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从山东龙口港到大连是一条重要的运输路线,假如有甲、乙两船同时从龙口出发,甲船路线是龙口--旅顺--大连,乙船路线是龙口--大连,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以下关于两船全航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两船行驶的路程相同,位移不相同

B. 两船的平均速率相同

C. “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一句中,“两天”指的是时间间隔,“下午三点”指的是时刻

D. 在研究两船的航行时间时,都不可以把船视为质点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B. 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

C. 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

D.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正压力没有正比关系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置于水平桌面的木板上,给木块施加水平向左的外力F,使木块在木板上向左匀加速直线运动,木板始终保持静止,木板的质量M=2m,已知木块与木板间、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那么桌面对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为

A. μm g

B. mg

C. mg

D. mg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关于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一对平衡力之间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对平衡力的合力为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也为零,作用效果也相互抵消

B. 先有作用力,接着才有反作用力;平衡力却是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C. 一对平衡力的性质可以是互不相同的;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是相同的

D. 人拍手时,两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属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能是一对平衡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物体A、B、C质量分别为m、3m、6m,A与天花板间、B与C之间用轻弹簧连接,A、B之间用轻绳连接,当系统平衡后,突然将AB间绳烧断,在绳断的瞬间,A、B、C的加速度分别为(以向下为正方向)

A. 9g,2g,0

B. -9g,3g,0

C. g,3g,0

D. -g,2.5g,3g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一根轻绳上端固定在O点,下端拴一个重力为G的小球,开始时轻绳处于竖直状态,轻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G,现对小球施加一个方向始终水平向右的力F,使球缓慢地移动,则在小球缓慢地移动过程中,轻绳未被拉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力F逐渐减小

B. 力F的最大值为G

C. 力F的最大值为2G

D. 轻绳与竖直方向夹角最大值θ=60°

 

二、不定项选择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关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1s内、2s内、3s内物体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4:9

B. 加速度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

C. 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D.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相等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一辆汽车以初速度v0=8m/s开始制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自开始制动后5s内

A. 汽车的位移大小为15m    B. 汽车的位移大小为16m    C. 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2m/s    D. 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m/s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甲、乙两车在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B. 两车相遇前在tl时刻相距最远

C. t1时刻两车的速度相等,加速度不相等

D. 0到tl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与乙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一个物体(可视为质点)以20m/s的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忽略空气阻力,g=10m/s2),则

A. 2s末到最高点    B. 1s末、3s末的速度相同

C. 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0m    D. 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0

 

三、实验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橡皮条的另一端系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并记录数据。再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并记录数据。

(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当中的某个选项,其中正确的是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A.两根细绳长度一定相等 

B.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C.两绳夹角必须为90º

D.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要注意使两个弹簧秤的读数相等

E.在用一个弹簧秤拉时将橡皮条的形变量保证与两个弹簧秤同时拉时橡皮条形变量相同即可。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______

A.等效替代法     B.控制变量法     

C.理想实验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现提供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做法是 ______ A.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B.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C.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D.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一条打点的纸带,如图所示,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且间距x1、x2、x3、x4、x5、x6已量出,则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________; (请用x1、x2、x3、x4、x5、x6和T表示)

(3)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后,可用钩码总重力代替小车所受的拉力,此时钩码质量m与小车总质量M之间应满足的关系为 ______

(4)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砝码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上表,为了验证猜想,请在如图坐标系中作出最能直观反映a与M之间关系的图象.

 

四、简答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研究发现,物体在火星上的落体规律与在地球上相似,若在火星表面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开始1.0s内下落x1=2.0m,求:

(1)该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是多大?

(2)该物体从某高处静止开始落下,5s时(未落到火星表面)的速度是多大?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倾角θ=37°的固定斜面上,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先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1作用于物体上,能使其沿斜面匀速上滑(如图甲),然后改用水平推力F2作用于物体上,恰能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如图乙),已知sin37º=0.6,cos37º=0.8。

求推力F1与F2的比值。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3kg、mB=2kg的物块A、B置于足够长的水平面上,在F=14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一起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0.2、μB=0.1,取g=10m/s2.求:

(1)物块A、B一起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2)物块A对物块B的作用力大小。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30°的足够长的固定光滑斜面上,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一端系在小车的前端,另一端被坐在小车上的人拉住.已知人的质量为m1=70kg,小车的质量为m2=20kg,绳及滑轮的质量、滑轮与绳间的摩擦均不计,取g=10m/s2,人和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当人以F=270N的力拉绳时,求:

(1)人与车一起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人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某时刻人和车沿斜面向上的速度为2m/s,此时人松手,则人和车一起滑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为多少?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