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在水平光滑地面上有A、B两个木块,之间用一轻弹簧连接.A靠在墙壁上,用力F向左推B使两木块之间弹簧压缩并处于静止状态。若突然撤去力F,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木块A离开墙壁前,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也守恒 B. 木块A离开墙壁前,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也不守恒 C. 木块A离开墙壁后,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也守恒 D. 木块A离开墙壁后,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但机械能守恒
|
|
| 2. 难度:简单 | |
|
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关于此质点的振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 B. 在 C. 在 D. 在
|
|
| 3. 难度:中等 | |
|
图甲为一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像,图乙为横波中x=2m处质点A的振动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负方向 B. 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2m/s C. 在t=0时刻,图甲中质点A的振动速度大小为0 D. 在t=1s时刻,图甲中质点A的位置坐标为(0,20)
|
|
| 4. 难度:简单 | |
|
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直线运动,教科书中讲解了由 A. 由 B. 由 C. 由 D. 由
|
|
| 5. 难度:困难 | |
|
A、B两球沿一直线运动并发生正碰,如图所示为两球碰撞前后的位移时间图象.a、b分别为A、B两球碰前的位移图象,C为碰撞后两球共同运动的位移图象,若A球质量是m=2kg,则由图象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B碰撞前的总动量为3kg•m/s B. 碰撞时A对B所施冲量为﹣4N•s C. 碰撞前后A的动量变化为4kg•m/s D. 碰撞中A、B两球组成的系统损失的动能为10J
|
|
| 6. 难度:中等 | |
|
一物体沿平直轨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物体拖动的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迹,以此记录物体的运动情况.其中一部分纸带上的点迹情况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测得A点到B点,以及A点到C点的距离分别为x1=3.20cm,x2=12.80cm,则在打下点迹B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m/s,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m/s2.
|
|
| 7. 难度:简单 | |
|
(1)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甲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线
(2)实验中同学甲发现测得的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39次全振动计为40次
(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某同学乙在实验中通过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到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再以L为横坐标、
请将表中第三次测量数据标在右图中,并在右图中作出
②根据图象,可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