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是不相同的 B.氢原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向外辐射光子,核外电子动能增加 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由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决定的,与原子核内部本身因素无关 D.红光、蓝光分别由玻璃中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红光临界角较小
|
|
| 2. 难度:中等 |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群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向较低能级跃迁,最多可放出八种频率的光子 B. C.卢瑟福预言了中子的存在,查德威克通过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发现了中子 D.
|
|
| 3. 难度:中等 | |
|
一列筒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t=0.02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若该波的周期T大于0.02s,则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
A.2m/s B.3m/s C.4m/s D.5m/s
|
|
| 4.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其原副线圈的匝数均可调节,原线圈两端电压为一最大值不变的正弦交流电,为了使变压器输入功率增大,可使
A.其他条件不变,原线圈的匝数n1增加 B.其他条件不变,副线圈的匝数n2减小 C.其他条件不变,负载电阻R的阻值增大 D.其他条件不变,负载电阻R的阻值减小
|
|
| 5. 难度:中等 | |
|
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与墙平行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对B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F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设墙对B的作用力为F1,B对A的作用力为F2,地面对A的作用力为F3。若F缓慢增大而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截面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
A.F1缓慢增大,F3缓慢增大 B.F1缓慢增大,F3保持不变 C.F2保持不变,F3缓慢增大 D.F2缓慢增大,F3保持不变
|
|
| 6. 难度:中等 | |
|
如图矩形线圈面积为S,匝数为n,线圈总电阻为r,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OO、轴以角速度
A.磁通量的变化量 C.通过电阻的电量为
|
|
| 7. 难度:中等 |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同一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金属中逸出的所有光电子都会具有同样的初动能 B.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和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C.只有横波能发生偏振,纵波不能发生偏振 D.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只减小双缝间的距离,相邻明条纹间的距离
|
|
| 8.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电路甲、乙中,电阻R和自感线圈L的直流电阻值相同都较小,接通S,使电路达到稳定,灯泡D发光。则
A.在电路甲中,断开S,D将逐渐变暗 B.在电路甲中,断开S,D将先变得更亮,然后渐渐变暗 C.在电路乙中,断开S,D将立刻熄灭 D.在电路乙中,断开S,D将变得更亮,然后渐渐变暗
|
|
| 9. 难度:中等 | |
|
(共4分)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k。则重力加速度g= 。(用k表示)
|
|
| 10. 难度:中等 | |
|
(共4分)如图所示为“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装置示意图。
(1)入射小球l与被碰小球2直径相同,均为d,它们的质量相比较,应是m1 m2。 (2)为了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如何调整斜槽? 。
|
|
| 11. 难度:中等 | |
|
(1)(共4分)用伏安法测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图3所示电路时, B.用图3所示电路时, C.用图4所示电路时, D.用图4所示电路时, (2)(6分)图示为简单欧姆表原理示意图,其中电流表的满偏电流
|
|
| 12. 难度:中等 | |
|
(16分)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以一定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回原处;若它在某星球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同一小球,需经过时间2.5t小球落回原处。(取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 m/s2,空气阻力不计,忽略星体和地球的自转) (1)求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 (2)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 量之比
|
|
| 13. 难度:中等 | |
|
(18分)如图l所示,两根足够长的直金属导轨MN、PQ平行放置在倾角为
(1)由b向a方向看到的装置如图2所示,请在此图中画出ab杆下滑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示意图; (2)在加速下滑过程中,当ab杆的速度大小为v时,求此时ab杆中的电流及其加速度的大小; (3)求在下滑过程中,ab杆可以达到的速度最大值。
|
|
| 14. 难度:困难 | |
|
(20分)如图所示,A为一具有光滑曲面的固定轨道,轨道底端是水平的,质量M=30kg的小车B静止于轨道右侧,其板面与轨道底端靠近且在同一水平面上,一个质量m=10kg的物体C以初速度零从轨道顶滑下,冲上小车B后经一段时间与小车相对静止并继续一起运动。若轨道顶端与底端水平面的高度差h为0.80m,物体与小车板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物体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时的速度; (2)从物体冲上小车到与小车相对静止时小车位移; (3)物体冲上小车后相对于小车板面滑动的距离。
|
|
