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加了力,施力物体自身可不受力的作用 B. 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力的同时,一定也受到受力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 C. 力的产生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 D. 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 
	                        |
| 2. 难度:简单 | |
| 
		                             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在下列情形下要发生变化的是( ) A. 把它从赤道拿到两极 B. 在同一地点,把它放入水中 C. 在同一地点,把它放入密闭的容器中 D. 在同一地点,让它由静止到运动 
  | 
	                        |
| 3. 难度:简单 | |
| 
		                             均质木棒,一端靠在光滑圆球上,另一端搁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棒处于静止状态,则这时木棒受到的力有( ) 
 A. 重力、地面和球的弹力 B. 重力、地面的摩擦力 C. 重力、地面和球的弹力、地面的摩擦力 D. 重力、地面的摩擦力和球的弹力 
  | 
	                        |
| 4. 难度:中等 | |
| 
		                             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B.轻杆一端所受弹力的作用线一定与轻杆方向垂直 C.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D.形变大的物体产生的弹力一定比形变小的物体产生的弹力大 
  | 
	                        |
| 5.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一重为10 N的球固定在支杆AB的上端,今用一段绳子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已知绳的拉力为7.5 N,则AB杆对球的作用力( ) 
 A. 大小为7.5 N B. 大小为10 N C.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右下方 D.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左上方 
  | 
	                        |
| 6. 难度:简单 | |
| 
		                             把重为G的物体用一水平力F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墙壁上,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从t=0时刻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是下图中的( ) 
 A.  
  | 
	                        |
| 7.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同一弹簧测力计按图(甲)、(乙)两种方式测量某小桶的重力,(甲)图中系小桶的轻绳较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图中的大 B. 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一样大 C. (甲)图中绳的拉力比(乙)图中的大 D. (乙)图中绳的拉力比(甲)图中的大 
  | 
	                        |
| 8. 难度:中等 | |
| 
		                             某物体同时受到同一个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的作用,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坐标纸中每格边长表示1N的大小的力),该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大小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5N B. 乙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2N C. 丙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0 D. 丁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0 
  | 
	                        |
| 9.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作用下,木块A、B保持静止。若木块A与B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0。则关于木块B的受力个数可能是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 
	                        |
| 10.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放置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时,细绳上的拉力F和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N将( ) 
 A.N逐渐增大 B.N逐渐减小 C.F先增大后减小 D.F先减小后增大 
  | 
	                        |
| 11. 难度:简单 | |
| 
		                             如图甲是一个用来测方木块和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简单装置.方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方木块被一根绳子系在右面一端固定的水平弹簧测力计上.长木板下面有轮子可以滚动,用一个平稳的水平力向左推动木板,木板向左缓慢移动,待弹簧测力计的指针稳定后,读出测力计的读数 
 
  | 
	                        |
| 12. 难度:简单 | |
| 
		                             在做“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 
 (1)除已有的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细绳套、刻度尺、图钉和铅笔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____) A.每次把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 B.每次把橡皮条拉直 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 (3)某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绳套结点的位置.图中________是力F1与F2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____是力F1与F2的合力的实验值.通过把F和F′进行比较,可以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 
	                        |
| 13.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一个M=2 kg的物体A放在μ=0.2的粗糙水平面上,用一条质量不计的细绳绕过定滑轮和一个m0=0.1 kg的小桶B相连,已知:A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4.5 N,滑轮上的摩擦不计,g=10 m/s2,求在以下情况下,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1)只挂B,处于静止状态时; (2)只挂B但在A上再放一个M′=3 kg的物体时; (3)只在桶内加入m1=0.33 kg的沙子时; (4)只在桶内加入m2=0.5 kg的沙子时. 
  | 
	                        |
| 14. 难度:简单 | |
| 
		                             重量G=100N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给物体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成θ=30°的拉力F,F=20N,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求: 
 (1)地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 (2)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 
	                        |
| 15.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放在长木板上的木块质量为m,当木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时,木块静止在长木板上. 
 (1)求此时木块所受的弹力和摩擦力各多大? (2)当把木块的倾角增大到θ(θ>α)时,木块刚好沿长木板匀速下滑,求木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大? 
  | 
	                        |
| 16. 难度:简单 | |
| 
		                             两质量分别为M和m的物体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如图11所示放置,OA、OB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M重20N,m静止在水平面上.求: 
 (1)OA绳和OB绳的拉力大小; (2)m受到的摩擦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