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届江西宜春市四校高三高考押题卷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国学,何学?这是人们津津乐道,却也让专家学者大为困扰的问题。章太炎指出:“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张岱年认为:“所谓国学即中国学术之意。”其实,国学就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经典化、知识化、普及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

如何看待国学?中国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先秦诸子到宋明理学等思想都闪耀着古人的睿智,规定着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方向与精神表现。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传统文化虽有“厚德载物”的胸襟和气质,亦有空谈心性,轻于实践的固有缺陷与不足;长于道德规范架构,短于思维方式的更新。这使得传统文化在向现代社会转型中步履维艰,困难重重。以何种态度,站在何种立场,支持何种观点来看待国学,就成为关涉国学弘扬,国学复兴,国学能否正常发展的重大理论命题。我们对待传统,抱守残缺,故步自封要不得;数典忘祖,粗暴武断亦要不得。重提国学,弘扬国学,不是要拘泥于经典,食古不化,而是要从中寻找民族文化的“根”与“魂”,在普及中修复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国学研究该求是,还是致用?学术研究本身就包含了“是什么”和“怎样做”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是什么”就是学术研究要讲求客观,实事求是,在客观事实中探究真知。“怎样做”是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接受检验。探寻“是什么”是更好地解决“怎样做”的前提。君子有志于学,首先在于学能明道、明理。而通过这种思想创造活动,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学习规律,达到寻求真知目的,即求是;在此基础上有所为而为,则是“致用”,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固然保持了学人对社会政治的紧密关切,避免了单纯地“为学术而学术”,但也会使不少人受此误导,认为做学问的最终目的是讲求功利的实用主义,使学术研究沦为政治的附庸,违背学术求真求是的初衷。作为数千年学问积累结果的国学,我们不要总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它。如果仅仅满足于从国学中寻找某些应对现实问题有用的技巧和方法,那就太实际、太简单化了。

国学的使命是什么?这牵涉国学研究与国学普及两个方面的问题。国学研究使某些领域的相关人士通过努力获得前沿性的研究成果,对国学自身的推进和完善起着重要作用。国学普及则是学者通过通俗化的形式,向社会大众普及包括前沿成果在内的国学基础知识,让他们以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亲近经典,确立自己的道德理想和精神追求,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国学研究是国学普及的前提与基础,国学普及是国学研究的延伸与补充。我们倡导具有包容、和谐、共生共存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借助国学研究与普及创造出与我们当前国家形势相适应的,能满足广大人民精神生活需要的新文化。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也要吸取外来先进文化并加以融合;不仅要提倡正确的价值观,也要用发展的眼光批判和否定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内容。

(摘编自《学理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学不仅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经典化、知识化、普及化,也是民族精神的载体。虽然各家说法不同,但其实质相同。

B国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闪耀着古人的睿智,规定着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方向与精神表现。

C中国传统文化虽然表现出独特的胸襟与气质,但存在有空谈心性,轻于实践的固有缺陷,从而使得国学长于道德规范架构,短于思维方式更新。

D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不能原封不动的照搬照用,也不应该全盘否定,认为它落后于时代,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剔除糟粕。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国学研究该“求是”还是“致用”的问题并不矛盾,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正确理解“求是”能够更好地理解“致用”。

B某些领域的相关人士通过努力获得国学研究前沿性的成果,对推进国学自身的完善有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国学的普及。

C不能用实用主义来对待国学。不少人认为研究国学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实利,这违背了学术研究的初衷,是对“致用”意义的一种错误理解。

D国人以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亲近经典,就能够通过熏陶,确立自己的道德理想与精神取向追求,普及并传播中国文化。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文化的固有缺点是传统文化在向现代社会转型中步履维艰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要在普及中修复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B国学虽博大精深,但并非完全适用于当代,我们弘扬复兴国学不仅要着眼优秀文化也要吸取外来先进文化并加以融合。

C国学的使命在于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要,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是综合考虑国学研究与国学普及两方面意义而得出的判断。

D国学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我们倡导中国传统文化,需要借助国学研究和普及创造出能满足广大人民精神生活需要的新文化。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危稹,字逢吉,抚州临川人,淳熙十四年举进士。时洪迈得稹文,为之赏激。调南康军教授。转运使杨万里按部,骤见叹奖,偕游庐山,相与酬倡。调广东帐司,未上,服父丧,免,调临安府教授。倪思荐之,且语人曰:“吾得此一士,可以报国矣。”丁母忧,免,干办京西安抚司公事。入为武学谕,改太学录。

明年,迁武学博士,又迁诸王宫教授。稹谓以教名官,而实未尝教,请改创宗子学,立课试法如两学,从之。嘉定九年,新学成,改充博士,其教养之规,稹所论建。迁秘书郎、著作佐郎,兼吴益王府教授。升著作郎兼屯田郎官。

稹始进对,请叙复军功之赏以立大信,抆拭功臣之罪以厉忠节,置局以立武事,遣使以省边防,厚赏以精间谍。次论和、战、守利害,而请颛意于守。

柴中行去国,稹赋诗送之,迕宰相,出知潮州。寻以通金华徐侨书论罢,提举千秋鸿禧观。久之,知漳州。漳俗视不葬亲为常,往往栖寄僧刹,稹命营高燥地为义冢三,约期责之葬,其无主名、若有主名而力弗给者,官为葬之,凡二千三百有奇,刻石以识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郡有经、总制无名钱岁五千缗,厉民为甚,前守赵汝谠奏蠲五之二,稹疏于朝,悉罢之。会常平使有言,稹不欲辩,即自请以归。久之,提举崇禧观,与乡里耆艾七人为真率会。卒,年七十四。

稹性至孝,父疾,愿损己算益亲年,疾寻愈。真德秀登从班,举稹自代,没,又为铭其墓。所著有《巽斋集》,诸经有讲义、集解,诸魏、晋、唐诗文皆有编,辑先贤奏议曰《玉府》、曰《药山》。

(选自《宋史·危稹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

B.郡有临漳台/据溪山虽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

C.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

D.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授,职官名,宋、元以后府、州、县学的学官,掌管学校的考核、测验等职务。

B.酬倡,亦作“唱酬”“唱和”,是指朋友之间用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来相互酬答唱和。

C.自请以归,朝廷官员上书皇帝请求辞官回到家乡,与“乞骸骨”词义相近。

D.墓志铭,是放在墓中以备稽考的石刻文字,记录死者生平和对死者称颂、悼念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危稹文采高妙,受到高官赞叹。危稹有很高的文学才华,洪迈看到他的文章时十分赞赏,杨万里也对他夸赞不已,倪思认为危稹这样的儒学之士将来一定能够报效国家。

B.危稹重视教育,创建学校规矩。嘉定九年时,由危稹提议的学校建成,危稹改职充任博士,这个学校的教育、修养等有关规定都是危稹通过凑议论对要求建立起来的。

C.危稹注重军事,奏对封赏之事。危稹在奏对时向朝廷请求恢复以军功大小米赏赐,派遣使者到边疆省察,用丰厚的赏赐提高间谍的水平,同时也讨论了和、攻、守问题。

D.危稹关注民生,请求减免赋税。漳州每年有经制钱、总制钱及其他无名钱五千缗,为此勒索民众特别历害,危稹向朝廷上疏请求免除,但常平使对这个请求有不问意见。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稹谓以教名官,而实未尝教,请改创宗子学,立课试法如两学,从之。

(2)其无主名、若有主名而力弗给者,官为葬之,凡二千三百有奇,刻石以识。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

旅寓安南

杜审言

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

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故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

1.请简要解说诗歌的中间两联是如何围绕首联来写的?

2.简要分析诗歌的尾联与杜审言《渡湘江》“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中的后两句中表现手法和抒发情感上的异同。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                           ”两句是女主人公以河为喻来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限度。

(2)李白的《蜀道难》中,“                         ”两句描写了激流、瀑布喧嚣、石头滚滚的景象。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                       ”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强烈的建功立业之志。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新年康乃馨

金光

说实在话,这样的天气她坐在这儿很委屈。可委屈有什么用啊,生活就是这样艰辛。只有这样坐着,每天看着一个个人从车站走出了,站在她面前拨打电话,然后付费,她才能有收入。

她只有17岁,这个年龄应该上高中。可不行,她得坐守这个讨厌的电话亭。自从她爸爸出了车祸,她守在这儿已经三年多了。她想,她还得继续守下去。守到什么时候,鬼知道。

现在是除夕夜,远处要已有爆竹在响了,透过铁皮房的窗口往外望去,能看到天空中不时升起的礼花。铁皮房里冷极了,她冻得瑟瑟发抖,不停地两手搓着,哈着气温暖有点儿僵硬的双手,但这几乎没什么作用。

她的世界就是这两个平方米,一天到晚看着人来人往,每张面孔她都陌生,偶尔会有一个人在她面前停留一下,拿起放在窗口的电话拨打,然后问多少钱,她就看看计价器上显示的时间,说出准确的价格。对面的人匆匆付账,没有人多看她一眼。

母亲下岗了,弟弟要上学。母亲就把她爸爸生前经营的电话亭交给了她,自己到菜市场卖菜。在这儿,没有人肯向她说一句多余的话。她还兼营着一些畅销杂志,没事的时候总爱低着头翻看。她从来都是轻轻地仔细翻动着,怕把杂志翻旧了卖不出去。杂志看起来很新,可哪一个角落都有她的目光。但这会儿和往常可不一样,她异常孤单,听着远处不时响起的爆竹声,她多想锁了铁皮房回家啊。可她不能,后面每隔半小时就有一趟向东或向西的火车经过,说不定会有一些下车的人要来打电话,她得这样待着,直到最后一趟车驶过。

一对恋人从她面前走过,那女的一袭长发,紧紧地依偎在男的胸前,留下长长的影子慢慢地晃动着。她起先看的是那对恋人,等他们从她的窗口走过,她便盯着那影子看,直到影子完全从她的视线里消失,她又转回目光,搓着手,看远处不时升腾的礼花。

电话响了,是妈妈打来的。电话里传来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的声音:“朋友们,再过五分钟,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让我们期待这一美好的时刻吧!”电话里,妈妈说的什么她一点儿也没听到。

“您好,打一个电话好吗?”突然,一张微笑的脸出现在窗口,是一个穿着大衣的小伙子。她一愣神,立刻笑着点了点头。她想,今天是除夕夜,很多人从外地匆匆往家里赶。她故意把脸侧向一边,不去听他的声音。

电话很快打完了,小伙子放下电话,依然微笑看着她:“冷吗?”

“不冷。”她也笑笑,望着那张笑脸。

“我不信,肯定冷。”他调皮地说着,然后掏出钱包,拿出一张百元纸币递给了她。

“对、对不起,找不开。”她的确没有那么多的零钱找他,她有点儿抱歉。

小伙子头一抬,指着她身后的杂志说:“那我买你一本杂志吧,这样总能找开了。”

“那也找不开。”

小伙子有点儿为难了,踌躇了一会儿,毫无办法。

她说:“你走吧,不收你钱了。”

小伙子不好意思了:“那怎么行啊?”

“咋不行,你快回家吧,家里人等着你呢。”

小伙子沉默了一会儿,只好向她点了点头,离开了。

她重新把计价器归了零,正要抬头眺望远处的礼花,忽然看见刚才小伙子递过来的那百元钞票躺在电话机旁边。她一愣,立刻拿起钱,门一关追了出去。幸好,小伙子还没有走远,她一喊,他停了下来。

“钱忘记了!”她走上前递给了他。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小伙子接过钱,反复在双手中递换着。“不为什么,这是你的钱呀。”她淡淡地笑了笑,转身离开了。小伙子在原地站了一会儿,消失在车站广场......

早晨,阳光洒满了车站广场。她在爆竹声中醒来,这才意识到是新年了。她打开那扇冰冷的铁皮房门,向外张望,忽然愣在了那儿:门前站着一位邮差,正要举手敲她的铁皮门。那邮差手里捧着一束正在怒放的康乃馨,递给她,然后拿出一张签单让她签字。她懵懂地签了字,邮差转身就走。她喊住了邮差:“谁送的?”邮差指着花儿说:“他没留名字。”她便去看那束花儿,发现花丛中有一张小卡片:“但愿新年花盛开。”落款是“昨夜归人”。她的头“嗡”的一声,眼泪突然顺脸而下。

这是她真正的新年,有人知道了她的存在。

这时,一位老者走过来,拿起电话。打完了,问道:“姑娘,多少钱?”

“免费。”她高兴地回答,“今天是新年。”说完,看了一眼面前的老人,咯咯咯地笑了起来。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父亲车祸去世,母亲下岗,弟弟要上学,为了分担家庭的压力,三年前“她”便开始守着电话亭,今年过年也得守,为此“她”感到很委屈。

B电话亭一天到晚人来人往,除偶尔有人拨打电话外,却没有人多看“她”一眼,肯向“她”说一句多余的话,这里折射出当下人际关系的冷漠。

C小说写一对恋人从“她”面前走过,“她”痴痴地盯着那对恋人看,直到他们的影子完全从“她”视线里消失,这里写出来少女内心对爱的渴望。

D小说多次描写除夕夜远处的爆竹声和升腾的礼花,与“她”坐守的狭小的、冰冷的铁皮房形成了鲜明反差,衬托出人物境遇凄凉孤单、精神空虚。

E小说写“她”新年早晨惊喜地收到一束怒放的康乃馨和一张温馨的小卡片,巧妙地造成了情节的突转,这一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2.小说在刻画“她”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新年康乃馨”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4.“她”坐守电话亭三年多,小说只截取新年这个时间点来讲述故事,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

阎肃:活出不一样的“风花雪月”

桑可

他是一位可敬可爱朝气蓬勃的“顽童”,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他是一枚“不起眼”的军中绿花,也是文艺界和人民“打成一片”的天使;他为新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毛泽东同志的亲切接见,也曾入围“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他是一位词作大家、一级编剧,是文艺战线的一颗“常青树”、“不老松”,他的人格魅力和火一样的热情,至今仍在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奋勇向前。

阎肃同志的一生,留下1000多部(首)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佳作,参与策划100多台重大文艺活动,获国家和军队大奖100余项。几乎以一己之力把江姐搬上歌剧舞台,一曲《红梅赞》一时传遍大江南北,让《江姐》成为不朽的红色经典。在61岁的高龄担纲创作歌剧《党的女儿》,谱写了一曲中国共产党人的正气歌,给所有的观众上了一堂撼人心魄的生动党课。他创造的《敢问路在何方》、《我爱祖国的蓝天》、《长城长》、《雾里看花》、《梦水乡》等歌曲,至今仍广为流传……

细品阎肃同志创作的一系列文艺作品,那些汩汩流淌在时空的旋律里,始终不缺少一颗滚烫的心、一种为国抒怀的情、为民放歌的魂。他的作品,总是能沿着时代的烙印剪接出华丽的色彩,也灌注着一位军人所独有的对国家的浓情厚意。报效祖国、放歌时代、思索人生,一部部文艺作品就像一曲曲时代的号角,把对我们所处时代的深沉思考揉进了每一个音符和歌词里,让民族勇于探索、自强不息的华彩乐章在豪迈的进行曲中激情流淌。

2014年在京举行的文艺座谈会上,阎肃同志在发言时说,“我们也有风花雪月,但那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就是这种肝胆、这种魂魄教会我跟着走、往前行,我愿意为兵服务一辈子!”正是这种别样的“风花雪夜”,这种颂英烈、咏家园、唱时代的军人情怀,铸就了他一路豪歌向天涯的人生之路。他就像一株迎风傲雪的红梅,雪岭冰霜之间绽放出夺人的光彩;也像一段斑驳的城墙,挺起岁月的胸膛向人们展现沧桑的力量。

阎肃最爱这样介绍自己:“我是部队文艺战线上的一名老兵。”无论酷暑寒冬、无论风霜雨雪,入伍60多年,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军营,始终与战士们血肉相连。走进基层、深入基层、和基层的官兵打成一片,他用“百姓习俗、社会风尚、民族魂魄、生活素养”不断去贴近基层、发现故事,他以自己的身体力行,用自己豁达的胸襟、开阔的气象、和谐的身心,让我们见证了一位“胸有大业、腹有诗书、肩有担当、术有专攻”文艺工作者的楷模。

刘云山同志说:“阎肃同志是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他60多年勇攀艺术高峰,80多岁依然奋斗在文艺工作第一线,无论是创作实践、还是为人做事,都一片丹心、一腔热血、一身正气。”在壮阔的时代大潮中把个人融入时代的主旋律,阎肃用对党无限的忠诚、对人民的深情和高尚的情操去工作,去为时代放歌。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这样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我们需要一批又一批像阎肃同志一样的文艺工作者,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不断赓续薪火、再造经典,才能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阎肃在创作的《红梅赞》中曾写过这样一句歌词:“蜂儿酿就百花蜜,只愿香甜满人间。”一个人的一生,能够把自己的生命全部奉献给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他应该是无限欣慰的了。用忠诚去燃烧生命,用灵魂去点燃光明,用旋律去传递信仰,阎肃同志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待,用自己灿烂的生命,把自己的人生谱写成了一曲浩气永存的时代长歌。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信仰,就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就产生什么样的行为。1946年,那是一个“追求进步就是民心所向”的年代,阎肃考取南开中学。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五四以来的新诗、老舍的戏剧、巴金的小说,最令他心驰神往的是红色延安传来的先进思潮。用阎肃自己的话来说,那时“我对共产党最朴素的心理就有了”。(郭超、刘小兵《站在时代琴弦上的放歌者》)

②在阎肃的生命源泉中,中华传统文化是一汪深邃的清泉。与阎肃有长期合作的中央电视台副总编朱彤介绍,阎肃作品中体现出的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应该出于他的自觉追求,是在深入研究和长期思考之后外化出来的一种风格。他的作品是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叠加。(黄子娟《时代歌者的追梦人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准确的两项是

A.开头运用排比句式来增强表达的气势,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从不同角度概括出阎肃在艺术上取得的突出成就,高度赞扬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如火热情的巨大影响。

B.阎肃创作的《红梅赞》让歌剧《江姐》成为不朽的红色经典,他也通过“蜂儿酿就百花蜜,只愿香甜满人间”的歌词表达出自己为时代、为人民而歌的奉献精神。

C.阎肃说的“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正是这种军人情怀让他无论酷暑寒冬、风霜雨雪,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军营。

D.阎肃创作的作品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是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叠加,能够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促进民族的复兴。

E.材料通过对阎肃创作的众多作品的艺术评价以及对他一生传奇经历的回顾,高度赞扬了阎肃所具有的高贵品质和精神追求,表现了阎肃这位时代歌者的非凡人生。

2.阎肃在文艺上取得卓越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3.作为一篇人物通讯报道,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

4.阎肃被誉为“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他的高尚追求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六、选择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宣传《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意在增强居民的控烟意识,拒绝吸烟和“二手烟”的危害,让控烟令           ,不走过场,最终达到真正禁烟的目的。

中央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把法规制度建设贯穿到反腐倡廉各个领域,加大对违反法规制度行为的查处力度,做到            ,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孝敬父母、赡养老人早已            。中华孝文化源远流长,《孝经》系统总结了儒家孝伦理,标志着孝文化的成熟。

A家喻户晓  令行禁止  落地生根

B.令行禁止  落地生根  家喻户晓

C令行禁止  家喻户晓  落地生根

D.落地生根  令行禁止  家喻户晓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将老年人在大医院住院期间的医疗护理费等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的基础上,北京人社局又出台政策鼓励社区卫生机构为患病老年人建立家庭病床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B.企业从政府申请科研项目,政府拿出科技经费让企业研发技术,成功后去申请属于自己的专利技术,用纳税人的钱研发技术再去赚纳税人的钱,逻辑上是行不通的。

C.特赦体现了中国的法治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展示我党的执政自信和制度自信,树立了我国开放、民主、文明、法治的形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D.今年团中央将重点做好志愿服务信用档案工作,服务表现优秀的志愿者,推荐纳入全国社会信用系,倡导更多的青年参与志愿服务,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七、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影评进入自媒体时代后,               。对电影投资人来说,票房是评价电影好坏的重要标准;对职业影评人来说,更看重电影的结构、叙事方法、演员演技等比较专业的内容;当然,你去问普通观众,从一万个人那里,可能收获到100个评价标准。

A. 由少数传统媒体人影评的话语权正在向更为大众化的自媒体转移,变得更多元也更个人化的评价体系

B. 影评的话语权正在由少数传统媒体人向更为大众化的自媒体转移,评价体系就变得更多元也更个人化

C. 由少数传统媒体人影评的话语权正在向更为大众化的自媒体转移,评价体系就变得更多元也更个人化

D. 影评的话语权正在由少数传统媒体人向更为大众化的自媒体转移,变得更多元也更个人化的评价体系

 

八、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群文阅读教学理念虽然提出的时间不长但却引起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群文阅读有显著优势       让学生读得更多提高阅读速度让学生读得更快强化阅读主体                 群文阅读理念下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让学生的阅读插上了双翼能增强阅读主体意识实现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    ③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面是2010~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名句考查一览表,请根据图表内容,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命题特点。要求:①答出三个特点;②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③不少于50字。

类别年份

篇名

题料来源

体裁

作者

初中

高中

诗歌

散文

2010

《劝学》《马说》《游西山村》

2

1

1

2

荀子、韩愈、陆游

2011

《论语》《蜀道难》《醉翁亭记》

2

1

1

2

孔子、李白、欧阳修

2012

《孟子·告子上》《师说》《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

2

1

2

孟子、韩愈、辛弃疾

2013

《观刈麦》《阿房宫赋》《赤壁赋》

1

2

1

2

白居易、杜牧、苏轼

2014

《离骚》《蜀道难》《春望》

1

2

3

0

屈原、李白、杜甫

 

九、材料作文
详细信息
12. 难度:压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年是中国传统的猴年。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扮演者六小龄童成为最“热”文娱名人,人们在各类网络平台上不断呼吁“猴年没有孙悟空对得起猴子猴孙吗?”“六小龄童应该登上猴年春晚”。“大圣归来”呼声的热度超过央视猴年春晚的其他消息。有网站针对六小龄童上春晚发起投票,参与投票人中916%表示支持。对于网络上掀起的这股风浪,央视知情人士表示,应该是有人在炒作和推动,“这不就是煽动网络话题绑架导演的创作吗?”六小龄童则表示:“上不上春晚没关系,我很淡然。还是那句话,如果春晚需要我,我义不容辞。”

你对六小龄童上春晚事件怎么看?对于网民、央视知情人和六小龄童观点,你更支持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