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假定2012年甲国W商品的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240元,出口到乙国,用乙国货币表示为600元。2013年甲国生产W商品的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0%,,且甲国通货膨胀率为25%。若2013年甲乙两国的汇率不变,不考虑其他因素,则W商品用乙国货币表示为: A. 500元 B. 600元 C. 625元 D. 700元
|
2. 难度:中等 | |
“挤进效应”最早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迈克尔•帕金在其所著的《经济学》一书中提出来的。所谓“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下列将会产生“挤进效应”的举措有 ①国家增发国债,加大财政补贴 ②降低税率,提高征税起征点 ③国家增发纸币,加快货币流通 ④降低利率,降低居民储蓄率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 难度:中等 | |
歼-15舰载机研发项目总负责人罗阳,秉持航空报国的志向,兢兢业业,攻坚克难,长年超负荷工作,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了多个航空科技重点项目的研制,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这说明 ①人的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②人生价值的实现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的指引 ③价值观对人生道路和人生选择起促进作用 ④投身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 难度:中等 | |
城市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伤害和巨大损失,严重影响城市生产生活秩序。2012年10月,某地出台了维护城市安全的相关措施,并进行公示以征求群众意见。作为公民,你认为下列参与方式恰当的有 ①投票表达自己对维护城市安全的相关措施的态度,行使表决权 ②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③对城市安全措施中不完善、不合理之处提出批评、建议,行使监督权 ④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措施的完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5. 难度:中等 | |
过去10年,中国网民人数增长了l0倍,微博井喷式发展,大大拓展了国人的言说空间。如今,更多的民众认识到,丰富的表达渠道不过是“麦克风”,要想发出“好声音”,还要练就“好嗓子”,即理性的心态,这才能让网络形成静水深流的力量。要想在政治生活中练就“好嗓子”,发出“好声音”,必须 ①增强公民意识,参与民主管理 ②积极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③创造多种条件,充分表达意愿 ④遵守法律规则,有序政治参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 难度:中等 | |
漫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对政府机构改革的启示是 ①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②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 ③强化公共权力,增强管理职能 ④推进服务型高效政府的建设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
7. 难度:中等 | |
近几年以来,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显示了政府根治网络低俗之风的决心。在这场净化网络环境的斗争中,政府的威望和公信力得到人民的认同。此举表明我国政府的权威体现在 ①讲信誉,有令必行,有禁则止 ②依法执政,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③行使文化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④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8. 难度:中等 | |
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晒”出了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规定行使权力的条件、承办岗位、办理时限、监督制约环节以及廉政风险防控等级等,方便群众“按图索骥”给予监督。这一做法的积极影响是
|
9. 难度:中等 | |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价值观念。得益于文化的多样性,人们不断开阔视野、相互借鉴,比如中国“和”的思想,到今天仍对各国处理国际关系具有现实的启发意义。这表明 A.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B.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文明进步有促进作用 C.传统文化是人类知识、灵感和创作的来源 D.世界各国人民都应从中华文化中获得启迪
|
10. 难度:中等 | |
(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在谷歌公司因不满中国的网络审查退出中国的事件中,美国政府对中国网络自由的无端指责,使中国人领教了美国的网络霸权主义。如果我们不具备自有的“云计算”实力,那么绝大多数企业和个人为了满足应用需要将别无选择地通过美国公司的“云计算”中心存储和处理各类数据。同时,国家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也将越来越受制于国际IT巨头制定的信息化标准和规则。有关专家和媒体呼吁要维护我国的网络安全。 材料二: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舍生取义”、“自强不息”、“以和为贵”、“和绥四方、礼通天下”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⑴请运用《政治生活》中“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完成问题:我国应通过哪些途径维护国家网络安全?(12分)
⑵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 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12分)
|
11. 难度:中等 | |
(15分)伴随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某中学高三(2)班的同学以“网络与生活”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走访、上网、咨询、查阅等途径获得如下信息: 信息一 网络民主逐渐成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鲜符号。许多同学都认为网络民主做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种的话(好话、坏话、正确的、错误的)都能说,各种意见(赞成的、批评的、反对的)都能发表,不担心戴帽子、打棍子、抓辫子,不担心“秋后算帐”,不同意见能争个你死我活的,不需要统一思想、统一口径。 (1)据此,有同学认为“真理会在不明真相的网民热议中走失”。请你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这种观点。(8分) 信息二 “晒黑族”是热衷于揭“黑”的特殊网民,他们将政府、社会上不平事在网上进行披露,以警示他人。“晒黑族”所晒之“黑”的范围下至关系民生的吃穿住用行,上至政府官员的权利泛滥,就像他们的口号所说的那样:“只有不想晒的,没有不敢晒的。” (2)结合政治生活的知识,请你对网络“晒黑族”如何理性“晒黑”提出建议。(7分)
|
12. 难度:中等 | |
(25分)某班同学以“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甲组同学从网上查找资料,发现许多国家经济发展都经历着这样一个过程(见图10),同时获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技术进步、和居民环境质量需求升级等是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他们认为,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推动环境污染的“拐点”尽快到来。
(1)上图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说明降低环境污染的因素是如何对“拐点”尽快到来起促进作用的。(12分) 乙组同学认为,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仍不完善,推动环境污染的“拐点”尽快到来,应该加强环境法治建设,早日达成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 (2)从依法治国的角度,说明如何加强环境法治建设。(7分) 丙组同学认为,尽管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环境污染的“拐点”不会自然到来,需各方齐心协力,共同治理污染。倡议同学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关注绿色未来;从自己做起,自觉树立绿色消费观,共建共享低碳新生活。 (3)结合材料,运用意识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治理环境污染,建设美丽中国。(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