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北京101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面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信义安所见乎

B. 畔主背亲

C. 召有司案图

D. 衡少善属文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        恐前语

B. 法令                    其一人夜

C. 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甘乐之

D. 汉亦留之以相   副有罪        相坐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因”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此时降武                不如而厚遇之

B. 入京师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 相如持壁却立              我降

D. 人成事                 材施教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B. 廉颇宣言

C. 下车

D. 兄弟并为郎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词与“反欲两主”的“斗”的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A. 左右欲相如

B. 宁许以其曲

C. 且庸人尚

D. 故令人持璧归,至赵矣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卜式传

①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何故冤?”使者曰:“,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丞相弘曰:“此非人情,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不报式。式归,复田牧。

②岁余,会浑邪等降,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召拜中郎。

③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式既为郎,布衣草履牧羊。岁余,羊肥息。上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使式治民,有政声。上式朴忠,拜齐相。

(节选自《汉书》,有删改)

【链接材料】

子卿足下: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1];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2],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节选自《答苏武书》[3],有删改)

【注释】

[1] 鲸鲵:比喻惨遭杀戮的人。[2]曹沫不死三败之辱: 曹沫,春秋鲁国人,前681年(鲁庄公十三年),齐桓公伐鲁,庄公请和,会盟于柯(今山东省东阿县西南),曹沫以匕首劫持桓公,迫使他全部归还战争中侵占的鲁国土地。[3]《答苏武书》:相传苏武归汉后,曾致书李陵,望其归汉,李陵作《答苏武书》回复。

1.请在括号内填写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子何欲_______   ②上其羊所,善之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布衣草履牧羊             无信,不知其可也

B. 式朴忠                勇气闻于诸侯

C. 齐相                         陛下所成就

D. 何故冤?                       秦城恐不可得,徒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

4.卜式提出“贤者宜死节”的观点,即宁可牺牲生命也要忠于理想,坚守节操;而李陵则认为“然陵不死,有所为也”,即个人不在乎一时的荣辱得失,为了完成心中最终的目标,可以忍辱负重。你更倾向于哪种人生选择?请谈谈你的看法。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

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辛弃疾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释】辛词作于作者42岁时因被罢官而闲居在江西上饶之时;苏词作于黄州。

1.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词中“翻空”两句,描绘出白鸟翻飞,红荷临水的画面,意境凄清冷寂。

B. 辛词中“闲意态”三句,描绘出村民悠闲自在、生活有序、桑麻遍地的农村景象。

C.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勾画出词人幽居时杖藜徐行的形象。

D. 苏词中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而着一“又”字,则包含了词人无限感慨。

2.辛词和苏词的划线句各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

3.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两首词在情感上的异同

 

四、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古诗文默写

①夫以秦王之威,_________,辱其群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③天也,_________!(《窦娥冤》)

④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声声慢》)

⑤苏轼《定风波》中“_________,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三句是点睛之笔,包含着人生哲理。

⑥同样是描写水石激荡的情景,柳永的《望海潮》中“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写出了江水的汹涌澎湃;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_________,卷起千堆雪”则写出了雪浪的壮丽恢弘;而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瀑布崖石撞击的惊险瑰丽。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推拿(节选)

毕飞宇

沙复明在前厅嚼药,王大夫站在“沙宗琪盲人推拿中心”的门口,大声喊了一声“沙老板”。王大夫到底走过码头,他没有喊“老同学”,而是把“沙老板”这三个字喊得格外有声势。沙复明从里头出来,一来到门口就开始和王大夫寒暄。

沙老板和王大夫的寒暄很有节制,也就是一两分钟,沙复明就把王大夫带到休息区去了。休息区里鸦雀无声。不过王大夫感觉得出来,休息区坐满了人,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王大夫愣了一下,笑着说:“开会吧?”沙复明说:“开会一般在星期一,今天是业务学习。”王大夫说:“正好啊,我也来学习学习。”沙复明笑着说:“老同学开玩笑了——抽空你还得给他们讲讲。现在的教育马虎得很,一代不如一代,没法说,跟我们那时候没法比了。”王大夫笑出声来,同时也听出门道来了,当着全体员工的面,沙复明给了王大夫十足的脸面。王大夫没顺着杆子往上爬,而是笑着说:“沙老板客气了。沙老板的理论和实践都是一流的。”沙复明不在意人家夸他的手艺,却在意人家夸他的“理论”。他非常在意自己是一个“有理论”的人。沙复明就笑。王大夫这样说倒也不是拍沙复明的马屁,沙老板的确有手段。短短的几分钟,王大夫已经“看”出来了,生意不论大小,沙复明拾掇得不错,有规有矩,有模有样。王大夫放心了。作为一个打工的,王大夫喜欢的事情有两样,规矩,还有模样。

王大夫的感觉是对的。“沙宗琪盲人推拿中心”有一个特征,不只是做生意,业务培训抓得特别紧。这也是沙复明别出心裁的地方了。培训是假,管理才是真。一般来说,上午十点左右都是推拿中心生意清淡的时候。沙复明打工的那会儿,经常利用这样的机会睡个回头觉。说起上班时睡觉,盲人最方便的地方也就在这一点了。如果你是一个正常人,一闭上眼别人就看出来了。可是,盲人就不一样了,只要坐下来,脑袋一靠就过去了,谁也看不出来。沙复明当年就意识到这一点了,暗地里给自己提出了一个严要求:哪一天自己要是当上了老板,绝对不能让员工在推拿中心睡觉,这个现象必须杜绝。客人都是有眼睛的,如果员工们都在打瞌睡,他们所看到的绝不是懒散,而是生意上的萧条。反过来,利用空闲的时候开开会,探讨探讨业务,前厅的精气神就不一样,是精益求精的气象。气象很重要,它是波浪,能够一传十,十传百。沙复明是打工仔出身,知道打工生活里头的ABC,回过头来再做管理,他的手段肯定就不一样。他知道员工们的软肋在哪里。所谓管理,嗨,说白了就是抓软肋。

沙复明带领着王大夫在推拿房里走了一遍,每一个房间都走到了。王大夫对沙复明的盘子已估摸出来了,十三四个员工,十七八张床,不算大,可也不算小了。如果王大夫的资金没有被套住,他的店差不多也能有这样的模样。这么一想王大夫就难受起来了,手指头的关节噼里啪啦又是一阵响。

最后一个房间看完了,沙复明后退了一步,把推拉门关上了。王大夫知道,关键的时刻来到了,谈话马上就走入了正题。沙复明的语调是抒情的,意思是,老同学来助阵,他由衷的高兴,由衷的欢迎,所谈的内容却是平等。王大夫懂沙复明的意思,虽说是老同学,他王大夫在这里和别人一样,没有任何的特殊性。王大夫干脆把话挑明了,轻声说:“这个,老板放心,我打工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既然王大夫把话都说到这儿了,沙复明就搓了搓手,说:“那你就去添置一点东西,生活必需品什么的,我马上打电话到宿舍去,给你清理床位。”王大夫拍了拍沙复明的肩膀,沙复明也拍了拍王大夫的肩膀。沙复明提高了声音,说:“沙宗琪推拿中心欢迎你。”

王大夫侧过脑袋,不解了,明明是“沙复明推拿中心”,沙复明为什么要说“沙宗琪推拿中心”呢?

“是这样”,沙复明解释说,“这个店是我和张宗琪两个人合资的。我一半,他一半,可不就是‘沙宗琪’了么。”

“张宗琪是谁?”

“我在上海认识的一朋友。”

“他现在在哪儿?”

“在休息厅呢。”

“我还没去看望人家呢。”王大夫说。

“没事,”沙复明说,“时间长着呢。什么人家我家的,我跟他一个人似的——他在开会。”

王大夫仰起头,做了一个“哦”的动作,却没有发出声音来。心里头似乎松动一些了。

(有删改)

1.文章开头部分,王大夫为什么不称呼沙复明为“老同学”,而把“沙老板”三个字喊得格外有声势?请简要分析。

2.文章结尾处,为什么王大夫听到老板沙复明介绍“沙宗琪推拿中心”名称的由来后,“心里头似乎松动一些了”?请结合文本探究其中的原因。

3.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沙复明的形象。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S会馆里有三间屋,相传是往昔曾在院子里的槐树上死过一个女人的,现在槐树已经高不可攀了,而这屋还没有人住;许多年,我便寓在这屋里钞古碑。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这也就是我惟一的愿望。夏夜,蚊子多了,便摇着蒲扇坐在槐树下,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晚出的槐蚕又每每冰冷的落在头上。

那时偶或来谈的是一个老朋友金心异,将手提的大皮夹放在破桌上,脱下长衫,对面坐下了,因为怕狗,似乎心房还在怦地跳动。

“你钞了这些有什么用?”有一夜,他翻着我那古碑的钞本,发了研究的质问了。

“没有什么用。”

“那么,你钞它是什么意思呢?”

“没有什么意思。”

“我想,你可以做点文章……”

我懂得他的意思了,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但是说: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     甲     。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就有了十余篇。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或是可笑,那倒是不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委婉了一点,在    乙     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这样说来,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也就可想而知了,然而到今日还能着小说的名,甚而至于且有成集的机会,无论如何总不能不说是一件侥幸的事,但侥幸虽使我不安于心,而悬人间时还有读者,则究竟也仍然是高兴的。

所以我竟将我的短篇小说结集起来,而且付印了,又因为上面所说的缘由,便称之为《呐喊》。

【注释】:[1]S会馆指绍兴县馆,1912年5月至1919年11月,作者住在这会馆里。[2]鲁迅寓居绍兴县馆时,因梦想破灭,以抄古碑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自己回到古代去。常于公余(当时他在教育部工作)荟集和研究中国古代的造像及墓志等金石拓本,他还曾经从事中国文学古籍的纂辑和校勘工作。[3]金心异指钱玄同,当时《新青年》的编辑委员之一。

1.下列各组词语的字音正确的一项是

A. 死yì           jìng           怦pēng

B.             dàn        样mú

C. xù          zēng          xiá

D. chuāi        时zàn           着mēng

2.根据上下文内容及你的阅读积累,请在甲乙两处填上作品的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有关鲁迅小说集《呐喊》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吕纬甫是小说集《呐喊》中《在酒楼上》的主人公,文中内容指的是小说中他同“我”在酒楼上不期而遇,旧友相聚,互通长短的情景。

B. “看社戏”“偷豆煮”“老旦唱戏”等内容都是《呐喊》中《社戏》里的情节,“它们”描写了乡村少年夏天的生活,充满自由的童趣。

C. 单四嫂子是小说集《呐喊》中《明天》的主人公,作品通过寡妇痛失独子的描写,抨击了黑暗社会吃人本质及人们的无情冷漠。

D.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一部中篇小说,它向人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社会以及一群病态中国人的真实面貌。

4.“因为上面所说的缘由,便称之为《呐喊》。”从选文内容看,鲁迅称这部小说集为《呐喊》的缘由是什么?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材料二:

《药》节选

没有多久,又见几个兵,在那边走动;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远地里也看得清楚,走过面前的,并且看出号衣上暗红的镶边。——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孔乙己》节选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辨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阿Q正传》节选

阿Q被抬上了一辆没有篷的车,几个短衣人物也和他同坐在一处。这车立刻走动了,前面是一班背着洋炮的兵们和团丁,两旁是许多张着嘴的看客,后面怎样,阿Q没有见。但他突然觉到了:这岂不是去杀头么?他一急,两眼发黑,耳朵里喤的一声,似乎发昏了。然而他又没有全发昏,有时虽然着急,有时却也泰然;他意思之间,似乎觉得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

他还认得路,于是有些诧异了:怎么不向着法场走呢?他不知道这是在游街,在示众。但即使知道也一样,他不过便以为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游街要示众罢了。

他省悟了,这是绕到法场去的路,这一定是“嚓”的去杀头。他惘惘的向左右看,全跟着马蚁似的人,而在无意中,却在路旁的人丛中发见了一个吴妈。很久违,伊原来在城里做工了。阿Q忽然很羞愧自己没志气:竟没有唱几句戏。他的思想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小孤孀上坟》欠堂皇,《龙虎斗》里的“悔不该……”也太乏,还是“手执钢鞭将你打”罢。他同时想手一扬,才记得这两手原来都捆着,于是“手执钢鞭”也不唱了。

“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阿Q在百忙中,“无自通”的说出半句从来不说的话。

“好!!!”从人丛里,便发出豺狼的嗥叫一般的声音来。

车子不住的前行,阿Q在喝采声中,轮转眼睛去看吴妈,似乎伊一向并没有见他,却只是出神的看着兵们背上的洋炮。

阿Q于是再看那些喝采的人们。

这刹那中,他的思想又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了。四年之前,他曾在山脚下遇见一只饿狼,永是不近不远的跟定他,要吃他的肉。他那时吓得几乎要死,幸而手里有一柄柴刀,才得仗这壮了胆,支持到未庄;可是永远记得那狼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的来穿透了他的皮肉。而这回他又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是不近不远的跟他走。

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

“救命,……”

然而阿Q没有说。他早就两眼发黑,耳朵里嗡的一声,觉得全身仿佛微尘似的迸散了。

至于当时的影响,最大的倒反在举人老爷,因为终于没有追脏,他全家都号啕了。其次是赵府,非特秀才因为上城去报官,被不好的革命党剪了辫子,而且又破费了二十千的赏钱,所以全家也号啕了。从这一天以来,他们便渐渐的都发生了遗老的气味。

至于舆论,在未庄是无异议,自然都说阿Q坏,被枪毙便是他的坏的证据;不坏又何至于被枪毙呢?而城里的舆论却不佳,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

1.下列选项中词语字形、加点词的词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绰号   争辨     君子穷  固:稳固

B. 嗥叫   堂皇     不置辩  屑:认为值得

C. 斫柴   追脏     无自通  师:老师

D. 号啕   咀嚼     颓唐不安  颓唐:忐忑,惶恐

2.以上三篇作品的节选文字,都描绘了人物悲剧命运中不可或缺的背景——“看客”的群像。请从看客的特征、成因及危害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结合文本,谈一谈对鲁迅笔下“看客”的认识,150字左右。

 

六、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请以“说共享”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在《论语》以及诸多古代典籍中,多次出现“君子”一词。当今社会生活中,人们也经常说到“君子”。请以“说君子”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