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在物理学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中,科学家们运用了许多研究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不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替代物体的方法是假设法 B. 引入重心.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时运用了类比法 C. 根据速度定义式 D.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
|
| 2. 难度:简单 |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速度变化越大,则其加速度越大 B. 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则其速度一定增大 C. 原来平衡的物体,突然撤去一个外力,物体可能做曲钱运动,也可能做直线运动 D. 原来平衡的物体,突然撤去一个外力,则一定会产生加速度且方向与撤去的外力的方向相同
|
|
| 3. 难度:中等 | |
|
如图,滑块以初速度 A. C.
|
|
| 4. 难度:中等 | |
|
两个质量为m1的小球套在竖直放置的光滑支架上,支架的夹角为1200,如图所示,用轻绳将两球与质量为m2的小球连接,绳与杆构成一个菱形,则m1:m2为
A. 1:1 B. 1:2 C. 1:
|
|
| 5.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钢铁构件A、B.放在平板卡车的水平底板上,卡车底板和B间动奉擦因数为μ1,A、B间动摩擦因数为μ2,
A.
|
|
| 6.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
A. 弹簧秤的示数是30N B. 弹簧秤的示数是50N C. 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D. 在突然撤去F1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13m/s2
|
|
| 7. 难度:困难 | |
|
如图所示,竖直固定在地面上的轻弹簧的上端,连接一物体B.,B上放一物体A,现用力F竖直向下压A、B物体至某一位置静止,然后撤去力F,则
A. 在撤去F的瞬间,弹簧对B的弹力大于B对弹簧的弹力 B. 在撤去F的瞬间,A物体所受的合力不等于零,但小于F C. 在撤去F以后,弹黄对地面的压力总是等于A,、B的总重力 D. 在撤去F以后,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
|
| 8. 难度:困难 | |
|
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线下面分别悬挂两个小球,细线上端固定在同一点,若两个小球以相同的角速度,绕共同的竖直轴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两个摆球在运动过程中,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C.
|
|
| 9. 难度:困难 | |
|
寻找马航失联客机时,初步确定失事地点位于南纬 A. 该卫星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 该卫星可能是同步卫星 C. 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为
|
|
| 10.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一卫星沿椭圆执道绕地球运动,其周期为24小时,A、C两点分别为轨道上的远地点和近地点,B为短轴和轨道的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卫星从A运动到B和从B运动到C的时间相等 B. 卫星在A点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的速度大 C. 卫星在A的加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的加速度大 D. 卫星运动轨道上A、C间的距离和地球同步卫里轨道的直径相等
|
|
| 11. 难度:简单 | |
|
一质点在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在图中标出的时刻中.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的有
A. t1 B. t2 C. t3 D. t4
|
|
| 12.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A、B两小球从O点水平抛出,A球恰能越过竖直挡板P落在水平面上的Q点,B球抛出后与水平面发生碰撞,弹起后恰能越过挡板P也落在Q点.B球与水平面碰撞前后瞬间水平方向速度不变,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不计空气阻力.则:
A. A、B球从O点运动到Q点的时间相等 B. A、B球经过挡板P顶端时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 C. A球抛出时的速度是B球抛出时速度的3倍 D. 减小B球抛出时的速度,它也可能越过挡板P
|
|
| 13. 难度:困难 | |
|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固定有两个很靠近的同心圆孰道,外圆内表面光滑,内圆外表面粗糙,.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轨道的最低点以初速度
A. 若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0,则小球机械能一定不守恒 B. 若经过足够长时间,小球最终的机械能可能为 C. 若使小球始终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则v0一定不小于 D. 若小球第一次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0,则v0一定大于
|
|
| 14. 难度:中等 | |
|
如图,质量为m的小球用轻绳悬挂在O点,在水平恒力
A. 先加速后减速 B. 在B点加速度为零 C. 在C点速度为零 D. 在C点加速度为
|
|
| 15. 难度:困难 | |
|
将质量均为M=1kg的编号依次为1, 2, ...6的梯形劈块靠在一起构成倾角 A. 若所有劈均固定在水平面上,物块最终从6号劈上冲出 B. 若所有劈均固定在水平面上,物块最终能冲到6号劈上 C. 若所有劈均不固定在水平面上,物块上滑到5号劈时,劈开始相对水平面滑动 D. 若所有劈均不固定在水平面上.物块上滑到4号劈时,劈开始相对水平面滑动
|
|
| 16. 难度:困难 | |
|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用铁架台将两块固定有定滑轮的木板架起,木板的右端固定了两个打点计时器,将两个质量相等的小车A、B放置在木板右端,用细线绕过滑轮组后与两小车相连。两条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后分别与小车连接在一起。将两个打点计时器接在同一个电源上,确保可将它们同时打开或关闭。实验时,甲同学将两小车按住,乙同学先在动滑轮下方挂上一个钩码,再接通电源使打点计时器开始工作。打点稳定后,甲将两辆小车同时释放。在小车撞到定滑轮前,乙断开电源,两打点计时器同时停止工作,取下两条纸带,通过分析处理纸带记录的信息,可以求出两小车的加速度,进而完成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下图为小车A后面的纸带,纸带上的0, 1, 2, 3, 4,5, 6为每隔4个打印点选取的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中标注,单位为cm。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小车A的加速度a1=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效字)。同样测出小车B的加速度a2,若a1:a2近似等于_________,就可说明质量一定的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力成正比。
(2)丙同学提出,不需测出两小车加速度的数值.只量出两条纸带上从第一个打印点到最后一个打印点间的距离x1、x2,也能完成实验探究,若x1:x2近似等于___,也可说明质量一定的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力成正比,理由是_____________。 (3)下列操作中,对减少实验误差有益的是______ A.换用质量大一些的钩码 B.换用质量大一些的小车 C.调整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线与木板平行 D.平衡小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时,将细线与小车连接起来
|
|
| 17. 难度:困难 | |
|
某种娱乐比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质量为m=0.1 kg的小球穿在长为L的杆上(L足够长)它们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小球离开C点时的速度多大才能落在得分区的N点? (2)落在N点的小球在经过C处时,轨道对小球的作用力多大? (3)若
|
|
| 18.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是一种较精确重力加速度g值的方法:将下端装有弹射装置的真空玻璃直管竖直放置,玻璃管足够长,小球竖直向上被弹出,在O点与弹簧分离,然后返回。在O点正上方选取一点P。利用仪器精确测得OP的距离为从O点距玻璃管底部的距离为L0,从O点出发至返回O点的时间间隔为T1,小球两次经过P点的时间间隔为T2,求
(1)重力加速度g (2) 玻璃管最小长度
|
|
| 19. 难度:困难 | |
|
如图所示,物体1、物体3的质量均为m=1kg,质量为M=2 kg、长度为L=1.0m的长木板2与物体3通过不可伸长轻绳连接.跨过光滑的定滑轮.设长板2到定滑轮足够远,物体3离地面高H=6.5m,物体1与长板2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1)长板2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通过计算说明物体1是否会从长木板2的右端落下? (3)当物体3落地时,物体1在长板2上的位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