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下面四个物理量表达式中不属于比值法定义式的是:( ) A. 导体的电阻 C. 电场强度
|
2. 难度:简单 | |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运动中哪一种是满足机械能守恒的( ) A. 子弹射穿木块 B. 斜抛的石块抛出后的运动 C. 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D. 起重机匀速吊起货物
|
3. 难度:中等 | |
物体A、B均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用恒力F1拉物体A,用恒力F2推物体B,两物体运动的位移大小均为L,如图甲、乙所示,已知F1与F2大小相等,关于F1与F2对物体A、B做功W1与W2的关系,正确的是 A. W1=W2 B. W1与W2绝对值相等,而W1>0,W2<0 C. W1>W2>0 D. W1=W2<0
|
4. 难度:简单 | |
质量为0.1kg的金属块从距水平地面50m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该金属块所受重力在从初始时刻算起的第2s内所做的功和第2s末的功率分别为( ) A. 20J,20W B. 15J,20W C. 20J,10W D. 15J,15W
|
5.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地面上竖直放一根轻弹簧,其下端和地面连接,一物体从弹簧正上方距弹簧一定高度处自由下落,则 ( ) A. 物体和弹簧接触时,物体的动能最大 B. 与弹簧接触的整个过程,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弹簧弹性势能的和不断减小 C. 与弹簧接触的整个过程,物体的动能与弹簧弹性势能的和不断减小 D. 物体在反弹阶段,动能一直增加,直到物体脱离弹簧为止
|
6. 难度:简单 | |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a=2g的加速度竖直向下运动,则在此物体下降h高度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2mgh B. 物体的动能减少了2mgh C. 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D.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mgh
|
7. 难度:简单 | |
半径相同的两个金属小球A、B带有电荷量相等的电荷(可视为点电荷),相隔一定距离,两球之间的相互吸引力的大小是F,今让第三个半径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C先后与A、B两球接触后移开,再将A、B两球距离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A、B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 A. 吸引力, C. 排斥力,
|
8.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的情况中,a、b两点电势相等、电场强度也相同的是( ) A. B. C. D.
|
9. 难度:简单 | |
一段粗细均匀的镍铬丝,横截面的直径是d,电阻是R,把它拉制成直径为 A.
|
10.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a、b分别表示由相同材料制成的两条长度相同、粗细均匀电阻丝的伏安特性曲线,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a代表的电阻丝较粗 B. b代表的电阻丝较粗 C. a电阻丝的阻值小于b电阻丝的阻值 D. 图线表示的电阻丝的阻值与电压成正比
|
11. 难度:简单 | |
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在前2 s内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则( ) A. 从第1 s末到第2 s末合力做功为 B. 从第3 s末到第5 s末合力做功为-W C. 从第5 s末到第7 s末合力做功为W D. 从第3 s末到第7 s末合力做功为-2W
|
12. 难度:中等 | |
在电荷量分别为2q和-q的两个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在两点电荷连线上有a、b两点,则( ) A. 在两点电荷之间的连线上存在一处电场强度为零的点 B. 在负试探电荷从a点向b点移动过程中所受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 C. 在负试探电荷从a点向b点移动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 负试探电荷在a点具有的电势能比在b点具有的电势能小
|
13.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B与电池两极相接,一个带正电的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开关S,电容器充电,这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夹角为θ,那么( ) A. 开关S断开,带正电的A板向B板靠近,θ不变 B. 开关S断开,将A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则θ减小 C. 保持开关S闭合,带正电的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 D. 开关S断开,并同时剪断细线,小球将做自由落体运动
|
14.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输入电压U恒为16V,灯泡L标有“6V,6W”字样,电动机线圈的电阻RM=1Ω,若灯泡恰能正常发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16W B.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0W C. 电动机的热功率为1W D. 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16W
|
15.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表G和一个电阻箱R组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 B. 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 C. 乙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 D. 乙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
|
16. 难度:简单 | |
某兴趣小组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在本实验中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 A、重物的质量 B.重力加速度 C.重物下落的高度 D.与重物下落高度所对应的瞬时速度 (2)下列器材中,实验必须用到的有_____ A.打点计时器 B.重物 C.天平 D.毫米刻度尺 E.秒表 F.小车 (3)打出了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O点为纸带上第一点,若重物的质量为0.5kg,从开始下落到打D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为______J,动能增加量为________ J(重力加速度g=9.8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根据计算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同学继续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v,量出下落距离h,并以
|
17. 难度:简单 | |
质量为2吨的某型号汽车,其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 kW,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3000 N,求在额定功率下,求: (1)汽车行驶的速度为12 m/s时的加速度大小 (2)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
|
18. 难度:简单 | |
有一个带电荷量q=3×10-6 C的负检验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功6×10-4 J,从B点移动到C点,克服电场力做功9×10-4 J,求: (1)AB、BC间的电势差分别为多少? (2)若以B点为零势能点,则A、C两点的电势分别为多少?电荷在A、C两点的电势能各为多少?
|
19. 难度:中等 | |
物块A的质量为m=2kg,物块与坡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6,水平面光滑.坡道顶端距水平面高度为h=1m,倾角为θ=37°.物块从坡道进入水平滑道时,在底端O点处无机械能损失,将轻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水平滑道M处并固定墙上,另一自由端恰位于坡道的底端O点,如图所示.物块A从坡顶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为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块滑到O点时的速度大小; (2)弹簧为最大压缩量时的弹性势能; (3)物块A被弹回到坡道后上升的最大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