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有( ) A. 力、位移、加速度 B. 重力、路程、速度 C. 时间、弹力、速度 D. 质量、位移、加速度
|
|
| 2. 难度:简单 | |
|
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C. 物体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也越大 D.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总是一致
|
|
| 3. 难度:简单 | |
|
一个质点沿半径为 A.
|
|
| 4. 难度:简单 | |
|
体育课上某同学做引体向上.他两手握紧单杠,双臂竖直,身体悬垂;接着用力上拉使下颌超过单杠(身体无摆动);然后使身体下降,最终悬垂在单杠上。在身体悬垂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单杠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B. 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单杠的作用力是一越对相互作用力 C. 若增大两手间的距离,最终悬垂时单臂的拉力不变 D. 若增大两手间的距离,最终悬垂时单臂的拉力变大
|
|
| 5.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为零)的是( ) A.
|
|
| 6. 难度:简单 | |
|
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最初连续的3个1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
|
|
| 7. 难度:简单 | |
|
小球从高为H处做自由落体运动,当其速度为落地速度的 A.
|
|
| 8. 难度:简单 | |
|
人站在超市自动扶梯的踏板上,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B. 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C. 人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 D. 人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
|
| 9. 难度:简单 | |
|
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
A. B. C. D.
|
|
| 10. 难度:简单 | |
|
下列关于物体的运动可以将物体看成质点的是( ) A. 比较两列火车的快慢 B. 计算飞机从南京到上海运行的时间 C. 汽车从车站开出通过车站站牌的时间 D. 研究地球自转规律时的地球
|
|
| 11. 难度:简单 | |
|
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运用逻辑推理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的论断 B. 提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C. 通过斜面上物体的匀加速运动外推出斜面倾角为 D. 总体的思想方法是:对现象的观察——提出假说——逻辑推理——实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
|
| 12. 难度:简单 | |
|
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 A.
|
|
| 13. 难度:简单 | |
|
木块沿粗糙固定斜面运动,下列对木块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
|
|
| 14. 难度:简单 | |
|
已知力
A.
|
|
| 15. 难度:简单 | |
|
一物体沿直线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
A. 物体通过 B. 物体通过 C. 物体通过 D. 两个加速度
|
|
| 16. 难度:困难 | |
|
两辆游戏赛车a、b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t=0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处,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图如图所示.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
|
|
| 17. 难度:简单 | |
|
在“验证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实验中,每次实验时都要把可移动的橡皮条的一端缓慢拉到同一位置,这就使每次拉力作用的时候,橡皮条的形变量相同.实验中记录每次拉力的大小、方向,利用力的图示法验证共点力合成时应遵循的法则.这种实验验证所使用的是__________. A.控制变量法 B.理想模型法 C.等效替代法
|
|
| 18. 难度:简单 | |
|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学生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测量仪器: (1)下列关于“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_ 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紧靠打点计时器 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 C.应先接通电源,在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后再释放小车 D.当小车停止运动时应及时断开电源 (2)在“用打点计时器测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选出
|
|
| 19. 难度:简单 | |
|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他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并逐个增加钩码,同时用毫米刻度尺分别测出加挂不同钩码时弹簧的长度
|
|
| 20. 难度:简单 | |
|
为了便于行车,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一座大桥的引桥就是一个斜面.把一个重力为 (1)在图中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2)现把重力分解为沿斜面的分力
|
|
| 21. 难度:简单 | |
|
一列高速列车以 (1)这列高速列车的加速度大小; (2)15秒末的速度大小; (3)45秒末的速度大小.
|
|
| 22. 难度:简单 | |
|
从离地面8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 (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自开始下落计时,在第1s内的位移大小; (3)自开始下落计时,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 (4)自开始下落计时,最后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
|
| 23. 难度:困难 | |
|
木块A、B分别重50 N和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 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 N/m.A、B、弹簧组成的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 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求力F作用后木块A、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
| 24. 难度:简单 | |
|
两个小物体A和B相距L,静止放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某时刻起A开始向右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与B发生碰撞.已知每次碰撞后两物体都交换速度,A以碰撞后的速度为初速度继续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则以碰撞后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试求: (1)A与B第1次碰撞后B的速度大小; (2)A与B从第5次碰撞到第6次碰撞过程中B运动的时间; (3)第6次碰撞前A运动的总路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