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一小球从地面上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与速率成正比,在上升过程中,下列能正确反映小球的机械能E随上升高度h的变化规律(选地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的是
|
2. 难度:中等 | |
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叠放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体A、B(B物体与弹簧连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用在物体A上,使物体A开始向上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测得两个物体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 施加外力前,弹簧的形变量为2Mg/k B. 外力施加的瞬间,AB间的弹力大小为M(g-a) C. AB在t1时刻分离,此时弹簧弹力恰好为零 D. 弹簧恢复到原长时,物体B的速度达到最大值
|
3. 难度:中等 | |
一质点在0~10 s内,其v-t图象的图线恰好是与两坐标轴相切的圆弧,则( ) A. 0时刻,质点的加速度等于0 B. 10 s内质点的位移约为21.5 m C.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等于1m/s2时的速度等于4.5 m/s D. 质点的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
|
4.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质量为mA的物块A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吊着,在A的下方用弹簧连着质量为mB的物块B,开始时静止不动.现在B上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缓慢拉动B使之向下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希望撤去力F后,B向上运动并能顶起A,则力F的最小值是 ( ) A. B. C. D.
|
5. 难度:简单 | |
火星表面很接近地球,是将来人类可能的居住地。已知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 A. 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8m/s2 B. 环绕火星运动的卫星的最大速度约为3.7km/s C. 火星的平均密度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一半 D. 火星同步卫星的运动半径等于地球同步卫星运动的半径
|
6. 难度:简单 | |
如图,足够长的U型光滑金属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 A. 在该过程中,导体棒所受合外力做功为 B. 该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 C. 该过程中,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为 D. 导体棒获得初速度时,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
|
7.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水平放置,板长为L,板间距离为d,距板右端L处有一竖直屏M。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质点以初速度v0沿中线射入两板间,最后垂直打在M上,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 A. 板间电场强度大小为 B. 两极板间电压为 C. 整个过程中质点的重力势能增加 D. 若仅增大两极板间距,则该质点不可能垂直打在M上
|
8. 难度:困难 | |
如图所示,生产车间有两个相互垂直且等高的水平传送带甲和乙,甲的速度为v0,小工件离开甲前与甲的速度相同,并平稳地传到乙上,工件与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乙的宽度足够大,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 若乙的速度为 v0,工件在乙上侧向( 垂直于乙的运动方向)滑过的距离s= B. 若乙的速度为 2v0,工件从滑上乙到在乙上侧向滑动停止所用的时间不变 C. 若乙的速度为 2v0,工件在乙上刚停止侧向滑动时的速度大小v= D. 保持乙的速度 2v0 不变,当工件在乙上刚停止滑动时,下一只工件恰好传到乙上,如此反复. 若每个工件的质量均为m,除工件与传送带之间摩擦外,其他能量损耗均不计,驱动乙的电动机的平均输出功率
|
9. 难度:中等 | |
接近光速飞行的飞船和地球上各有一只相同的铯原子钟,飞船和地球上的人观测这两只钟的快慢,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飞船上的人观测到飞船上的钟较快 B. 飞船上的人观测到飞船上的钟较慢 C. 地球上的人观测到地球上的钟较快 D. 地球上的人观测到地球上的钟较慢
|
10. 难度:中等 | |
野生大象群也有自己的“语言”。研究人员录下象群“语言”交流时发出的声音,发现以2倍速度快速播放时,能听到比正常播放时更多的声音。播放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时,播出声波的___________(选填“周期”或“频率”)也变为原来的2倍,声波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1. 难度:困难 | |
人的眼球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折射率相同、半径不同的两个球体共轴,平行光束宽度为D,对称地沿轴线方向射入半径为R的小球,会聚在轴线上的P点。取球体的折射率为
|
12. 难度:困难 | |
如图所示,abc为光滑的轨道,其中ab是水平的,bc是竖直平面内的半圆且与ab相切,半径R=0.3m,质量m=0.5kg的小球A静止在轨道上,另一个质量M=1.0kg的小球B,以速度 (1)碰撞结束时小球A和B的速度大小; (2)A球在c点对轨道的压力; (3)论证小球B能否沿半圆轨道到达c点.
|
13. 难度:困难 | |
如图,容积均为V的气缸A、B下端有细管(容积可忽略)连通,阀门K2位于细管的中部,A、B的顶部各有一阀门K1、K3;B中有一可自由滑动的活塞(质量、体积均可忽略)。初始时,三个阀门均打开,活塞在B的底部;关闭K2、K3,通过K1给气缸充气,使A中气体的压强达到大气压p0的3倍后关闭K1。已知室温为27 ℃,气缸导热。 (1)打开K2,求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和压强; (2)接着打开K3,求稳定时活塞的位置; (3)再缓慢加热气缸内气体使其温度升高20 ℃,求此时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
|
14. 难度:困难 | |
如图甲所示,滑块与长木板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开始时均处于静止状态。作用于滑块的水平力F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t=2.0s时撤去力F,最终滑块与木板间无相对运动。已知滑块质量m=2kg,木板质量M=1kg,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0.2。(已知滑块在2.5内没有滑离木板) 求: (1).在0-0.5内,滑块和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大小? (2).在2.5时,滑块和长木板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
15. 难度:简单 | |
小王和小李两同学分别用电阻箱、电压表测量不同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1)小王所测电源的内电阻r1较小,因此他在电路中接入了一个阻值为2.0Ω的定值电阻R0,所用电路如图甲所示. ①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器材连接成完整的实验电路_______ ②闭合开关S,调整电阻箱的阻值R,读出电压表相应的示数U,得到了一组U、R数据.为了比较准确地得出实验结论,小王同学准备用直线图象来处理实验数据,图象的纵坐标表示电压表读数U,则图象的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应该是______. (2)小李同学所测电源的电动势E2约为9V,内阻r2为35~55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50mA.小李同学所用电路如图丙所示,图中电阻箱R的阻值范围为0~9999Ω. ①电路中R0为保护电阻.实验室中备有以下几种规格的定值电阻,本实验中应选用 ____. A.20Ω,125mA B.50Ω,20mA C.150Ω,60mA D.1500Ω,5mA ②实验中通过调节电阻箱的阻值,记录电阻箱的阻值R及相应的电压表的示数U,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作出
|
16. 难度:困难 | |
某实验小组做“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实验的探究对象是铝块(质量小于砂桶),装置如图甲所示,保持铝块的质量m不变,通过在砂桶中添加砂来改变对铝块的拉力,每次释放轻绳,由力传感器可测得拉力的大小F,由纸带上打出的点可算出对应的加速度大小a,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电源频率为50Hz。 (1)该同学根据多组实验数据画出如图乙所示的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他标注纵轴为加速度a,但忘记标注横轴,则该图象的斜率为_______(用所给的字母表示); (2)该实验小组还利用该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让砂桶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图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2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丙所示,已知铝块的质量m=100g,砂桶和砂的质量M=400g,g取10m/s2,则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加量△Ek=_______J,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_______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