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甘肃省天水市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gě ) 透(bì)    峥(róng ) 挥斥方(qiú )

B. (tí ) 墙(lí )   徨( páng) 默默彳亍(chì chù)

C. (bàn) 青( xìng) 漫(sù )   星辉斑(lán)

D. (bō)  绳(qiān ) 飘(bó )   忸怩不安(niǔ ní )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寥廓    苍茫大地    峥嵘岁月     凄惋迷茫

B. 惆怅    星辉斑澜    檐头瓦菲     披荆斩棘

C. 长蒿    书生意气    篱墙颓圮     离别笙箫

D. 叱骂    天伦叙乐    秋毫无犯     忸怩不安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一句是(   )

A. 我要把它镶在镜框里,以纪念这些峥嵘岁月,同时它也是我们友谊的标志。

B. 革命青年写出激扬文字,把反动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

C. 古往今来,有多少风华正茂的青少年,在酒色财气编织的迷网中浪费了最宝贵的人生!

D. 只要走进他们的新居,就会感到,这是一个舒适的休憩处所,更是享受天伦叙乐的家园。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VR体验收费较高,据调查数据显示,38%的消费者能接受的VR体验价格在30元以内,仅有14%的消费者即使人均100元也愿意体验。

B. 春节期间,打车需求量增加.正是网约车大显身手的时候,可是频频出现的打车难、打车软件乱加价,让人心堵,也凸显了供需矛盾。

C. 环保和气象部门将协商出台一个更完善的机制,把重污染的预警、发布做得更完善、更有效,让公众和地方政府能更好应对。

D. 截至10月底,成都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为市民和城乡受援人群提供法律援助45913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922件,超额完成任务。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诗句节拍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 当年/ 万户侯

B.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 一片/ 云彩

C.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 悠长,/ 悠长/ 又/ 寂寥的/ 雨巷

D.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二、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偶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

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会互放的光亮!

A. 这首诗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形象化,充满情趣,富有哲理,不但珠圆玉润,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意溢于言外。

B. 此诗写的是两件比较实在的事情,一是天空里的云偶尔投影在水里的波心,二是"你""我"(都是象征性的意象)相逢在海上。

C. 如果我们用"我和你""相似"之类的标题,当会更富有诗味。

D. "云""波""你""我""黑夜的海""互放的光亮"等意象及其之间的关系构成都可以因为读者个人情感阅历的差异及体验强度的深浅而进行不同的理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A. 第一节写"你"在桥上看风景,不自觉的成了从楼上看风景的人的一道"风景".

B. 第二节写皎洁的月亮成了"你"的窗子的装饰品,而"你"成了别人(楼上的人)的梦境的装饰品。

C. 两幅生动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了深刻的哲理:在同一时空中,作为主体的人或物,有可能变成客体。客体有可能变成主体。人们只要不被世俗观念所束缚,不计较一时的得失哀乐,就可以获得精神的自由和超越。

D. 作为一首象征诗,这首诗用朴实单纯的语言,展现出一幅明丽的生活画面;语言明白如画,内涵却丰富深邃,达到了明与隐、实与虚、具体与抽象的和谐统一。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对下面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天真的预示

[英]布莱克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

一朵野花里有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

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A. 第一句是说以小见大,"窥一斑而知全豹"。

B. 第二句是说一个个体生命里藏着偌大的自由与自信。

C. "无限"与"永恒"在自己的手中创造。

D. "天真"预示着美好,希望与永恒靠大家努力才能实现。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永远向前憧憬,

尽管活在阴沉的现在;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1.对“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句诗道出了人们对待生活的一种普遍心理:得到的不知道珍惜,失去了才觉得其可贵。

B. 这句诗告诫人们:将“悲哀”忘掉,这世界才会变得可爱。

C. “那逝去的”指令人悲哀的现实,这种现实会“转瞬即逝”,未来会变得更加可爱。这句诗充分表达了作者相信光明与正义必将胜利的乐观主义精神。

D. 现实毕竟会逝去,未来肯定会更加美好,这句诗告诫人们不要因现实的坎坷而放弃追求,一切都要向前看,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2.对这首诗内容赏析不恰当一项是(   )

A. 诗的第一小节告诫人们,面对生活的不如意,不要忧愁,也不要激愤,因为这一切都是暂时的,美好幸福的生活一定会到来。

B. 第二节诗前两句构成转折关系:尽管今天的许多事情令人感到悲哀,但我们要向往美好的未来,告诫人们面对生活的困境,要振作精神,乐观向上,充满正义必胜的信心。

C. 整首诗富有人生哲理:人生犹如四季,寂寥冬日当前时,阳光明媚的春天也不过会太远,因而我们就得振作精神。

D. 全诗采用第二人称,运用拟人手法,直抒胸臆,言简意赅,清新流畅,热烈深沉,亲切自然。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答下列小题。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

B. 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

C. 通过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D. 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

2.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如同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样,那么,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荆轲奉樊於期头               函:盒子。

B. 北蛮夷之鄙人                   鄙人:粗鲁、地位低下的人。

C. 自引而起,袖                 绝:断绝,挣断。

D. ,故不可立                 拔坚:坚固、锋利。

2.选出与“秦王还柱而走”中的“还”用法不同的一项(    )

A. 秦武阳色变振恐    B. 轲既取图奉之

C. 图穷而匕首见    D. 使工以药淬之

3.下面各句中的“兵”字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左右欲兵之                       C.不得持尺兵

B. 不及召下兵                       D.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4.翻译下面来自教材的句子。

(1)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3)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四、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炉火

丁肃清

一瘦一胖两个老人,坐在公路旁边的一截矮墙上,看来来往往的汽车,两张脸随着往来的汽车扭过来,扭过去。他们的面前,是一个燃烧着的火炉子,上面烧着一排水壶,他们脸上的笑、脸上的颜色,也像他们身边火炉子里燃烧着的火焰。

有妇女小孩儿来提开水,或者把冷水坐在炉子上。瘦老头从矮墙上下来,捅火,捅出一大簇跳跃的火焰。

人们陆陆续续来提水,烧水,他们大都是公路两边做生意的乡亲,和两个老人不生分,也不多客气。

一辆大卡车停下来,司机说:“给弄点开水。”说着端坐在小板凳上,看着老人把开水倒在他的茶杯里,用嘴一边吹凉着一边喝,喝足了,拍拍屁股站起来,又让胖老人给他续上,拧上茶杯盖,然后扔给胖老人一张毛票儿。

胖老人说“不要钱。”说着就给司机塞了回去。

司机纳闷儿:“你们不是卖水的吗?”

胖老人说,“不是。我们是打铁的。”

“哎呦我的天!”司机拍着脑门儿呵呵地笑了,“我还当你们是卖水的呢,什么年月了,还打铁?能赚多少钱?”

瘦老头说:“不赚钱,赔钱。”

把司机说愣了。老人向他解释:“没有活儿,白烧着碳呀。”他又默默地像对自己说:“要说也不能算白烧碳,给乡亲们烧烧水。这不,碳又没有了,凑吧。”他说着从口袋里掏着,掏出一张十元,胖老头也掏出了一模一样的一张,交给他。

“我说,你们这是图什么呀?”司机干脆又坐了下来,他对这俩老人感兴趣,他说:“你们收她们的水费呀。”

胖老人说:“咳,乡里乡亲的,这火,闲着也是闲着。”

司机说:“那你们不如不干。”

胖老人说:“咳,这人哪,闲着也是闲着。”

司机说:“真是有意思,有意思,赔钱赔工夫做生意,有意思。”

胖老人把眼睛瞪得很大:“过去,我们赚钱。”司机说“是吗?”老人说:“是,那会儿,我们的钱赚海了,问问,十里八乡谁家的家伙儿,不是我们打得呀,铁锹犁耙、牛鼻环、烧开水的水汆子,都是。”

瘦老头说:“还有县城大门的铁门环。”他炫耀地问胖老头:“是吧,是我打的吧?”

胖老头说:“那是我淬的火。”

两个人一争,额头、脖子上都冒出了筋疙瘩,他们说话时挥动的手上,筋疙瘩更是密密麻麻的,像蚯蚓。

西天边上的云霞退了,蒙上了暮色。司机笑呵呵的脸,慢慢地不笑了,一脸的凝重。他站起来说:“我有点活儿,你们干不干?打个车挂钩。”

两个老人高兴得不得了。风箱呼呼地拉了起来,炉子里的火苗跳跃了起来,铁锤有节奏地响了起来,叮当、叮叮当、叮当……

胖老人抡着大锤,叮当、叮叮当、叮当……铁砧上的火花,在暮色中四溅着,一层儿、又一层儿……瘦老人说:“让我来一会儿!”

他把大锤要过来,赤裸的臂膀抡成了一个椭圆,叮当、叮叮当、叮当……铁块燃烧着淬在火里,吱——弥漫起浓浓的浪烟。

车挂钩打好了,在满月的照耀下,跳跃着一簇一簇蓝色的光亮。

“给钱。”司机把一百元的新币递过来。

“免了。”胖老人说。

“不要了。”瘦老人也说。

他们流着汗水、红彤彤的脸,在炉火的映照里奕奕发亮。他们帮着把那个挂钩抬在了汽车上。汽车隆隆地发动,缓慢地开了。

原本,司机打这个车挂钩没有用,只是他愿意。两个老人也并不想挣司机的钱,他们只是觉得痛快。

真痛快!两个老人拾掇了摊子回家去,一边走一边唱起来,他们唱的是晋剧老调,在夜幕里,清亮地痛快淋漓地荡漾……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透过司机不理解两个老人做不赚钱还赔钱的打铁生意这个细节,折射出只注重物质而忽视精神追求的深层次社会问题,引人思考。

B. 小说善于运用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闲着也是闲着”,既说出了两个老人现在的无奈处境,同时也展现出了两个老人热心肠的一面。

C. 小说的环境描写虽然不多,却恰到好处,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温馨的氛围,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D. 司机并不需要打车挂钩,和老人不收司机的钱这个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达到这种效果的原因是在前面埋下了大量的伏笔。

2.小说反复使用“叮当、叮叮当、叮当……”的声音来描述打铁的过程,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为什么要以“炉火”为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五、情景默写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沁园春.长沙》中描写诗人站在橘子洲头仰望与俯瞰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

(2)《雨巷》  中写到丁香姑娘如梦幻般飘逝: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__

(3)《再别康桥》里写我与康桥离别时,从梦境回到现实,化虚为实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

(4)《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5)《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六、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根据下列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事,可能是欣赏一朵花一首歌,可能是被粗糙但温柔的手轻轻抚摸,可能是知己的月下倾谈,可能是对手的握手言和,可能是一次壮举,也可能是一件平凡的小事……

请以“美丽”为题目,记叙一件和美丽有关的事情。

要求:(1)文体明确,叙事生动,写出真情实感。(2)情节尽可能富有波澜。(3)中心突出,立意尽可能深刻。(4)不少于8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