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山西省朔州市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明代医药家李时珍”是

A. 主谓短语    B. 联合短语    C. 偏正短语    D. 同位短语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他这会还足球场上,怎么办呢?(动词)

B. 你应该那边走的,否则就错了。(介词)

C. 通过这件事,我懂事多了。(动词)

D. 新建成的金丰大厦旁边那栋楼高多了。(介词)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问他一件事”中的“一件事”是

A. 近宾语    B. 定语    C. 远宾语    D. 补语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这条鱼,往少里说,也有二斤”中的“往少里说”是

A. 宾语    B. 同位语    C. 复说语    D. 插说语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应该一起抓      我很愿意大家讲一讲这件事情的经过。

B. 这座房子南                      他北跑掉了。

C. 学校里                        你是没看见吧,他不那里吗?

D. 运动会上,他了百米冠军          他的字写很漂亮。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词中都是兼类词的两组是

A. 导演   领导   标准   认为   床    B. 讨厌   突出   便宜   困难   漆

C. 策略   必须   决定   回答   画    D. 内行   工作   秘密   壮大   眼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教育局打电话通知办公室派人下午到局里开会”是

A. 连动句    B. 兼语句    C. 连动兼兼语句    D. 紧缩复句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两个词组分别是动宾结构、动补结构的是

A. 有人、吃饭    B. 进城、很新鲜    C. 说清楚、拿了去    D. 洗衣服、洗干净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与其他三个句式不同的是

A. 唱一个歌给我听    B. 炒一个菜给我吃

C. 倒一杯茶给我喝    D. 拿一支笔给我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成语归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请君入瓮    有目共睹    指鹿为马    引狼入室   惹火烧身

B. 望而生畏    凿壁偷光    登堂入室    缘木求鱼   抛砖引玉

C. 愚公移山    郑人买履    两小无猜    壮志凌云   茅塞顿开

D. 后起之秀    孜孜不倦    瞠目而视    一见钟情   明知故犯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的划线部分全部属于补语的一项是

①他写了三篇               ②他唱了三遍

③他休息了三天             ④他浪费了三天

⑤他买了二米               ⑥线长二米

⑦工作了半夜               ⑧工作到半夜才下班

⑨新书买了两次             ⑩新书买了五本

A. ①③⑤⑦⑨    B. ②④⑥⑧⑩    C. ①④⑤⑧⑩    D. ②③⑥⑦⑨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选出全是偏正短语的一组

A. 报纸杂志    多么自豪    他们的朋友      保持安静

B. 我的祖国    非常疲乏    皎洁的月光      破格提拔

C. 雄伟壮丽    果子成熟    美丽的风景      表达清楚

D. 打量一番    紧张不安    悠扬的笛声      刻苦钻研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 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B. 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 东欧国家看不上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

D. 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艳影    彳亍   冷漠    凄婉    B. 颓杞    寂寥   彷徨    迷惘

C. 凄清    惆怅   榆荫    浮澡    D. 船蒿    沉淀   峥嵘    笙箫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对《沁园春·长沙》中的诗句及词语的解说,不确切的一项是

A.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一落笔,诗人便将自己置于长天秋水的大背景之中,当然也将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意境中。“独立”“湘江”“橘子洲”三词,点明了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素,属于写实兼写虚手法。

B. “看”这一动作,其对象包括“万山”“层林”“漫江”“百舸”——这是近观和远眺;还包括长天的鹰、水底的鱼——这是仰视和俯瞰。“红遍”“尽染”“碧透”,则展示出物象的广度、深度和透明度。

C. “万类霜天竞自由。”这不仅是对上述各物象的总结,也是将物象提升为意象的一个概括。“万类”中,无论是静态物,还是动态物,诗人均赋予它们灵性,一个“竞自由”,便使“万类”鲜活起来。

D.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百侣”们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一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的各路军阀看得如同粪土一般。万户侯——本为汉朝设置的一种高级爵位,此处指代大军阀、大官僚。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辞,往见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我飞亡。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鹄,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欲赴他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楚王曰:“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厚赐之,财倍鹄在也。 

(《史记·滑稽列传》)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空笼,造诈成辞    揭:揭开    B. 我飞亡          去:前往

C. 痛吾两主使不通        使:让    D. 叩头受大王      罪:惩罚

2.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 ①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                      ②齐王使臣来献鹄

B. ①是不而欺吾王也                          ②齐王有士若此哉

C. ①去我飞                                  ②欲赴他国奔

D. ①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令士自伤杀也        ②痛吾两主使不通。来服过

3.对下面加点词活用的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 飞其鹄(名词活用作动词)    B. 成辞(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C. 出而之(使动用法)    D. 鹄在也(名词活用作动词)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读下面文段,翻译画线句子。

孟子曰:“仁者如射,发而不中,反求诸身。”吾尝学射矣,始也心志于中,目存乎鹄(鹄:箭靶的中心)手往从之,十发而九失,其一中者,幸也。有善射者,教吾反求诸身,手持权衡(权衡:枢要,关键),足蹈规矩,四肢百体,皆有法焉,一法不修,一病随之。病尽而法完则心不期中目不存鹄十发十中矣

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

(1)病尽而法完则心不期中目不存鹄十发十中矣。

(2)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四、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①亲小人,远贤臣,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为政》)

③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 (韩愈《杂说(四)》)

④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⑤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______________,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徐志摩《再别康桥》)

⑦曾记否,到中流击水,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知耻则有所不为

耻感文化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它萌芽于早期国家形成的尧舜禹时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对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耻感文化,立足于人的个性修养,延展到整个社会的道德评价机制,具体表现为向内和向外两个层面。从向内的方向看,首先,它强调个人的修身,要求内省、慎独、反求诸己,通过正己而达到正人的目的,这一点构成了耻感文化的核心内容。其次它激发人的奋斗精神,“行已有耻”,它使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道德实践而积极进取,不屈不挠,形成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孔子有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在这天下三德中,知耻居于最深层次,它对好学、力行乃至其他种种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倡导“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修养方法。由孔孟所倡导的人生理想和实践,为中国历代志士仁人所认同,成为他们立身行事的楷模,造成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刚正之气,形成一种刚直不阿、特立卓行、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再次它崇尚操守,褒扬气节。由于耻感文化能使人从内心控制自己的行为,因而形成中国古代崇尚操守、不媚时俗的道德品格,其具体内涵就是指廉洁正直、守志不辱的人生品行,最终则是在这种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气节观。

从向外的方向看,耻感文化对人的一个基本行为要求就是改过迁善,见贤思齐。这是建立于耻感文化基础上的内省机制的外化,“知耻则有所不为”,进一步做到改过迁善、见贤思齐,最终而达到“至善”的崇高境地。其次是建立于耻感文化基础上的社会道德评价机制。特定社会中的道德规范是耻感发生的外在依据,因而“以何为耻”是个具有鲜明时代性的问题,它与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有着密切联系。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凡是缺乏道德、丧失廉耻之人都会遭到全社会的谴责,无德、无耻之徒都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耻感文化的生理基础在于人的物质个体对外界的反映和反应;它的心理基础在于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它的社会基础在于人们对社会行为规范所达成的共识。中国之所以特别强调礼、义、廉、耻,是由于古人早已认识到人的内省和自律对控制人的行为有着巨大的作用,因而才有“知耻而勇”“知耻则有所不为”的论断;也认识到无耻之徒为一已私利而不惜、不怕损害社会的利益,因而也违背了人们共同认可的社会公德和普遍的行为规范。所以,必须发掘人的羞耻之心,从根本上使人达到道德上的完善,这在今天尤其值得大力继承和弘扬。 

(选自《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传统的耻感文化包括人的个性修养和整个社会的道德评价机制,具体表现为向内和向外两个层面。

B. 以强调个人的修身为核心内容的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对数千年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 耻感文化能激发人的奋斗精神,使人为实现人生理想和道德实践而积极进取,形成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

D. 孔子所提出的好学、力行、知耻被称为天下三德,其中知耻很重要,它对好学和力行起着决定作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耻感文化起源于尧舜禹时期,是优秀的文化传统,它要求个人要内省、慎独、反求诸己,通过正己来正人。

B. 中国古代之所以能形成崇尚操守、不媚时俗的道德品格,是因为耻感文化能使人从内心控制自己的行为。

C. 违背了共同认可的社会公德和普遍的行为规范的人,都会遭到全社会的谴责,并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D. 耻感文化既强调个人修身,又崇尚操守,褒扬气节,在对耻感文化追求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气节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知耻而勇”“知耻则有所不为”的论断的得出,源于古人早已认识到人的内省和自律对控制人的行为有着巨大的作用。

B. 由孔孟所倡导的人生理想和实践,为中国历代志士仁人所认同,是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向内核心内容层面的展示。

C. 改过迁善、见贤思齐的行为要求,以及整个社会公认的道德评价机制,是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外向层面的展示。

D. 《世说新语》中周处除三害的故事说明耻感文化对中国人的行为有着巨大的作用,有助于人道德上的完善。

 

六、选择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俗语换成括号中意义相当的四字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一介书生,而且无家室之累,打开天窗说亮话,又有何妨?(直言不讳)

B. “豪强”与“官家”,历来是一个鼻孔出气,狼狈为奸。(沆瀣一气)

C. 他们厂的李三有意接近领导,处处给领导吹喇叭抬轿子。(装模作样)

D. 况且列强虎视眈眈,吃着碗里瞧着锅里,正是蚕食鲸吞的是时刻。(得陇望蜀)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①近日,央视二套“经济半小时”节目组通过对全国多个城市的楼市调查,限购令对楼市销量的影响已经有所显现,但对高高在上的房价却还一时难以产生实质性的作用。

②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生活用品以及床上用品都应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③莫言的作品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建构了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④女性学者被称为“美女学者”,我还听过“美女主持”“美女政治家”的说法,估计没被我漏举的还有不少。

⑤当前某些引起轰动的影视作品,也许在两年后,甚至五年以后就会被人遗忘得一干二净。

⑥马年“春晚”节目中,由开心麻花团队精心打造的喜剧小品《扶不扶》,以生活气息浓郁、喜剧效果明显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喜爱是毋庸置疑的。

⑦自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3月21日定为“世界诗歌日”以来,为世界各地人们举办诗歌活动提供了一个契机,推动了诗歌运动的发展。

⑧我国根据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同其他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

A. 一句正确,其余错误    B. 两句正确,其余错误

C. 三句正确,其余错误    D. 都错误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                                           。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①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

②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③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

④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

⑤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

⑥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

A. ②③⑥④⑤①

B. ⑤②③⑥④①

C. ⑤①②⑥③④

D. ②④⑥③①⑤

 

七、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18年9月19日,在永州开往深圳北的高铁上,女子周某强行坐到了不属于自己的靠窗座位,当列车工作人员协调时,却遭到了女子的“强词夺理”,霸占座位不肯让座;2018年8月21日,在济南开往北京的高铁上,男子孙某一直霸占一女乘客的座位,并拒绝与乘务人员的沟通,称“无法起身,不能归还座位”。

战国时期,齐国贵族田忌与齐王经常赛马。规则是将各自的马分为上、中、下三等,按等次进行比赛,田忌输多赢少。孙膑告诉他,以己之下等对阵彼之上等,以己之中等对阵彼之下等,以己之上等对阵彼之中等,最终三局两胜,田忌赢。

要求:对上述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自选角度,以“田忌赛马与高铁霸座之我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