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是看它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是否能忽略不计 B. 点电荷一定是电量很小的电荷 C. 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作点电荷 D. 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作为点电荷
|
|
| 2. 难度:中等 | |
|
下列对物体带电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经过摩擦使某物体带负电,那么该物体在摩擦过程中产生了额外的电子 B. 某物体带电量有可能为3.3×10-19C C. 电荷相互中和是电荷完全消失的现象 D. 物体所带电量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
|
| 3. 难度:中等 | |
|
将一束塑料包扎带一端打结,另一端撕成细条后,用手迅速捋细条,观察到细条散开现象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撕成细条后,由于空气浮力使细条散开 B.撕成细条后,所受重力减小,细条自然松散 C.由于摩擦起电,细条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散开 D.细条之间相互感应起电,相互排斥散开
|
|
| 4. 难度:简单 | |
|
在医疗手术中,为防止麻醉剂乙醚爆炸,地砖要用导电材料制成,医生护士要穿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鞋子和棉布外套,一切设备要良好接地,甚至病人身体也要良好接地,这样做是为了 A.消除静电 B.除菌消毒 C.应用静电 D.防止漏电
|
|
| 5. 难度:简单 | |
|
下列静电学公式中F、q、E、U、r和d分别表示静电力、电荷量、场强、电势差以及距离.① A.它们都只对点电荷或点电荷的场才成立 B.①②③只对电荷或点电荷的场成立,④只对匀强电场才成立 C.①②只对点电荷成立,③对任何电场都成立,④只对匀强电场才成立 D.①②只对点电荷成立,③④对任何静电场都成立
|
|
| 6. 难度:中等 | |
|
用两节相同的电池分别给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电容器 A. C.
|
|
| 7.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带电粒子运动的轨迹.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的作用,运动过程中电势能逐渐增大,它运动到b处时的运动方向与受力方向可能的是( ) A.
|
|
| 8. 难度:中等 | |
|
有一电场的电场线如图所示。电场中
A. B. C. D.
|
|
| 9. 难度:简单 | |
|
在下图所示的电场中,a、b两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均相同的是
A. 离点电荷等距离的a、b两点 B. 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中点等距离的a、b两点 C. 两个等量同种点电荷连线上,与连线中点等距离的a、b两点 D. 带电平行金属板间分别靠近两板的a、b两点
|
|
| 10. 难度:简单 | |
|
真空中相距为r的两点电荷Q1、Q2,电量均为q,相互作用力为F.若要使相互作用力变为2F,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Q1、Q2电量同时增大为2q,距离保持不变 B. Q1电量增大为2q,Q2电量不变,距离保持不变 C. Q1、Q2电量不变,距离变为2r D. Q1、Q2电量不变,距离变为0.5r
|
|
| 11. 难度:简单 | |
|
金属板和板前一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A、B、C、D为电场中的四个点,则( )
A. B、D两点的电势相等 B. B点的电场强度比D点的大 C. 负电荷在C点的电势能低于在A点的电势能 D. 正电荷由D点静止释放,只受电场力作用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
|
|
| 12. 难度:中等 | |
|
在如图所示的电场中,若把点电荷
A. C.
|
|
| 13.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相互平行间隔相等的三个等势面A、B、C。其中等势面B的电势为零。一点电荷在不受其他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以垂直于等势面A的初速度自P点射入,且初动能为20J,到达等势面C时,动能为零,则该电荷的电势能为5J处的动能是
A. 20J B. 15J C. 10J D. 5J
|
|
| 14. 难度:中等 | |
|
下列单位中,是电场强度单位的是 A. 牛/库 B. 伏·米 C. 伏/米 D. 焦/库
|
|
| 15. 难度:中等 | |
|
下列关于电场强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公式 B. 在公式 C. 由公式 D. 由公式
|
|
| 16. 难度:中等 | |
|
A、B两个点电荷在真空中所产生电场的电场线(方向未标出)如图所示。图中C点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MN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D为中垂线上的一点,电场线的分布关于MN左右对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这两个点电荷是等量异种电荷 B. 这两个点电荷是等量同种电荷 C. D. C点的电场强度比D点的电场强度大
|
|
| 17.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a、b、c、d为一组匀强电场中的等差等势线,A、B分别是等势线上的两点.带电量为1×10-2C的正电荷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该电荷由A点运动到B点,动能增加了0.1J,若A点电势为10V,则
A. B点的电势为零 B. a、b之间的电势差Uab=-5V C. 电荷运动的轨迹可能是图中曲线① D. 电荷运动的轨迹可能是图中曲线②
|
|
| 18. 难度:中等 | |
|
(多选)用轻绳拴着一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球在竖直面内绕O点做圆周运动,竖直面内加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如图甲所示,不计一切阻力,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的动能Ek与绳中张力F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由图可推知( )
A. 轻绳的长度为 B. 小球所带电荷量为 C. 小球在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 D. 小球在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
|
|
| 19. 难度:简单 | |
|
在静电感应实验中,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持的不带电导体A和B,使它们彼此接触,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C移近导体A。在下列不同操作后判断导体A和B的电性(填“带正电”、“带负电”、“不带电”)。
①把A和B分开,然后移去C,此时A ,B ; ②先移去C,然后把A和B分开,此时A ,B ; ③用手摸一下A,把A和B分开,然后移去C,此时A ,B 。
|
|
| 20.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用来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其中电容器左侧极板和静电计外壳均接地,电容器右侧极板与静电计金属球相连,使电容器带电后与电源断开。 (1)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有______ ,在实验室中完成这个实验的方法是_____
A.两极板的正对面积 B.两板间距离 C.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D.极板的材料 E.类比法 F.控制变量法 G.假设法 H.微小量放大法 (2)下列关于实验中使用静电计的说法正确的是有_________ A.使用静电计的目的是观察电容器电压的变化情况 B.使用静电计的目的是测量电容器电量的变化情况 C.静电计可以用电压表替代 D.静电计可以用电流表替代. (3)上移左极板,可观察到静电计指针偏角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
| 21. 难度:中等 | |
|
真空中有一个电场,在电场中的
|
|
| 22. 难度:中等 | |
|
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体金属小球A、B,分别带有电荷量QA=6.4×10-9C,QB=-3.2×10-9C.让两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由______球转移到______球,共转移了__________C的电荷量,共转移了_______________个电子.
|
|
| 23. 难度:中等 | |
|
在如图中,某电场的等势面用实线表示,各等势面的电势分别为10V、6V和-2V,则UAB= ______V,UBC= ______V,UCA= ______V.
|
|
| 24. 难度:简单 | |
|
带有8.0×10-8C电荷量的等量异种点电荷相距20cm,则连线中点处的电场强度是 N/C,与这两个点电荷距离都为20cm处的电场强度大小是 N/C。
|
|
| 25. 难度:中等 | |
|
真空中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A球带电量 (1)这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是引力还是斥力? (2)求这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大小F.
|
|
| 26. 难度:中等 | |
|
把带电量为 (1) (2)如果把电荷量为 (3)点电荷
|
|
| 27. 难度:中等 | |
|
把一带电量为3×10-6C的正点电荷从电场中的 (1) (2)若 (3)把电量为4×10-6C的负点电荷从
|
|
| 28.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用30cm的细线将质量为 (1)判断小球的电性(填“正电”或“负电”); (2)求小球的带电量; (3)求细绳拉力的大小。
|
|
| 29.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一个“V”型玻璃管倒置于竖直平面内,并处于E=103v/m、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一个质量为1.0×10-4kg带负电的小球,电量q=2×10-6C,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球与管壁的摩擦因数μ=0.5.已知管长AB=BC=2m,倾角α=37°,且管顶B处有一很短的光滑圆弧.(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
(1)小球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2)小球运动后,第一次速度为0的位置在何处; (3)从开始运动到最后静止,小球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