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 B. 电流可以是正、负电荷向相反方向移动形成的 C. 电流的方向就是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D. 电流总是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
|
| 2. 难度:中等 | |
|
真空中有两个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A和B,相距为r,带同种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和3q,它们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为F,相互接触后又放回原处,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 ) A.
|
|
| 3. 难度:简单 | |
|
关于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小段通电导体放在磁场A处,受到的磁场力比B处的大,说明A处的磁感应强度比B处的磁感应强度大 B. 由 C. 一小段通电导体在磁场中某处不受磁场力作用,则该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 D. 小磁针N极所受磁场力的方向就是该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
|
| 4. 难度:简单 | |
|
一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g=1mA.内阻为500Ω,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10V的电压表,则应在电流表上( ) A. 串联一个10kΩ的电阻 B. 并联一个10kΩ的电阻 C. 串联一个9.5kΩ的电阻 D. 并联一个9.5kΩ的电阻
|
|
| 5.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电场中有A.B两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势φA>φB,场强EA>EB B. 电势φA>φB,场强EA<EB C. 将+q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负功 D. 将-q电荷分别放在A.B两点时具有的电势能EpA>EpB
|
|
| 6. 难度:简单 | |
|
有a、b、c、d四个电阻,它们的U—I关系如图2所示,则图中电阻最大的是( )
A. a B. b C. c D. d
|
|
| 7. 难度:中等 | |
|
电阻R1和R2并联接入同一电路中,已知R1和R2的阻值之比为2:1,那么在相同时间内通过R1和R2的电流产生的热量之比Q1:Q2为( ) A. 4:1 B. 1:4 C. 1:2 D. 2:1
|
|
| 8.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直线A为电源的路端电压与总电流关系U-I图线,直线B为电阻R两端电压与通过该电阻电流关系的U-I图线.用该电源和该电阻组成闭合电路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和效率分别是( )
A. 6W、25% B. 3W、25% C. 3W、75% D. 6W、75%
|
|
| 9.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因线路故障,接通S时,灯泡L1和L2均不亮,用电压表测得Uab=0,Ubc=0,Ucd=4 V.因此可知开路处为( )
A. 灯泡L1 B. 灯泡L2 C. 变阻器 D. 不能确定
|
|
| 10. 难度:压轴 | |
|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E为电源电动势,r为电源内阻,R1和R3均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当R2的滑动触点在a端时合上开关S,此时三个电表和V、A1、A2的示数分别为U、I1、I2。现将R2的滑动触点向b端移动,则三个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 ( )
A. U增大,I1增大,I2不变 B. U增大,I1增大,I2减小 C. U减小,I1减小,I2增大 D. U减小,I1减小,I2不变
|
|
| 11. 难度:中等 | |
|
图中虚线为匀强电场中与场强方向垂直的等间距平行直线,两粒子M、N质量相等,所带电荷的绝对值也相等,现将M、N从虚线上的O点以相同速率射出,两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分别如图中两条实线所示.点a、b、c为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已知O点电势高于c点.若不计重力,则( )
A. 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 B. N在a点的速度与M在c点的速度大小相同 C. N在从O点运动至a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 D. M在从O点运动至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等于零
|
|
| 12. 难度:简单 | |
|
对于常温下一根阻值为R的金属电阻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若将电阻丝均匀拉长为原来的10倍,则电阻变为10R B. 常温下,若将电阻丝从中点对折,电阻变为R/4 C. 加在电阻丝上的电压从0逐渐加大到U,则在任意状态下的U/I的值不变 D. 若把温度降到绝对零度附近,电阻丝的电阻突然变为零,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象
|
|
| 13. 难度:中等 | |
|
对计算任何类型的用电器的电功率都适用的公式是( ) A. P=I2R B. P=U2/R C. P=UI D. P=W/t
|
|
| 14. 难度:中等 | |
|
某同学将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E、输出功率PR和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r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画在了同一坐标上,如图7中的a、b、c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直线a表示电源的总功率 B. 曲线c表示电源的输出功率 C. 电源的电动势E=3V,内电阻r=1Ω D. 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Pm=9W
|
|
| 15. 难度:中等 | |
|
(1)先用一个有三个倍率的多用电表粗略测量该导体的电阻,三个倍率分别是1、10、100。用10档测量该导体电阻时,操作步骤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大,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换到______档。 (2) 用游标卡尺测量导线的长度如左图所示,可知其长度为___________mm. (3)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的直径如右图所示,可知其直径为_________mm.
(4)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一个阻值约为5Ω的电阻Rx的阻值。现有电源(3V,内阻可不计),滑动变阻器(0~50Ω,额定电流2A),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下列电表 A. 电流表(0~0.6 A,内阻约0.125Ω) B. 电流表(0~3 A,内阻约0.025Ω) C.电压表(0~3 V,内阻约3 kΩ) D.电压表(0~15 V,内阻约15 kΩ) 为减小测量误差,在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_____,电压表应选用______(选填器材前的字母);实验电路应采用图中的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
|
|
| 16. 难度:中等 | |
|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电路和U-I图像如下: (1)由U-I图像,由此可知这个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V,内电阻r=_________Ω。 (2)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本实验电路存在系统误差,导致E测_________E真,r测______r真(填“>”“<”或“=”)
|
|
| 17. 难度:中等 | |
|
用一条绝缘轻绳悬挂一个带电小球,小球质量为
|
|
| 18. 难度:中等 | |
|
一个电源接电阻R1=2Ω时,通过电源的电流I1=2A,当电阻R2=6Ω,通过电源的电流I2=1A,求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为多少?
|
|
| 19.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30V,内阻为r=1Ω,电灯上标有“6V,12W”字样,直流电动机线圈电阻R=2Ω.若电灯恰能正常发光,求:
(1)通过电动机的电流 (2)电动机的输入功率 (3)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
|
| 20.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20V,电源的内阻r=2Ω,两个定值电阻R1=R2=8Ω,C为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C=3.0pF,虚线到两极板距离相等,极板长L=0.20m,两极板的间距d=1.010-2m,开关S断开时,有一带电微粒沿虚线方向以v0=2.0m/s的初速度射入C的电场中,微粒恰能落到下板的正中央,已知该微粒的质量为m=410-5Kg,g取10m/s2,试求:
(1)开关断开时两极板间的电压 (2)微粒所带电荷的电性和电荷量q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