒的小鸟》中,制作了《愤怒的小鸟:星球大战》游戏,获得巨大成功。这表明( )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是博采众长 ②要正确处理好流行文化与经典文化的关系 ③博采众长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要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21. 难度:中等 | |
2013年全国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指出,我国文化演出市场存在追求豪华演出效果、高票价盛行等现象,这让普通民众难以享受到文化惠民的成果。 这说明( ) ①文化演出市场需要加强引导 ②文化演出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文化演出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 ④文化演出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2. 难度:中等 |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描绘了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美好蓝图,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 ①社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②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③精神文明建设的的根本任务 ④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23. 难度:中等 | |
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使世界进入“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由此也出现了一些网络大V谣翻网络的现象。净化网络环境,不仅需要政府监管,更需要网民的积极参与,做网络中的智者。“谣翻网络”现象折射出( ) ①公众对网络信息的辨别眼力有待提高 ②公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理应得到满足 ③远离网络拒绝谣言是当务之急 ④对网络文化环境整治要长抓不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24. 难度:中等 | |
某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就《文化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综合探究。某组同学撰写论文的主要参考文献有:《社会制度与文化发展》、《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论文化在我国国际影响力中的作用问题》、《传统文化现状研究》。据此推断,该组的研究主题最有可能是( ) A、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要性 B、大力发展人民大众文化的路径 C、公民科学文化素养的东西方比较 D、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反思
|
25. 难度:中等 | |
2014年3月,某市第五届精神文明建设“草根奖”开始评选。“草根奖”坚持“民间设奖、群众评奖、奖励百姓”的做法,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力推动了当地的和谐社会建设。这一做法启示我们( ) ①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心骨”作用 ②要重视优秀文化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③应该把发展群众喜闯乐见的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来抓 ④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利于构建和谐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
26.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历览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然而,当今“舌尖上的浪费”令人触目惊心。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厉行节约、杜绝铺张浪费已经刻不容缓。 材料二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有代表递交提案,建议将“勤俭节约”纳入基本国策,坚持不懈地开展“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不断提升公民的节约意识,使之成为公民基本的道德准则,自觉提高道德素质。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树立勤俭节约意识的原因。( 12分)
|
27.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春节等中华民族重大节日燃放烟花爆竹,是国人的传统习俗,然而,燃放烟花对环境的污染也不可忽视。对于重大节日是否取消燃放烟花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观点一认为:不能取消,燃放烟花是重要的民族习俗,是对传统春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观点二认为:应该取消,燃放烟花会导致空气质量污染和资源浪费。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春节等中华民族重大节日是否应取消燃放烟花爆竹。( 可以任选一种观点分析) ( 12分)
|
28.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某网站开设的“学习论坛”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论坛中的一些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请你参与探究。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结合材料,从文化创新角度说明应如何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3分)
|
29.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梦想。”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国梦”的深刻解析。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地奋起抗争,我们也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这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所以要实现国富民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4分) ( 2)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阐明,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9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