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为一质点从
A.
|
|
| 2. 难度:简单 | |
|
质点做直线运动位移x与时间t关系为 A. 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B. 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 C. 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是1m D. 经5s速度减为零
|
|
| 3.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的曲线a、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移—时间图线。由图可知( )
A. 在0到4s这段时间内,a车与b车同向运动 B. 在0到4s这段时间内,a车速度逐渐减小,b车速度逐渐增加 C. 在0到4s这段时间内,a车的平均速度小于b车的平均速度 D. 在4s时,a车的瞬时速度大于b车的瞬时速度
|
|
| 4.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A.
|
|
| 5.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两楔形物块A、B两部分靠在一起,接触面光滑,物块B放置在地面上,物块A上端用绳子拴在天花板上,绳子处于竖直伸直状态, A、B两物块均保持静止。则( )
A. 绳子的拉力可能为零 B. 地面受的压力大于物块B的重力 C. 物块B与地面间不存在摩擦力 D. 物块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
|
| 6. 难度:简单 | |
|
装修工人在搬运材料时施加一个水平拉力将其从水平台面上拖出,如图所示,则在匀速拖出的过程中( )
A. 材料与平台之间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小,摩擦力逐渐减小 B. 材料与平台之间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小,拉力逐渐减小 C. 平台对材料的支持力逐渐减小,摩擦力逐渐减小 D. 材料与平台之间动摩擦因数不变,支持力也不变,因而工人拉力也不变
|
|
| 7.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硬质面字典A对称跨放在硬质面的书本B上.将书本B的一端缓慢抬高至字典刚要滑动,此时书脊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 B对A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合力为mgsinθ C. B的一个侧面对A的弹力为mgcosθ D. B对A的作用力为零
|
|
| 8. 难度:简单 | |
|
如图是“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成功返回地面时的情景。返回舱返回时,先靠降落伞减速,竖直落地前还靠反冲火箭使其速度进一步降低。假设返回舱速度是
A. 处于超重状态,对座椅的平均压力约是自身体重的3倍 B. 处于失重状态,对座椅的平均压力约是自身体重的 C. 处于超重状态,对座椅的平均压力约是自身体重的2倍 D. 处于失重状态,对座椅的平均压力约是自身体重的
|
|
| 9.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是自行车传动结构的示意图,其中Ⅰ是半径为r1的大齿轮,Ⅱ是半径为r2的小齿轮,Ⅲ是半径为r3的后轮,假设脚踏板的转速为n r/s,则自行车前进的速度大小为( ).
A.
|
|
| 10.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倾斜放置的圆盘绕着中轴匀速转动,圆盘的倾角为
A.
|
|
| 11. 难度:简单 | |
|
悬挂在电梯天花板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挂着质量为m的物体,电梯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A. 当电梯匀速上升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电梯匀速下降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 B. 只有电梯加速上升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会增大,只有电梯加速下降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会减小 C. 不管电梯向上或向下运动,只要加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一定增大 D. 不管电梯向上或向下运动,只要加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一定减小
|
|
| 12. 难度:简单 | |
|
三角形传送带以
A. 物块A先到达传送带底端 B. 物块A、B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 C. 物块A、B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同 D. 物块A、B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不相同
|
|
| 13.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表示做直线运动的某一物体在0~5s内的运动图象,由于画图人粗心未标明v-t图还是x-t图,但已知第1s内的速度小于第3s内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一定是v-t图 B.该图一定是x-t图 C.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D.物体的位移越来越大
|
|
| 14. 难度:简单 | |
|
质量为M的半球形物体A和质量为m的球形物体B紧靠着放在倾角为
A. 物体A对物体B的弹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B. 物体A受到4个力的作用 C. 物体B对斜面的压力等于 D. 物体B对物体A的压力大于
|
|
| 15. 难度:简单 | |
|
如图甲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某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称出小车的质量。 B.按图装好实验器材。 C.把轻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钩码。 D.将打点计时器接在6V电压的蓄电池上,接通电源,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并在纸带上标明小车质量。 E.保持悬挂钩码的质量不变,增加小车上的砝码个数,并记录每次增加后的M值,重复上述实验。 F.分析每条纸带,测量并计算出加速度的值。 G.作 ①该同学漏掉的重要实验步骤是_______,该步骤应排在_______________步实验之后。 ②在上述步骤中,有错误的是______,应把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③在上述步骤中,处理不恰当的是____,应把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2)某次实验中打出了如图乙所示的纸带(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
|
|
| 16. 难度:简单 | |
|
为了安全,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
|
|
| 17. 难度:简单 | |
|
(14分)如图甲所示,长木板B固定在光滑水平面上;可看做质点的物体A静止叠放在B的最左端,现用F=6N的水平力向右拉物体A,A经过5s运动到B的最右端,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lkg和4kg,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求物体A、B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B不固定,求A运动到B的最右端所用的时间.
|
|
| 18.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小球以初速度 (1)小球需经过多长时间落到斜坡上?落地点到斜坡顶端的距离是多大? (2)小球被抛出多久距离斜坡最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