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试卷 > 试卷信息
广东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所产生的

B. 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小

C. 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β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D. 铀核衰变为铅核的过程中,要经过8α衰变和10β衰变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一个质量为0.18kg的垒球,以25m/s的水平速度飞向球棒,被球棒打击后反向水平飞回,速度大小变为45m/s,设球棒与垒球的作用时间为0.01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360N

B. 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720N

C. 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1260N

D. 无法判断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

B. 光不是一种概率波

C.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D. 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原子的总能量减小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蹦极运动中,长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绑在人身上,人从几十米高处跳下.将蹦极过程简化为人沿竖直方向的运动.从绳恰好伸直,到人第一次下降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绳对人的冲量始终向上,人的动量先增大后减小

B. 绳对人的拉力始终做负功,人的动能一直减小

C. 绳恰好伸直时,绳的弹性势能为零,人的动能最大

D. 人在最低点时,绳对人的拉力等于人所受的重力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一人静止于完全光滑的冰面上,现欲离开冰面,下列可行的方法是(  )

A. 向后踢腿    B. 手臂向上摆

C. 在冰面上滚动    D. 脱下外衣水平抛出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氢原子的能级如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能级,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辐射的光子(  )

A. 频率最多有3种    B. 频率最多有2种

C. 能量最大为11.09eV    D. 能量最小为10.2eV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了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流增大

B. 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效应现象消失

C. 改用频率小于ν的光照射,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

D. 改用频率大于ν的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可能不变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高速α粒子在重原子核电场作用下的散射现象如图所示实线表示α粒子运动的轨迹虚线表示重核形成电场的等势面α粒子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为vavbvc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α粒子在c点电势能最大

B. α粒子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小

C. vb<va<vc

D. vc<va<vb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关于布朗运动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图记录的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

B. 上图记录的是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

C. 实验中可以看到,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

D. 实验中可以看到,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铜的摩尔质量为M0,密度为ρ(均为国际制单位),则以下说法不正确是(  )

A. 1个铜原子的质量是

B. 1个铜原子的体积是

C. 1kg铜所含原子的数目是ρNA

D. 1m3铜所含原子的数目为

 

二、不定项选择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

B. 某种物体的温度是0℃,说明物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为零

C. 液体表面的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分子的分布要稀疏

D. 从微观角度看,气体压强的大小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密集程度有关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纵轴表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  )

A. 乙分子由a到c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B. 乙分子由a到d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 乙分子从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

D. 乙分子由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质量为m的小球A,在光滑水平面上以速度V0与质量为2m的静止小球B发生正碰后,A球的速率变为原来的B球碰后的速率可能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如图小球AB由轻弹簧连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一颗质量为m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入A球,并在极短时间内嵌在其中,对子弹、小球AB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子弹射入过程系统动量守恒

B. 子弹射入过程系统机械能守恒

C. 子弹、小球AB共速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

D. 系统最终会处于静止状态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静止的衰变成静止的衰变为,在同一匀强磁场中的轨道如图1所示.由此可知(  )

A. 甲图为的衰变轨迹,乙图为的衰变轨迹

B. 甲图为的衰变轨迹,乙图为的衰变轨迹

C. 图中24为新核轨迹,13为粒子轨迹

D. 图中24为粒子轨迹,13为新核轨迹

 

三、实验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某同学运用以下实验器材,设计了一个碰撞实验,来寻找碰撞前后的守恒量: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纸带、表面光滑的长木板、带橡皮泥的小车A、带撞针的小车B、天平.

(1)该同学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A.用天平测出小车A的质量mA=0.4 kg,小车B的质量mB=0.2 kg.

B.更换纸带重复操作三次.

C.小车A靠近打点计时器放置,在车后固定纸带,把小车B放在长木板中间.

D.把长木板平放在桌面上,在一端固定打点计时器,连接电源.

E.接通电源,并给A车一定初速度。.

该同学的实验步骤正确顺序为_____.

(2)长木板右端下面垫放一小木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中,比较理想的一条如图所示,根据这些数据填空。.

碰撞前瞬间小车A的速度vA=__m/s小车B的速度vB=__m/s碰撞后AB的速度v=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根据以上数据猜想守恒量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用mA、mB、vA、vB 、v 表示】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用移液管量取0.25 mL油酸,倒入标注250 mL的容量瓶中,再加入酒精后得到250 mL的溶液,然后用滴管吸取这种溶液,向小量筒中滴入100滴溶液,溶液的液面达到量筒中1 mL的刻度,再用滴管取配好的油酸溶液,向撒有痱子粉的盛水浅盘中滴下2滴溶液,在液面上形成油酸薄膜,待油膜稳定后,放在带有正方形坐标格的玻璃板下观察油膜,如图所示.坐标格正方形的大小为2 cm×2 cm,由图可以估算出油膜的面积是________m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由此估算出油膜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m(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四、简答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质量为m1=1.0kgm2(未知)的两个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正碰,碰撞时间不计,其xt (位移-时间) 图象如图所示,试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①m2等于多少千克?

碰撞过程是弹性碰撞还是非弹性碰撞?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已知氘核质量为2.013 6 u,中子质量为1.008 7 u, 的质量为3.0150 u 。已知1u的质量相当于931.5MeV的能量。求(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写出两个氘核聚变成的核反应方程;

(2)计算上述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3)若两氘核以相等的动能0.35MeV做对心碰撞即可发生上述核反应,且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则反应中生成的和中子的动能各是多少?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小车的质量为M,左端放一个质量为m的铁块,铁块和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小车和铁块一起以共同速度V在光滑的地面上滑行时与墙发生正碰,在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碰墙后小车以原速率反向弹回。车身足够长,使得铁块不会与墙相碰,也不会从车上落下。求铁块在车上滑行的总路程?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