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某河段两岸平行,河水越靠近河中央水流速度越大.一条小船(可视为质点)沿垂直于河岸的方向航行,它在静水中航行速度为v,沿河岸向下及垂直河岸建立直角坐标系xOy,则该船渡河的大致轨迹正确的是 ( ) A. B. C. D.
|
2. 难度:困难 | |
如图所示,由倾角为45°的粗糙斜面AB和半径为0.5 m的 A. 若μ值满足一定的条件,则物块可能从D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 B. 若μ值满足一定的条件,则物块可能最终从AD圆弧某处脱离轨道 C. 若μ=0.2,则物块最终从CD圆弧某处脱离轨道 D. 若μ=0.2,则物块始终不会脱离轨道
|
3. 难度:中等 | |
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测得两滑块碰撞前后运动的实验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图象.图中的线段a、b、c分别表示沿光滑水平面上同一条直线运动的滑块Ⅰ、Ⅱ和它们发生正碰后结合体的位移变化关系.已知相互作用时间极短,由图象给出的信息可知( ) A. 碰前滑块Ⅰ与滑块Ⅱ速度大小之比为7∶2 B. 碰前滑块Ⅰ的动量大小比滑块Ⅱ的动量大小大 C. 碰前滑块Ⅰ的动能比滑块Ⅱ的动能小 D. 滑块Ⅰ的质量是滑块Ⅱ的质量的
|
4.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冥王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公转周期为T0,其近日点到太阳的距离为a,远日点到太阳的距离为b,半短轴的长度为c.若太阳的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忽略其他行星对冥王星的影响,则
A. 冥王星从B→C→D的过程中,速率逐渐变小 B. 冥王星从A→B→C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对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C. 冥王星从A→B所用的时间等于T0/4 D. 冥王星在B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
5.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V”形槽,其底部BC是一段圆弧,两侧都与光滑斜槽相切,相切处B、C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一小物体从右侧斜槽上距BC平面高度为2h的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圆弧槽再滑上左侧斜槽,最高能到达距BC所在水平面高度为h的D处,接着小物体再向下滑回,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则( ) A. 小物体恰好滑回到B处时速度为零 B. 小物体尚未滑回到B处时速度已变为零 C. 小物体能滑回到B处之上,但最高点要比D处低 D. 小物体最终一定会停止在圆弧槽的最低点
|
6. 难度:困难 | |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B叠放在斜面体上,物体B受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沿斜面匀速上滑,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θ,且A、B质量均为m,则( ) A. A、B保持相对静止 B. 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等于 C. 地面受到的压力等于(M+2m)g D. 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7.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小球A和物块B,跨过固定于斜面体顶端的小滑轮 O ,倾角为30°的斜面体置于水平地面上.A的质量为 m , B 的质量为4m .开始时,用手托住 A,使 OA 段绳恰好处于水平伸直状态(绳中无拉力), OB 绳平行于斜面,此时 B 静止不动.将A由静止释放,在其下摆过程中,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小球A的机械能不守恒,A、B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B. 物块 B 受到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C. 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一直向右 D. 小球A摆到最低点时绳上的拉力大小为2mg
|
8.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A、B两点分别是斜面的顶端、底端,C、D是斜面上的两个点,LAC∶LCD∶LDB=1∶3∶3,E点在B点正上方并与A点等高.从E点水平抛出质量相等的两个小球,球a落在C点,球b落在D点,球a和球b从抛出到落在斜面上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 ) A.两球运动时间之比为1∶2 B.两球抛出时初速度之比为4∶1 C.两球动能增加量之比为1∶2 D.两球重力做功之比为1∶3
|
9. 难度:困难 | |
如图所示,内壁光滑、半径大小为R的圆轨道竖直固定在桌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静止在轨道底部A点.现用小锤沿水平方向快速击打小球,击打后迅速移开,使小球沿轨道在竖直面内运动.当小球回到A点时,再次用小锤沿运动方向击打小球,通过两次击打,小球才能运动到圆轨道的最高点.已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未脱离轨道,在第一次击打过程中小锤对小球做功W1,第二次击打过程中小锤对小球做功W2.设先后两次击打过程中小锤对小球做的功全部用来增加小球的动能,则 A. B. C. 1 D. 2
|
10. 难度:困难 | |
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形金属槽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左边紧靠竖直墙壁.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金属槽上端R处由静止下落,恰好与槽左端相切进入槽内,到达槽最低点A后向右运动,最后从槽的右端冲出,小球到达最高点时与A点的距离为 A. 槽的质量为 B. 槽的质量为 C. 球首次到达A点时对槽的压力大小为5mg D. 球首次到达A点时对槽的压力大小为3mg
|
11. 难度:简单 | |
如图甲所示,一位同学利用光电计时器等器材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有一直径为d、质量为m的金属小球由A处由静止释放,下落过程中能通过A处正下方、固定于B处的光电门,测得A、B间的距离为H(H>>d),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1)如图乙所示,用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的直径d =_______mm。 (2)小球经过光电门B时的速度表达式为__________。 (3)多次改变高度H,重复上述实验,作出 (4)实验中发现动能增加量△EK总是稍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EP,增加下落高度后,则
|
12. 难度:中等 | |
为验证“拉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某同学到实验室找到下列器材:长木板(一端带定滑轮)、电磁打点计时器、质量为200 g的小车、质量分别为10 g、30 g和50 g的钩码、细线、学生电源(有“直流”和“交流”档).该同学进行下列操作 A.组装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B.将质量为200 g的小车拉到打点计时器附近,并按住小车 C.选用50 g的钩码挂在拉线的挂钩P上 D.释放小车,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打出一条纸带 E.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的纸带中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 F.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 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进行实验时,学生电源应选择用________(填“直流”或“交流”)档. (2)该同学将纸带上打的第一个点标为“0”,且认为打“0”时小车的速度为零,其后依次标出计数点1、2、3、4、5、6(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如图乙所示.该同学测量出计数点0到计数点3、4、5的距离,并标在图乙上.则在打计数点4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如果将钩码的重力在数值上当作小车所受的拉力,则在打计数点0到4的过程中,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________J,小车的动能增量为________J.(取重力加速度g=9.8 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由(2)中数据发现,该同学并没有能够得到“拉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增量”的结论,且对其他的点(如2、3、5点)进行计算的结果与“4”计数点相似.你认为产生这种实验结果的主要原因有(写出两条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一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固定于O点,绳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光滑定滑轮B与O点等高.轻绳跨过定滑轮B将小球拉到A点,保持轻绳绷直,由静止释放小球.当小球摆到定滑轮的正下方时,绳对定滑轮总的作用力大小为2
|
14. 难度:困难 | |
银河系的恒星中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1和S2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天文观察测得它们的运动周期为T,若已知S1和S2的距离为r,引力常量为G,求两星的总质量M.
|
15. 难度:困难 | |
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小车A和小车B放在水平面上,小车A的右端连着一根水平的轻弹簧,处于静止状态.小车B从右面以某一初速度驶来,与轻弹簧相碰,之后,小车A获得的最大速度为v.若不计摩擦和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机械能损失. (1)求小车B的初速度大小. (2)如果将两小车A、B的质量都增大到原来的2倍,再让小车B与静止的小车A相碰,要使A、B两小车相互作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保持不变,小车B的初速度大小又是多大?
|
16. 难度:困难 | |
如图甲所示,质量M=3 kg,足够长的小车静止在水平面上,半径为R的 (1)物块经过圆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大小; (2)直到物块与小车相对静止的过程中因摩擦共产生的热量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