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北省安陆市2019届高三8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以“工匠精神”锻造文学语言

文学界存在一种误解,认为文学创作就是虚构故事,把故事编得好看就行,似乎越来越少有人提及文学语言;兼之网络化、娱乐化用语的大量运用,使得文学语言渐有粗鄙化、简单化和平庸化之嫌。对叙事文学而言,构思故事当然是必需,但故事是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语言才是文学的全部肌体,是文学的活的灵魂。

文学之美首先体现为语言之美。一个成熟的作家,首先应该是一个语言使用的方家。作家贾平凹每天练笔,三五个句子,随想随写。其实文学语言就是这么积淀来的。语言积淀另一个重要途径是阅读文学经典。对于有志于文学的人来说,读文学经典,关键在于品出语言的味道、语言的魅力、语言的美感。古往今来的经典文学作品,往往一开头就能见出作家语言的功力和语言风格的取向。

譬如鲁迅的《故乡》,开头一段写景,即用了大量具有拟人化特征的词组:深冬、阴晦、冷风、呜呜作响、篷隙、苍黄、荒村、活气、悲凉。这寂静的荒村,马上就活起来了。鲁迅的语言体系,是对绍兴官话和现代白话的融会与改造,虽已属纯然的现代白话,但这白话,并非一般的俗语和口语,而是经过高度修饰、提炼和改造了的文学语言。鲁迅对现代白话进行了文学的改造,并形成了自己风格鲜明的语言范式。

与之相异,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长于情景跳跃式和时空交错式的语言。《百年孤独》的开篇就为我们呈现了这样一种荒诞式的情境:“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马尔克斯将过去、现在和未来发生的事在一句话中呈现,以这种荒诞叙事为开端,奠定了《百年孤独》的文学基调。此种突兀的文学语言,在《百年孤独》中比比皆是。

文学大师就像建筑巨匠,一定对语言有一种如琢如磨的“工匠精神”。反观我们的语言态度,一个越发明显的事实是,我们的文学语言乃至生活语言,似乎正变得越来越贫乏、干瘪,汉语本身的简洁之美、音律之美和灵动之美,已然十分难得。比如表示“看”这个动作的词汇,今天的文学作品中,一般只有三五种,而在古代汉语中,则有数十种之多,诸如睨、瞟、瞄、眨、瞪、眺、睬、瞥、盯、睹、瞭、眦、瞋、眴、睇、觑等等,且不同词汇皆有微妙的动作差异,生动形象,姿态万千。

那么,如何让文学语言变得鲜活、灵动、丰富呢?文学语言不应丢弃汉语的深厚传统,要善于从现代书面语、地域方言、古代汉语、日用口语等多种语言形态中汲取鲜活丰富的活性元素,熔铸为自成一体的特色文学语言。贾平凹的小说语言,多游走于现代白话、关中话、陕南商州话和古语之间,于《红楼梦》语言借鉴尤多,又汲取了张爱玲的小说语言,近则与沈从文、孙犁相衔接,再加上他的勤奋练笔,于是锻造出了贾氏独特的文学语言。

优秀的文学语言,一定是在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语言基础上的融会贯通和自我创造,需要一种几十年如一日地平凡劳作的“工匠精神”。语言上没有这样的硬功夫,文学精品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08月04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网络化、娱乐化用语的大量运用,使文学语言逐步有了粗鄙化、简单化和平庸化的倾向。

B. 叙事文学必须构思故事,而故事通过语言传达,作为文学肌体的语言,才是叙事文学的重心。

C. 文学作品《故乡》《百年孤独》的经典开头,显示出两位作家语言功力的高超和语言风格的取向。

D. 优秀的文学语言,必定是在对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语言融会贯通基础上的自我创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把文学创作不重视锻造文学语言作为立论前提,进而明确了语言对于文学的重要意义。

B. 文章把文学大师与建筑巨匠进行类比,援引古今中外实例,充分论证了一个成熟的作家是语言使用方家的观点。

C. 文学语言要从多种语言形态中汲取鲜活丰富的活性元素,熔铸并自成一体,贾平凹独特的文学语言是最好的明证。

D. 对于锻造文学语言,文章先提出问题,接着具体分析,最后明确解决的办法,层次分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能够阅读文学经典,品出语言的味道、魅力和美感,再经常练笔,语言积淀就有了可能。

B. 如果不经过高度修饰、提炼和改造,鲁迅作品的文学语言就很难形成自我鲜明的风格。

C. 如果有了对语言如琢如磨的“工匠精神”,我们的文学语言也会由贫乏、干瘪变得丰富、鲜活。

D. 只要文学把故事编得好看,而且还有语言上的硬功夫,这样文学精品就不会是空中楼阁。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各题。

材料一: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调研、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2015年,图书出版业取得了诸多重要突破、政府部门出台的多项政策、举措更加有力;图书出版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发展潜力持续显现。曾一度遭到电子商务冲击的实体书店,近一年来,伴随全民阅读的推广开始逆袭。全国各地新建或改造了一批大型书城,这些大型书城注重“体验”和“服务”,引入亲子阅读、创意生活、数字体验、咖啡餐饮等多元业态,逐步向文化购物中心转型,赋予了实体书店新的生命力。

2015年,“互联网+”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及其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是新时代下出版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2014年出台的《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出版社积极打造自身的数字出版平台,纷纷成立数字出版部门,专门负责数字出版相关工作。诸多新改变和新方法让出版与市场的距离更近,如众筹出版、微店卖书及微博、微信营销,改变后的赢利模式也让出版的效率变得更高。

(摘编自陈敏利《图书出版业品牌报告(2016)》)

材料二:

(摘自杨伟《2015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发展》)

材料三: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图书出版可以实现内容的快速传播,并且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如电子图书的开发,网上书店的建立,这些新的形式扩大了图书出版的影响范围。图书出版业的信息获取方式也会发生改变,面对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对信息的筛选、分类和加工处理会成为图书出版业新的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出版的目的是要获得利润,但是在互联网条件下,许多图书资源可以免费获得,因为互联网改变了传统出版业的营销模式,图书出版业需要从其他方面获得利润的增长。图书具有的版权是图书出版业实现利润的基础,在图书版权原有的营销模式中,版权价值仅局限于版权的转让。而在互联网条件下,版权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文字,版权可以扩大到视频、游戏等多个不同的领域,可以间接产生更多的利润。互联网还能够成为图书传播的平台,让图书在传播过程中实现增值,比如在互联网传播中可以加载商业广告,产生巨大的效益。

(摘编自顾丽萍《试析“互联网+”时代的图书出版》)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5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主要有实体店和网店两大渠道,其中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达到344亿元,网店渠道达到280亿元。

B. 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2014年实现了3.94%的年度增长率,2015年市场码洋规模继续保持增长,年度增长率达到0.29%。

C. 2010年~2015年,网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可见,目前国内图书零售市场当中,网络销售是图书出版业赢利的重要方式。

D. 实体书店在经历了2010~2015年“增速下降—负增长—销售回暖”的过程之后,其市场码洋规模与年度增长率也将趋于平稳。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图书出版产业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政策支持,“十二五”期间诸多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及时出台,为实体书店和网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B. 全国各地新建或改造的大型书城正逐步向文化购物中心转型,这表明实体书店向多元化的经营方式转变,其业态已经成为一种主流。

C. 各类出版社为加快产业升级,纷纷借助已有的数字出版部门,实现网络技术和图书出版的融合发展,这拉近了出版业与市场的距离。

D.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图书的销售、图书版权产生的间接利润、图书作为传播平台产生的广告效益等都会给图书出版业带来新的增值。

3.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哪些转变?请简要概括说明。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振基,字肖冈,潼关卫人。万历二十九年进士。莘县知县,调繁安丘。三十六年四月,以治行征,与李成名等十七人当授给事中,先除礼部主事。四十年十月命始下,振基得户科。时吏部推举大僚,每患乏才,振基力请起废。

韩敬受业宣城汤宾尹。宾尹分校会试,敬卷为他考官所弃。宾尹搜得之,强总裁侍郎萧云举、王图录为第一。榜发,士论大哗。知贡举侍郎吴道南欲奏之,以云举、图资深,嫌挤排前辈,隐不发。事三年,会进士邹之麟分校顺天乡试,所取童学贤有私,于是御史孙居相并宾尹事发之。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振基谓议者庇之,再论劾。帝乃下廷臣更议。

初,宾尹尝夺生员施天德妻为妾,不从,投缳死。诸生冯应祥、芮永缙辈讼于官,为建祠,宾尹耻之。后永缙又发诸生梅振祚宣祚朋淫状。御史熊廷弼素交欢宾尹,判牒言此施、汤故智,欲藉雪宾尹前耻,杖杀永缙。时南北台谏议论方嚣,各自所左右。孙振基等上疏持勘议甚力。而给事中官应震、张笃敬、元诗教等驳之,疏凡数十上。振基及诸给事御史复极言廷弼当勘,斥应震等党庇,自是党廷弼者颇屈。帝竟纳玮言,令廷弼解职。其党大恨。吏部尚书赵焕者,惟诗教言是听,乃以年例出振基于外

振基劲直敢言。居谏垣仅半岁,数有建白。既去,科场议犹未定,策复上疏极论。而宾尹党必欲十七人并罪,以宽敬。孙慎行代正春,复集廷臣议。仍坐敬关节,而为十七人昭雪。宾尹、敬有奥援,外廷又多助之,故议久不决。凡与敬为难者,朝无一人。振基寻以忧去,卒于家。

(选自《明史 孙振基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

B. 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

C. 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

D. 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除,文中是任命、授官的意思,跟“拜”“召”“陟”都同义。

B. 吏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C.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的科举考试,考中的人称举人。

D. 疏,文中指古代臣子像皇帝你陈述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也称“奏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孙振基勤于治政。他在安丘任职时,尽管当时的安丘政务很繁重,但他还是以优异的政绩被皇上征召,授予了给事中的官职。

B. 孙振基爱惜人才。吏部推举大官,总是忧虑朝廷内外没有优秀人才,孙振基于是极力请求重新启用被贬黜的官员。

C. 孙振基有正义感,汤宾尹任会试考官时徇私舞弊,强迫王图等你录取韩敬为第一,御史孙居相揭发了此事,孙振基两次上疏。

D. 孙振基敢于谏言。对熊廷弼的罪恶,他主张审问,虽然皇上反对,公开袒护,但他仍和众给事御史极力进谏,最终使皇上改变主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生冯应祥、芮永缙辈讼于官,为建祠,宾尹耻之。

(2)吏部尚书赵焕者,惟诗教言是听,乃以年例出振基于外。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东都送郑处诲校书归上都[注]  杜牧

悠悠渠水清,雨霁洛阳城。

槿堕初开艳,蝉闻第一声。

故人容易去,白发等闲生。

此别无多语,期君晦盛名。

(注)太和九年,杜牧被授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部,八月赴东都洛阳上任。因此逃过了十一月的甘露之变的险恶风波。此诗作于他到洛阳上任后的第二年。郑处诲:太和八年登进士第。上都:今陕西西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标题点明送别地点、对象及其归处,首联扣题交代送友的地点与环境。

B. “悠悠”“清”写出渠水之绵长、清澈,“雨霁”点出雨后洛阳城风景的宜人。

C. 颔联中“初”“第一”呼应“霁”字,突出景之清丽,表达了诗人归隐之念想。

D. 颔联分别从视觉与听觉角度写景,叶落、花开、蝉声点出时序变换,为颈联伏笔。

E. 全诗先写景后抒情,层次明晰,写景虚实结合,遣词造句浅淡而有韵致,耐人玩味。

2.诗的颈联、尾联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四、情景默写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_________  ,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_______”  。

(2)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通过写琵琶女的不幸,结合自己在宦途中所受打击,唱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声。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一句写作者希望与神仙相游于天地间。

 

五、选择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面关于“微”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则名而众寡(微小、低贱)                 斯人,吾谁与归(没有)

B. 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                 其文约,其辞(微妙)

C.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颔之(略微,稍微)   周室微,陪臣执政(衰败)

D. 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小的)                 猥以微贱(卑微)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每个选项中的两句话并不都含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使使以闻大王

B.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太子迟之

C.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吾得兄事之

D. 若不阙秦                      常以身翼蔽沛公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每个选项中的两句话并不都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秦王必说见臣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终老不复取

C. 秦王还柱而走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D.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约为婚姻(这里指结为儿女亲家)                   本自无教训(教养)

B. 备他盗之出入(指农民起义军进进出出)与非常也。   生人作死别(活着的人)

C. 沛公居山东(指崤山以东)时                       处分适兄意(处理)

D.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指中原地区)抗衡           明年复攻赵(第二年)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君既若录(相当于“我”)   衣食所(养育)

B. 愁煎迫(表被动)        犹厌言(战争)

C. 作不良计(故意)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矣(陷入困苦)

D. 后世人(感谢)          八州而朝同列(统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

A. 芷阳间行(取道)                 蒙国恩(不久)

B.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特别的)   垣墙庭,以当南日(环绕)

C. 以为流觞曲水(导引)             图穷匕(出现)

D. 操军不利,引江北(驻扎)         三茅庐(拜访)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

A. 涂有饿莩而不知(打开粮仓)     不何虹(雨后初晴)

B. 河内,则移其民于河东(战争)   臣诚恐欺于王而负赵(被)

C. 赢粮而从(像影子一样)         大人嫌迟(故意)

D. 弃甲曳兵而(逃跑)             其闻道也先乎吾(本来)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

A. 序八州而同列(使朝拜)        吾念之(只是)

B. 匈奴七百余里(击退)          臣请璧归赵(使动用法)

C.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奈何)    青泥盘盘(多么)

D. 不如而厚遇之(趁机)          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死亡)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

A. 吾何一牛(喜爱)                匪来丝(交换)

B. 安土迁(慎重)                  民镜湖旁(种田)

C.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德也(背叛)    混以刘毅党诛(被)

D. 其成败之迹(推究)            连公府不就(被征召)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

A. 亦反其本矣(大概)      荠麦弥(视野)

B. 越国以远(当作边邑)    不吏人妇(胜任)

C. 人之不己知也(担忧)  举类迩而义远(体现)

D. 虽不能,必以情(明察)  而复苏者数矣(气绝)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

A. 且燕赵处秦革灭尽之际(几乎)   纵一苇之所(到)

B. 人君神器之重(掌握)           竹难书(尽)

C. 所识穷乏者我与(感激)         以先国家之急而私仇也(意动用法)

D. 樊哙良坐(跟随着)             河曲智叟以应(“无”)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

A. 举世之而不加沮(责难)         若仆不相师(埋怨)

B. 便在旦夕(回复)               阿母媒人(谢绝)

C. 宁许以秦曲(承担)             大礼不小让(讲究)

D. 登斯楼也,则有去怀乡(京都)   夙夜寐(起床)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

A. 如其谐,天下可定也(克服)    表其而不能用也(嫉妒)

B. 况修短随化,终于尽(到)      形影相(慰问)

C. 者独善其身(不得志,困顿)    自可断来(媒人)

D. 看妻子愁何在(回头)          欲大义于天下(同“伸”)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

A. 一苇之所如 (放任)      可广问讯(幸而)

B. 入前为寿(你)           则文德以来之(施行)

C. 刀而藏之(擦拭 )        塞上长城空自(期许)

D. 予观夫巴陵状(美丽)     阳亲而疏(暗地里)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

A. 默而之,学而不厌 (记)     无以至书以观(没有办法)

B. 还家门(出嫁)            蒙冲斗舰以千数(是)

C. 唯大王与群臣计议之(仔细)  以知其然也(什么)

D. 衡少善文(写)              二虫又何知(这)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金鸡报晓辞旧岁,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人们的企盼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性修养,嫉恶如仇扬正气,就是要对一切腐蚀诱惑保持高度警惕,慎独慎初慎微,做到防微杜渐

③上海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还得有千金买骨的气魄,必须以人为本,要在人才质量以及如何发挥人才作用上下功夫。

④在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⑤《朗读者》,一档开播即火的节目,再次让董卿成为炙手可热的屏霸,为这个端庄大气而又满腹诗书的女子圈粉无数。

⑥在贵州贵定县支教时,武汉大学的学生赵小亭不幸被山石击中头部而罹难,年仅20岁,对此家中的亲人都悲痛欲绝,真是百身何赎啊!

A. ②③⑥    B. ③④⑥    C. ①②③    D. ③④⑤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汉学,不仅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而且是其反观自身的镜子;既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又能了解自己在世界文化生态中的位置和价值。

B. 5G时代将是物联网时代,而智能家居必然是重中之重。毕竟,通信技术的发展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人们更加智能、便携地生活。

C. 名气、地位、财富等让人利令智昏,不少人为之铤而走险,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所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D. 在网络时代,言论自由得到了技术的保障,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或编辑,在网络这一新的言论空间中发言。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当然,好的故事在结尾的地方一定要给读者或观众一把开悟的钥匙,要让读者或观众在故事结束的时候,有一点恍然大悟,有一点如梦方醒,这种好故事是成为好小说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假如你能给观众或者读者一把开悟的钥匙,             

A. 那么你就具备了一个好的小说家的素质,就能把你的读者或观众留住

B. 才能把你的读者或观众留住,那么你才具备了一个好的小说家的素质

C. 那么你才具备了一个好的小说家的素质,才能把你的读者或观众留住

D. 就能把你的读者或观众留住,那么你就具备了一个好的小说家的素质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题文)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不可否认,这些年来,我们的国民阅读率一直偏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烨表示,一方面,现在的国民,尤其是年轻一代,重物质甚于重精神,__________。另一方面,我们在满足年轻一代阅读需求、引导社会大众阅读取向上,还有不到位、不切实的地方。同时也要看到,随着数字化传播方式的增强,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成长,新兴的数字化阅读与传统的纸质阅读并驾齐驱,甚至大有超越的趋向。___________?为了便于调查,谢锡文等人在2013年底创办了一个公益性文学经典阅读平台——文学生活馆,面向社会开放,讲座现场只可容纳200人,每期报名人数却有四五百人。可见,__________

 

七、材料作文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7月11日,在第十届海外高层次人才座谈会上,87岁的袁隆平以流利的英语完成了一次长达20分钟的演讲。他卓越的科技贡献和精彩的演讲内容获得了现场观众数次热烈的掌声。国际友人称颂这位“当代神农氏”培育的杂交水稻,是中国继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之后,对人类做出的“第五大贡献”,袁隆平堪称“中国骄傲”!

深圳有一个名叫袁媛的7岁女孩,在家里煤气泄漏、父母昏倒在浴室的危急时刻,她果断地打开浴室门,借助衣架捅开高高的窗户,又迅速关上煤气开关,跑到客厅拨出了110、120求救电话,简洁准确地自报位置,使救援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从而成功挽救了父母的生命。袁媛也因此当选为年龄最小的“中国骄傲”。(“中国骄傲”是一个公益性的评选活动,由公安部和中央电视台联手推出。)

对材料中的“中国骄傲”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