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在下列情况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 ) A. 飘落的树叶 B. 沿着斜面匀速下滑的物体 C. 被起重机匀加速吊起的物体 D. 不计空气阻力,推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
|
|
| 2.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分别从两个高度相等而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顶从静止开始下滑,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到达底部时重力的功率相等 B. 到达底部时速度大小相等 C. 下滑过程中重力做的功相等 D. 到达底部时动能相等
|
|
| 3.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小球以15m/s的速度水平抛出,飞行一段时间后恰好垂直撞在倾角为37°的斜面上,(sin37°=0.6,cos37°=0.8,g=10m/s 2)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4s B. 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2s C. 小球撞在斜面上时的速度为20m/s D. 小球抛出点与落点之间高度差为40m
|
|
| 4. 难度:简单 | |
|
某人用手将1kg物体由静止向上提起1m,这时物体的速度为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手对物体做功2J B. 合外力做功2J C. 合外力做功12J D. 物体重力做功10J
|
|
| 5. 难度:简单 | |
|
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 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 曲线运动不可能是匀变速运动 D. 变加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
|
| 6. 难度:简单 | |
|
一物体静止在升降机的地板上,在升降机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 ( ) A. 物体势能的增加量 B. 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C. 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加上物体势能的增加量 D. 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减去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
|
| 7. 难度:简单 | |
|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关闭发动机继续运动S1距离后速度由2v变为v,再运动S2距离后速度由v变为 A. 1∶1 B. 1∶
|
|
| 8. 难度:中等 | |
|
在离地面高为h处,竖直上抛一质量为m的物块,抛出时的速度为v0,当它落到地面时速度为v,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则在此过程中物块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等于( ) A. B. C. D.
|
|
| 9. 难度:中等 | |
|
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于O点,如图所示,小球在水平力F作用下由最低点P缓慢地移到Q点,在此过程中F做的功为( )
A. FLsinθ B. mgLcosθ C. mgL(1-cosθ) D. FLtanθ
|
|
| 10. 难度:中等 | |
|
水平面上的甲、乙两物体,在某时刻动能相同,它们仅在摩擦力作用下逐渐停下来,图中,a、b分别表示甲、乙的动能Ek和位移s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甲和乙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大 B. 若甲和乙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小 C. 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乙两物体和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 D. 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和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一定比乙小
|
|
| 11.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A、B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和2m,A置于光滑水平面上,B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用相同水平力分别依次推A和B,使它们从静止前进相同的位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次推力做的功不相等; B. 第二次推力做的功大一些; C. 第二次推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小一些; D. 第二次推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大一些。
|
|
| 12. 难度:困难 | |
|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光滑轨道ABCD,其中BC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是竖直轨道,CD是水平轨道。 AB与BC相切于B点,CD与BC相切于C点。一根长为2R的轻杆两端分别固定着两个质量均为m的相同小球P、Q(视为质点),从Q与B等高处由静止释放,两球滑到水平轨道上。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下滑的整个过程中P球机械能守恒 B. 下滑的整个过程中两球与轻杠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C. Q球过C点的速度大小为 D. 下滑的整个过程中Q球机械能增加量为
|
|
| 13. 难度:困难 | |
|
河水的流速随河岸的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若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 B. 船渡河的最短时间是100s C. 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始终与河岸垂直 D. 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4m/s
|
|
| 14. 难度:中等 | |
|
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出发以 A.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 B.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 C. 物体的动能增加 D. 重力做功
|
|
| 15. 难度:困难 | |
|
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A的同时,在离地面高H处有相同质量的另一物体B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距地面高h时速率都为v(两物体不会相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物体A竖直上抛的初速度大小是物体B落地时速度大小的2倍 C. 物体A、B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 D. 两物体落地前各自的机械能都守恒且两者机械能相等
|
|
| 16. 难度:困难 | |
|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质量为m、套在粗糙竖直固定杆A处的圆环相连,弹簧水平且处于原长。圆环从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处的速度最大,到达C处的速度为零,AC=h。圆环在C处获得一竖直向上的速度v,恰好能回到A;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之内,重力加速度为g,则圆环( )
A. 下滑过程中,加速度一直减小 B. 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C. 在C处,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D. 上滑经过B的速度大于下滑经过B的速度
|
|
| 17. 难度:简单 | |
|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的装置探究“恒力的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
⑴实验中除测量位移、时间、沙和沙桶的总质量外,还需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 ⑵实验中该小组认为小车受到的合力大小等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的大小。分析实测数据发现合力的功总小于小车动能的变化量,其中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小垫块垫得太低 B.平衡摩擦力时,小垫块垫得太高 C.平衡摩擦力时,始终挂着小桶 D.实验时小车的质量远小于沙和沙桶的总质量
|
|
| 18. 难度:困难 | |
|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应接直流电源 B.为了减小误差,重物质量应大些 C.实验时,应先松开纸带,重锤运动稳定后再接通电源 D.若t为起点到某点的时间,计算该点的速度可用公式v=gt (2)若实验中所用的重锤的质量为m=1kg,打点纸带如图所示,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取B点分析,重锤动能EkB=_________J,从开始下落起至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是_______J。(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根据纸带算出相关各点的速度v,量出对应下落的距离h,则以
|
|
| 19. 难度:中等 | |
|
从某一高处水平抛出一个物体,抛出后2s末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面成45o角,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面成60o角,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抛出时物体初速度v0的大小; (2)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h的大小。
|
|
| 20. 难度:中等 | |
|
民用航空客机的机舱一般都设有紧急出口,飞机发生意外情况着陆后,打开紧急出口的舱门,会自动生成一个由气囊构成的斜面。如图所示为某气囊斜面,机舱离底端的竖直高度AB=3.0m,斜面长AC=5.0m,斜面与水平地面CD段间有一段小圆弧平滑连接。旅客从气囊上由静止开始滑下,其与气囊、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5,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
(1)人滑到斜面底端C时的速度大小; (2)人离开C点后还要在地面上滑行多远才能停下。
|
|
| 21. 难度:困难 | |
|
有一台最大功率为Pm=8×103W的起重机,将一个质量为m=1000kg的物体竖直向上吊起,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 (1)若起重机以最大功率工作时,物体最终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多少? (2)若物体以v=0.4m/s的速度匀速上升,起重机的实际功率是多少? (3)若物体从静止气以a=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则维持此加速度的时间是多少?
|
|
| 22.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质量mB=3.5kg的物体B通过一轻弹簧固连在地面上,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N/m.一轻绳一端与物体B连接,绕过无摩擦的两个轻质小定滑轮O1、O2后,另一端与套在光滑直杆顶端的、质量mA=1.6kg的小球A连接.已知直杆固定,杆长L为0.8m,且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初始时使小球A静止不动,与A端相连的绳子保持水平,此时绳子中的张力F为45N.已知AO1=0.5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绳子不可伸长.现将小球A从静止释放,则:
(1)在释放小球A之前弹簧的形变量; (2)若直线CO1与杆垂直,求物体A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绳子拉力对物体A所做的功; (3)求小球A运动到底端D点时的速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