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南省醴陵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最早对自由落体运动有正确认识和研究的科学家是( )

A. 亚里士多德    B. 伽利略    C. 爱因斯坦    D. 牛顿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研究物体的下列运动时,能被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自由体操运动员在空中翻滚的动作

B.研究砂轮的转动情况

C.研究顺水漂流的小船,它漂流10 km所用的时间

D.研究篮球运动员的投篮姿势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5s末到第6s初是1s的时间

B.时刻就是很短的时间

C.沿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总是相等的

D.物体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路程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关于弹力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会产生弹力

B.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C.压力在性质上属于弹力,且压力的大小总等于重力

D.放在桌子上的书本受到桌子对它的支持力,这是因为桌子发生了微小的弹性形变,它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对书本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弹力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从某高处由静止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从同一地点再由静止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  ( )

A. 不断增大    B. 保持不变

C. 不断减小    D. 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关于摩揀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所受正压力增大时,它所受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B. 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它一定受到弹力作用

C.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休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将一张A4(质量可忽略不计)夹在英汉字典内,书对A4纸的压力为3NA4纸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要把A4纸从书中拉出,拉力至少应为 (   )

A. 0.6N    B. 1.2N    C. 2.4N    D. 3N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mBC=3mCD=4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时间相等,则OA之间距离为( )

A. 1m    B. 0.5m    C. 1.125m    D. 2m

 

二、多选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微元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 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式,当时间间隔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用这一间隔内的平均速度表示间隔内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这应用了极限思想法

C. 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把重物在空气中的落体运动近似看做自由落体运动,这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D.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第3s内的位移为12m,第4s内的位移为16m,则该质点运动过程中(     )

A. 3s末的速度大小为14m/s    B. 加速度大小为4m/s2

C. 4s内的平均速度为8m/s    D. 4s内的位移为50m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关于速度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B.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D.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增加速度可能减小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等于1.5 m/s2

B. 20sab两物体相距最远

C. 60s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

D. 40s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m

 

三、填空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得到了O、A、B、C、D等几个计数点,如图所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______ s.用刻度尺量得OA=1.50cm,AB=1.90cm,BC=2.30cm,CD=2.70cm,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 m/s.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a= ______ m/s2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方法估测反应时间.

首先甲同学捏住直尺上端使直尺保持竖直状态直尺零刻度线位于乙同学的两指之间.当乙看见甲放开直尺时立即用手指捏直尺若捏住位置的刻度读数为x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为________(重力加速度为g)

基于上述原理,某同学用直尺制作测量反应时间的工具,若测量范围为00.4 s则所用直尺的长度至少为____________cm(g10 m/s2);若以相等时间间隔在该直尺的另一面标记出表示反应时间的刻度线则每个时间间隔在直尺上对应的长度是____________(相等不相等”)

 

四、简答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一质量不计的弹簧原长为10cm,一端固定于静止在地面上的质量为m=2kg的物体上,另一端施一水平拉力F, 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N/m,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

1将弹簧拉长为11cm,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2将弹簧拉长为13cm,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五、计算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有时圆周运动问题可当作直线运动处理。如图,玩具小赛车从A点在2s内由静止沿圆轨道匀加速到最大速率2m/s,然后以最大速率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圆周长为19.5m,每隔2s从A点由静止沿逆时针方向发出一辆小车,要使小车最终都能以最大速率行驶而不致相撞(小车可视为质点),问

(1)小车匀加速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多少?

(2)当最后一辆小车刚启动时,它与前一辆小车沿轨道逆时针方向上相距多远?

(3)轨道上最多有几辆小车?当最后一辆启动时,第一辆与其相邻的另外两小车沿轨道方向间距分别为多少?

 

六、简答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10m/sB车在后,速度=30m/s.因大雾能见度很低,B车在距Ax=75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经过180m才能够停止.问:

1)求B车刹车后的加速度

2)若B车刹车时A车仍按原速前进,请判断两车是否相撞?若会相撞,将在B车刹车后何时相撞?若不会相撞,则两车最近距离是多少?

3)若B车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A车司机经过△t=4s收到信号后加速前进,则A车的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避免相撞?(结果保留2位小数)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